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字林拾趣
  • 瓜田
  • 4369字
  • 2021-11-06 15:12:01

門外字談

不必敬畏,但也不能胡侃

漢字對中國的先民來說,近乎一種圖騰。在久遠的年代里,漢字一直被涂上了神秘的、尊嚴的色彩,是人們敬畏、崇拜的對象。在古書中,漢字從一發生就被渲染得神神道道的。《淮南子·本經訓》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倉頡一直是傳說中的漢字的發明創造者。此人的身份,說法不一。有說是遠古帝王的,又有說是黃帝的史官的。按常理推測,當史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這個崗位沒有太多的雜事,有條件安安靜靜地躲在房間里畫個小鳥或者小馬什么的。當帝王就不一樣了,要統攬全局,要抓國計民生,漁獵種植等生產活動要搞,跟周邊部落或者國家的仗也要打,哪有閑空和閑心坐在那里一筆一畫地琢磨象形字?

倉頡貢獻大,長得也怪:他長了四只眼睛。神話中的二郎神是三只眼,這格外長出來的一只眼,被安排在雙目之間,立著,擠在印堂的位置。倉頡的四只眼,給我們的想象和畫家的創作都提出了不小的難題。一個人的臉,面積是固定的,平白無故地突然添上兩只眼睛,放在哪里都不得勁。我看過一些倉頡的資料,看一些倉頡的畫像和雕塑,對這四只眼睛的安排,很費了一些腦筋。有的畫家和雕塑家比較質樸,干脆放棄了人類解剖學上不大可能的存在,按常人的模樣堅持兩只眼睛不變;有些則忠于古書的描述,搞出四只來。從古書上的畫像,到今人的創作,這四目的安排,大多相同,都是把多余的一對眼睛擠在原來眼睛的下面,雖說顯得擁擠了一點,但總還是順眼一些。有一位畫家,把多余的這雙眼睛放到了眉毛的上頭,還呈 45度角立了起來,把倉老先生弄得就恐怖了一點。

倉頡的怪異形象無關宏旨,叫人不得要領的,還是“天雨粟,鬼夜哭”。漢字的誕生是天大的喜事,而天和鬼的反應,都不大正常。后人對此的注解大同小異,無非是人們都懂得文字了,民智大開,都不好好種地了,要鬧糧荒了,老天爺提前賑災撥糧,以示警告。人都變聰明了,妖魔鬼怪想作祟,也騙不了人了,鬼就傷心了。這些說法都挺牽強。我的態度是,知道有這么個典故就行了,不宜深究,越究越糊涂。盡管我們明明知道“天雨粟”和“鬼夜哭”是沒影兒的事兒,但這段文字對保持漢字的神秘性著實功不可沒,一提起漢字的初創,沒有人不說起這段話的。

何九盈、胡雙寶、張猛三位先生在《簡論漢字文化學》中說:“文字的神秘性起源于以神話解釋世界的時代,起源于以神權統治世界的時代,不獨漢字如此,埃及圣書、印度婆羅米文等都如此。中國整個封建時代,人們始終認為‘漢字神圣,一點一畫無非天經地義’。”在一定意義上說,漢字一直在充當著維護神權和皇權的工具。在中國,連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也知道“敬惜字紙”。見到有漢字的紙張,要恭敬地收拾到一塊兒,找個地方燒掉。這習俗,直到民國年間還常見,也是千年以上的延續。

既然漢字跟著皇權榮耀過、顯赫過,那么,它在誕生四千年之后的清末皇權垮臺時受點牽連,遭點厄運,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清末隨著門戶的開放,中國人突然發現,發達的西方人用的都是字母文字,易認、易寫、易讀。原來奉若神明的漢字,幾乎成了中國文化落后的罪魁禍首。當時以漢字為恥、以漢字為罪的文化心態,甚為普遍。漢字跟女人的小腳和男人的辮子一起,成為落后乃至野蠻的象征。于是,呼吁改革漢字遂成為一股時代潮流。據周有光先生說,清末 20年間,個人提出的漢字改革方案,就有 28種之多。人們發現,在思想界、在政界,改良與革命之間,舊民主主義與新民主主義之間,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盡管思想理論和政治觀念有別,立場不一,但在改革漢字的問題上,竟然沒有太大的分歧,異口同聲,大倡改革。保留漢字的呼聲并非沒有,但極為微弱,能舉出來的例子也只有章太炎。

