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能人士的思維導圖
- 席音
- 2008字
- 2021-11-11 17:48:18
用思維導圖整理你的生活
在高效能人士的思維導圖訓練過程中,懂得用導圖來整理自己的生活很重要。
思維導圖只是一種整理工具,真正起到作用的是我們有這種認識和理念,然后用導圖的形式呈現出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缺乏一定的整理思維,導致在生活中浪費許多碎片時間。
比如,當你沉浸在自己手頭的工作時,就會因為專注而高效,甚至可能在一口氣做完某件事情后,并不會覺得疲憊,反而酣暢淋漓。這是一種極為難得的投入狀態,我們將其稱為“心流狀態”。
身處于心流時間里,就應該盡可能地讓自己不被打斷,一直保持專注。但很多時候我們卻不得不分心,因為突然發現了讓自己感到猶豫的問題:一個十分重要的文件突然想不起來到底放在哪里,所以不得不打斷手頭的工作去翻找;抑或接下來要進行的兩個環節,不知道先做哪一項更好,就在猶豫的瞬間,自己的思路被打斷,然后莫名開始休息。
一旦被打斷,我們就很容易從專注的狀態當中走出來,開始下意識地進行放松,然后你就會發現,手中的App、社交行為等,不知不覺就會占用你接下來幾個小時的時間。
我們所說的整理能力,就是針對這些生活中可能導致自己工作混亂的問題而來的。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柜,才能恰到好處地找到需要的那一件衣裳。面對我們手頭復雜的工作,也應該進行合適的整理排布,才能按部就班地做好。
需要用思維導圖來理清自己的思路,在各種意義上整理好自己生活的人,深受以下幾種問題困擾:
1.經常覺得自己很忙,卻不知道忙在了哪里,沒有明顯成果。
2.工作中要處理的事情很細碎,常常因為遺漏而造成一些失誤。
3.在生活中會花很多時間放在找東西上,經常忘記某些重要的東西被放在哪里。
4.很難在多項事務當中做出取舍,常常因為猶豫而浪費時間。
這些過程都會浪費一些不必要的精力,讓我們將時間白白花在尋找上。最好的解決辦法則是建立整理思維,對我來說,整理思維的另一個核心就是建立“規則”。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這是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感受的。我和我母親的生活習慣非常不同,母親是一個丟三落四、常常犯糊涂的人,因為喜歡把手邊的東西隨手亂放,經常出現找不到家門鑰匙的情況。而這樣的困擾在我這里從來沒有出現過,因為我在整理生活用品上非常堅持某些原則。即便是一把剪子、一卷膠帶,在使用完畢之后,我也務必會將其放回原地。讓需要的東西擺放在我熟悉的位置上,是我做家務時的一個原則,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微妙的強迫癥吧。而這就導致我無法體會母親的困擾,因為任何時候,只要我想用到什么,都可以在“老地方”找到它們。
后來我意識到這就是一種規則意識的建立。一個家庭的物品擺放,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了既定規則,所以在任何時候我都會遵循這個規則去使用物品,也不必費心去思考這些東西都放在哪里了,因為它們一定是按照規則待在老地方的。
我們去整理自己的工作時,也應該建立規則意識。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建立“物品用完之后歸位”的意識,儲存在電腦中的文件也好,生活中的某樣小物件也好,在你使用完畢之后,都應該將它放回原位或者歸類到應該去的位置,只有堅持這樣做,在這種意識引導下,我們才能真正建立規則。
用一定的規則來整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是有一定挑戰性的工作。尤其是對那些積攢了很多工作內容,卻全部繁雜無序地堆放著的朋友來說,整理這些工作,給它們建立規則,不亞于給圖書館的書籍進行分門別類的編號。
我的建議是,為了避免自己缺乏思路,無法很好地整理,我們可以在工作積攢量較大的時候,先用思維導圖來梳理一下自己準備如何整理,在明確思路之后,參考你從思維導圖當中分析出的結果,來對物品、信息或工作進行分類,讓它們待在自己該待的地方。
也就是說,在思維導圖中建立自己的規則框架,然后參閱它進行整理,可以在最大限度地節省我們的腦力。

圖2-1
我們不可能在一開始就把所有的工作都分得很精細,所以圍繞整理這個主題,可以先列出你需要整理的大項門類,作為一級分支。
然后在一級分支下,進行三個問題的思考,作為二級分支。問題分別是:
你對這一門類的整理需求是什么?
哪些東西使用頻率較高,需要仔細規劃?
什么內容是可以放棄或者丟掉的?
整理的過程其實也是斷舍離的過程,在真正動手開始整理之前,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認識先做出大概規劃,這樣就知道接下來具體分析時,應該依照怎樣的需求進行判斷。同時,在初期大致思考出可以斷舍離的信息,比如已經結束不需要再看的工作項目、永遠也不會使用的物品、很久之前的文件或者資料等,將這些內容列舉出來,把不需要整理、可以放棄的內容打包封存,就可以專心去整理其他的工作了。同時,也要單獨列出你認為需要仔細規劃和使用率較高的事物,這樣再結合整個主題綜合思考,你就會對自己的規劃方案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只有真正找準需求,才能建立長久實施的規則,也只有真正去落實這些規則,我們才可以解決生活當中會煩擾自己、浪費時間的問題。
而思維導圖的存在,就是幫助我們開一個好頭,先把混亂的思緒梳理清楚,再讓我們去付諸實踐,最終將生活整理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