- 高效能人士的思維導圖
- 席音
- 2117字
- 2021-11-11 17:48:16
幾種常用的導圖模型
思維導圖是否只有一種模式呢?
這要看我們如何定義思維導圖。從廣義上講,任何可以幫助我們由一個點出發,以某種邏輯方式實現發散式聯想思考的記錄形式,只要符合思維導圖的繪制要求,都可以算作思維導圖。
就如我們的思維不會被局限一樣,導圖的模式呈現也是多樣化的。不同方式呈現出來的導圖,可以給大腦不同的刺激,這也符合我們在各個領域里面對各種場景需求不一樣的思維習慣。
人的大腦非常復雜,盡管我們只是改變了思維導圖的形狀和類型,讓分支的排布方式與過去有所區別,但大腦都會回饋不同記憶感受,其處理信息的流程也因此而改變。
當我們在不同的場合靈活運用各種類型的導圖時,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大腦思考的效率,選中它最容易接受和消化的模式,就可以實現真正的高效能思維。
接下來介紹幾種常見的思維導圖類型,包括這些導圖的表現方法都適合怎樣的需求場景。在應用時,大家可以靈活實踐,不斷嘗試適合自己的思維導圖畫法。
1.圓圈圖
圓圈圖的主要作用是定義,通過將中心主題延展開來,以大量的詞匯描述這個主題的特征和細節,來讓我們加深對事物的客觀和全面認識。
就像下面這張圓圈圖:
圓圈圖由兩個同心圓環組成,中間圓環描述的是主題,而外層的大圓環里則填入關于主題詞的聯想,這些聯想的詞匯可以是描述性語言,來詮釋主題的特征,也可以是一些定義、主題詞的應用,只要是你能第一時間想象到的,都可以填入其中。
通過這種方式來發散思維、全面聯想、立體感知,能讓我們將原本模糊的認識塑造得更加清晰。當你覺得對一件事物或人的認識不夠清楚時,當你對某個目標感到迷茫時,就可以通過圓圈圖對它進行一次深入的剖析,從思維上建立客觀認識。

圖1-3
2.氣泡圖
如果說圓圈圖的重點是通過聯想的詞匯來加深對主題的認識,那氣泡圖就是相反的,通過主題延伸出的小氣泡,讓我們對每一個特征進行深入理解。
也就是說,氣泡圖的重點應該在那些特征上。
在兒童教育中,氣泡圖的使用是比較廣泛的,它可以幫助孩子認識未知事物的特征。同樣,這種方式也可以嫁接到我們接觸陌生事物時,人的大腦特點總是共通的。

圖1-4
3.雙氣泡圖
雙氣泡圖的存在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和比較兩個事物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兩個主要大氣泡是我們要對比的對象,連接兩個氣泡的小分支是它們的共同特征,分在兩邊只連接某一項的分支就是其差異。

圖1-5
這種方式適用于我們在感到迷茫、想要進行一次聯想總結的頭腦風暴時,你可以把所想到的特征都以氣泡圖的方式寫下來,不必糾結太多形式、架構上的問題,完全自由地展開一個聯想的世界,會展現出比預料中更多的信息。
4.樹狀圖
同一個主題如果包含大量復雜的內容,而內容彼此之間的關系如同樹杈一樣,有多級分支,最終形成封閉的完整體系,就可以用樹狀思維導圖來梳理。
樹狀圖的主要功能就是分類或歸納,平時我們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大多數都是樹狀圖。

圖1-6
主題延伸出的第一層級往往都是對主題的細分,再往下進行層層拆解,從一個大的概念逐漸分成非常細致的類別。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拆解歸納一些知識體系的重點,方便我們理解和記憶,也能去分析安排自己當下的主要工作,用處非常廣泛。
5.流程圖
流程圖和樹狀圖不同,樹狀圖是一個從整體到細節的拆解過程,下一層級的分支包含在上一層級的概念中;而流程圖每一個節點都是獨立的,往往按照時間順序進行排布。
清晰的流程圖能向我們展示順序邏輯,讓人快速理解事物本身內在的發展邏輯和彼此的先后關系,常常用在解釋某個復雜的工作流程上。

圖1-7
結合流程圖來做個人或團隊的時間規劃,能夠直觀地展示工作安排,幫助把握工作節奏。
6.因果關系圖
因果關系圖也被稱作多重流程圖,圍繞著一個中心事件,來分析誘因、結果和影響。
如果說流程圖是一對一的先后關系,那么多重流程圖就意味著在我們分析過程中,要處理大量的多對一、一對多關系。這種概念多用于因果邏輯里,尤其是在總結自己的工作時,我們會去整理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這樣的結果,這樣的結果又帶來什么影響,從而對前一階段的工作進行回顧,并從中吸取經驗。

圖1-8
7.時間軸導圖
時間軸導圖,就是按照時間信息去排列整理一個主題的內容,也是為了讓我們的事務安排、內容學習與邏輯構造更清晰。日常工作安排可以用時間軸來體現,不僅邏輯嚴明,還不會讓我們漏下任何內容;內容分析可以借助時間線來呈現,能更好地發現其中的先后順序、因果關系,最終找到雜亂信息無法給予我們的“亮點”。

圖1-9
8.括號圖
括號圖囊括的是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相比樹狀圖,其分類功能得到了更多強調,如果你所處理的工作沒有那么明確的細分類別,可以通過整體與局部概念的括號圖來總結。

圖1-10
9.橋形圖
橋形圖的存在主要用于類比某一領域相關程度極高的事物。
在橋形圖的上方,寫下需要類比的、有同樣特點的一類事物,下方則整理它們的同類特點,排布在一起,讓我們快速得到類推的結果,找出共同之處。

圖1-11
思維導圖是一種技能工具,使用該工具不應該拘泥于其表現形式,而要盡可能地發掘工具最好用的一面,這樣才能真正幫助我們在實踐過程中提升效率。
在使用過程中,流程圖和樹狀圖是頻率最高的,其中許多概念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我們只要將方法融會貫通,以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呈現在面前,就是最好的思維導圖。
去實踐自己喜愛的導圖模式,相信大家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記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