譚嗣同和錢玄同的話,我們可以暫且不論,但魯迅先生當時的看法似乎應該引出來聽聽。魯迅說:“方塊漢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勞苦大眾沒有學習和學會的可能,就是有錢有勢的特權階級,費時一二十年,終于學不會的也多得很。……所以,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里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連魯迅先生都參與否定的漢字,當時的命運確實岌岌可危。好在茲事體大,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在戰亂頻仍的時代,漢字就逃過了一劫。到了 20世紀 50年代,就是小打小鬧的簡化漢字了。

現在回過頭來看漢字的遭際,無論是被神化、被崇拜的階段還是被否定、被咒罵的階段,中國人對漢字都缺乏科學理性的分析和研究。直至今日,我們對自己的文字的研究,仍然說不上有多么深入,多么系統,還拿不出多么有分量的學術成就。《中國漢字文化大觀 》的作者指出,從古至今,關于漢字文化研究,理論思維貧乏,概念模式貧乏,方法論貧乏。專家們的把脈還是摸到了癥候的。

中國改革開放之后,漢字的研究狀況大為改善,對漢字的認識和研究,更趨于科學和理性。過去認為漢字難讀難認,現在認為漢字有個性、有條理,從認讀以及學習基礎的全過程看,優于拼音文字,閱讀速度高于英文;過去認為漢字不利于智力開發,現在有人指出,拼音文字靠左腦處理,而漢字左右腦并用,是開發大腦的工具;過去認為漢字和現代世界文化格格不入,認為漢字進不了計算機,現在漢字信息處理已經普遍運用于各個領域,漢字在迎接新科技和新事物方面應付裕如。

近些年來,漢字的行情繼續看漲。據說,一些中外學者在深入進行語言文字對比的基礎上,極力贊揚漢語的精練和漢字的藝術性,甚至認為,漢語、漢字將有主宰世界的前景。那些整天閉著眼睛叫喊著“厲害了,我的國”的“愛國主義者”如果聽到這樣的好消息,一定又要“喜大普奔”了,美國又要“嚇尿了”,“中國又是最大贏家”了。這里面的外國學者是怎么想的,不敢妄加猜測,其中的中國學者,我們就不大陌生了,都是一個套路。清華某研究院的某某院長就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撒出彌天大謊,說現在中國已經全面超過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受到神志尚比較清醒的國人的普遍譴責和嘲笑,他的動機也受到人們的強烈懷疑。這種人在語言文字界有幾個也不奇怪的,不要當真就行了。英語在全球的絕對統治地位,不是靠吹牛皮吹出來的,是以極其強大的實力造成的。英國人的內功是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理念,外功是席卷全球的貿易和殖民。不妨這樣說,英語的普及不過是英國資本主義在國際舞臺上耀武揚威的一個副產品。最后還要補充一句,繼英國之后的世界老大是美國人,英語的勢力又有了新的支撐物。這就是英語稱霸世界的背景。漢語能跟英語比嗎?至少目前達不到英文的著名程度。且不要說中國不是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國家,時代也不是那個時代了。中國的影響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切切實實地一點一點打造。等你有了人類文明的最先進思想和理念,又有了全世界離不開你的高科技,你的百姓過上了全人類最羨慕的生活,沒準兒漢語和漢字就會大火起來。不過,這種可能性離我們還有一定的距離。現在就為這個事情操心甚至興奮起來,并不是一個清醒理智的表現。當務之急是老老實實地把中國的事情辦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如果你自己家里的孩子還上不起學,卻急著花巨資把全世界的人都請到家里來學漢語,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把話再扯回來。我們認為:漢字必須回到自己的正確位置。我們對漢字的態度,崇拜和敬畏就不必了,讓它主宰世界也有點難為它,但尊重和仰望還應該有,對這樣一份偉大的文化遺產,任何輕慢的態度都是不應該的。

近年來,常常能見到報刊和網絡上談漢字的文章。作者和讀者對漢字有興趣是件好事,這說明人們的文化素養在不斷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憂慮的現象,那就是不動腦子,不翻書本,對漢字就敢信口開河地胡侃。這種想當然的“望文生義”,很容易誤導青少年,把原本很嚴肅、很嚴密的一個知識體系解構為一堆支離破碎的拼圖玩具。

我在網上見到一篇談文字的文章,作者不了解漢字最基本的發展史,也不知道漢字的結構特點,甚至不知道有些漢字簡化前的樣子,就開始了“創造性的”漢字知識的普及工作。這位作者不知道“人”字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一個人側面垂手而立的形象,他解說的對象是楷書的一撇一捺。他告訴人們,“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還進一步發揮道,這首先是男人和女人的相互支撐,因為人類首先需要繁衍下去。他也不知道“天”字上面那一橫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天”是一個擺成“大”字的人,上面加了一橫,也不知道“天”和“顛”的關系,隨心所欲地把“天”字拆解成“二人”。當然,這二人還是男人和女人,“二人能頂一片天”。“生”字被解釋成“人和土的結合”,“死”則是“歹”徒拿上“匕”首,置人于死地。作者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們,“肺”字也很有意思,它是人身上的一個集市,這里每時每刻都在進行交換,吐故納新,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鮮氧氣。作者不知道,“肺”字的右邊的偏旁,不是“市”,而是“巿”,跟市場也毫無關系。這個字是“韍(韨)”的本字,音 fú,在“肺”字中是作為聲符出現的。仔細看,它跟“市”不一樣,“市”的上面是一個點,“巿”的上面沒有點兒,是一個豎一穿到底。這位作者在強拆漢字的過程中,還發現了“哲理”。他以“過”字作為例證。他說:比如說這個“過”字吧,偏旁是坐車,就是位移的意思,那么位移要是超過某種分寸的話,那就要出現錯誤。這真是莫名其妙。一個“辶”,跟坐車挨得上嗎?這個“寸”字是 20世紀 50年代簡化漢字的時候才被調來代替“咼”字的,也許受了草書的一點影響(草書的“過”,“咼”字部分的符號,有點像阿拉伯數字“3”,用“寸”來代替也沒有道理),跟古代的構字法更是無涉。順便說一句,“過”字的簡化并不是一個成功的例子。“過”字本來并不算復雜,完全不必簡化,即便是簡化,弄一個“寸”字來取代聲符“咼”字,也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案。不過事已至此,不提也就罷了,你還要跑來說這個字如何的有哲理,這都是哪兒跟哪兒呀?

這位作者講了不少漢字,但除了“看”字解釋為“用手遮在眼睛的上方表示看”之外,其他的字都講錯了。漢字有時候是可以“望文生義”的,但大部分時候望文生義是十分冒險的嘗試。硬要生義,只能胡說了。比方說“賊”字,“貝”是錢財,“戎”是武裝,一看就是拿武器搶錢,搶劫犯還不是賊嗎?可是,懂得古漢語的人,就會指出,這個字不是會意字,而是形聲字:“從戈則聲”,是“用戈毀則”的意思,也就是用武器破壞規則、法律的意思,看來已經不是一般的刑事犯罪,是武裝政變了。“賊”是則聲,京劇韻白的“賊”字跟“則”是同音的,但是我們現在很難從字里找到“則”的模樣了。

漢字不是不能調侃,不能游戲,漢字的字謎和歇后語能給我們帶來不少的樂趣。但對漢字的知識的普及,態度應該慎之又慎,沒有太大的把握,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切不可強不知以為知,好心沒有辦成好事,還給大家制造了麻煩。如果純粹是為了好玩,為了搞笑,也應該事先說明,不要讓不知底里的青少年被帶到坑里而不自知。

對漢字,我們用不著敬畏和崇拜,更不要急著讓它主宰世界,但也不能輕慢胡侃,還是要嚴肅點,善待為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纳斯县| 象山县| 泽普县| 卓尼县| 吉安市| 达日县| 淳安县| 长汀县| 邮箱| 德化县| 资阳市| 区。| 高唐县| 高雄县| 瑞安市| 抚州市| 冷水江市| 淄博市| 临武县| 麦盖提县| 南昌县| 兖州市| 平湖市| 达州市| 且末县| 溧阳市| 溧阳市| 教育| 清徐县| 搜索| 沾益县| 台山市| 舟山市| 张北县| 曲麻莱县| 荔浦县| 光泽县| 兰考县| 桦南县| 琼中|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