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字林拾趣
  • 瓜田
  • 5815字
  • 2021-11-06 15:12:02

國人對漢字到底了解多少?

漢字是中國人閱讀和書寫的最重要的工具,也是傳承古今中外文化典籍的主要載體。說到中國傳統文化,漢字應該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沒有之一。看到有的出版物,把漢字稱為中國人的“第五大發明”,很不以為然,覺得貌似評價很高,實則嚴重貶低了。中國的四大發明,重要是重要,但都是在技術層面上的東西,跟漢字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漢字是一個完整的符號體系,它的作用和意義,根本不是四大發明或者八大發明可比的。漢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當然也是一個子系統,但這個子系統跟其他子系統還不一樣。其他子系統,范疇比較明確,獨立性較強,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即便是有點交叉,“邊緣”也還是比較清晰。普通人和中醫的關系,是可即可離。你可以研究,也可以一無所知,有病直接去看中醫大夫即可。漢字的學問就完全不同了。它本身是一門大學問,它同時又是其他子系統的重要載體,多數情況下甚至是唯一的載體。你幾乎不能想象,沒有了漢字,我們還怎么討論所謂的中國傳統文化?沒有漢字,我們還說什么《黃帝內經》和《傷寒論》?中醫你可以一無所知,把事情交給中醫大夫,你對“望聞問切”和“陰陽表里”茫然無知,沒有人笑話你;漢字就不行了,你閱讀和寫作離不開它,你說你對漢字一無所知,自己就會覺得難為情了。你也覺得,你對漢字并非一無所知,可是你知道倉頡么?知道許慎么?知道甲骨文么?知道漢字的幾個重要發展階段么?我們不妨在這里玩一個小游戲,出幾道最簡單的測試題,看看你能不能脫口而出,回答正確。

漢字可以證實的歷史是多少年?

漢字的總字數到底有多少?

現代中國人需要掌握的常用漢字數量是多少?

漢字的特點是什么?

漢字的偏旁部首有多少種?你能不能迅速地確定一個生字的部首,

并很快地在字典上查到它?

你能說出幾種最著名的漢字工具書?

以上幾道題目并不算刁鉆,但是我估計,語言文字專家不算,能及格的人不多,能打滿分的人恐怕就很難找到了。我們自以為是漢字的老朋友,差不多是朝夕相處,可一旦較真起來,你對這個老朋友的年紀啦、高矮胖瘦啦、經歷啦、性格特點甚至聯系方式啦,都一概不知。

這是不是一個令人尷尬的事兒?不瞞諸位讀友,實話說,對上面的這幾道題,我也只能大致上及格。為什么?有的題目沒有人能提供出標準答案,有些數據如果不是特意研究,不大容易記住,能說出個大概,就算不錯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有必要把漢字的主要常識了解一下。這回,我不用“大概”這個詞,我要搬出一堆書來,跟大家一起弄出一個相對清晰的答案。

漢字可以證實的歷史是多少年?

數據表明,最古老的漢字系統,最遲也在距今 3300年前就出現了。這有從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龜殼和獸骨上的甲骨文為證。作為一種能夠使用的比較完善的文字系統,甲骨文的出現肯定更早,也許是因為文字的載體(樹皮、獸皮之類)不易保存,今天我們見不到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字埋在地下,保存得很好,碰巧在清代被挖出來了,被當作中藥“龍骨”出現在中藥鋪里。一位吃中藥的患者閑來無事,檢視了一番自己的中藥,發現里面的骨片片上還有字跡,于是甲骨文被發現了。這位患者就是清末的國子監祭酒王懿榮。王懿榮是個大學問家,后來對甲骨文的研究也做出了大貢獻。說起來也真是老天眷顧,中國人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幾千年,甲骨文怎么就一直沒有露面,偏偏在 19世紀末就冒出來呢?

有人指出,1983—1987年考古界在仰韶文化中心所在的河南省中部舞陽縣北的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的隨葬物中發現了契刻符號,個別符號與甲骨文的某些字形相似。賈湖遺址的器物,距今 7000—8000年。這個發現不能說不重要,也不能說意義不重大,但符號數目太少,不足以認定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文字,充其量也只能說符號與甲骨文可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淵源關系。類似的出土文物,不止一處。

以甲骨文的文字系統的成熟程度來推斷,這套文字系統起碼在 4000年前就形成了,但推斷畢竟是推斷,沒有確鑿的證據,就不能隨意下斷語。以這種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歷史,我們還是把以產生文字系統的時間為標尺的文明史的起點定在 3300年前為好。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說法是一種概說。我一直想不明白,就是真的在文字發明史上搶了一個第一,又如何呢?“我們祖上比你們闊多了!”并不能使阿 Q增長任何真實的本事。當然,有的人實在想吹漢字,也并非找不到一個“吹點”。漢字肯定不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文字,但既然更早的文字都早已不見了蹤影,漢字就熬成了歲數最大、現今還活著而且活得越來越滋潤的一種文字。

那么,出現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呢?世界上公認最早的文字,是出現在古代中東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現在的伊拉克地區)上的楔形文字。發明楔形文字的民族是蘇美爾人。楔形文字距今已經有五六千年的歷史,比中國的甲骨文早了約 2000年。楔形文字在西亞流行了 3000年,后來就消失了。順便說一句,近些年來,有人從中國青銅器與中東青銅器的比較上,從甲骨文與楔形文字的比較上,從分子人類學研究蘇美爾人和漢人的聯系上,梳理出中國青銅文化和漢字與中東文化的某種傳承關系,作為一個學術動態,可供有興趣研究文化發展史的人繼續關注。

漢字的總數到底有多少?

文字的創造和豐富、發展,是一個民族群體不懈努力的結果,是很長時間的一個動態過程,這個接力賽至今也沒有完結,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社會生活的變遷,漢字也在不斷地除舊布新。多年用不著的字死亡了,新生事物的出現又催生了新字。了解了這個事實,就可以理解,沒有什么人敢說,他能夠報出漢字的總字數,精確到個位數。

漢字的工具書,永遠都只能是跟在漢字的發展后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搜集、統計和注解工作,編纂者用本時代的認知水平提供一定的詮釋。

漢字最早的工具書,是東漢時代出版的《說文解字》,作者許慎,成書于121年,收有 9353字,還有重文 1163字,共收了 10516字。成書于 543年的《玉篇》,作者是南朝梁顧野王,收 16917字。成書于 1008年的《廣韻》,作者是宋代的陳彭年等人,收 26194字。成書于 1039年的《集韻》,作者為宋代的丁度等人,收 53525字。成書于 1716年的《康熙字典》,是清代張玉書等人著,收 47035字。成書于 1914年的《中華大字典》,作者是民國的陸費逵等人,收字 4.8萬多個。1990年出齊的《漢語大字典》,由徐中舒主編,收字 5.6萬多個。1994年冷玉龍等人編撰的《中華字海》,收字 85568個。我不厭其詳地羅列了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批漢字工具書,是想讓大家看看,漢字的總數,還真的拿不出個標準答案來。如果一定要說一個數字出來,我以為,說漢字總字數大約在五萬上下,不算離譜。蘇培成先生在談到這些字書時曾指出:這些字書收的漢字字數,并不能完全反映編書時社會實有的字數,遺漏幾乎是難免的;字書中的異體字、多音字,多半是分別計算的,如果合并多音字,規范異體字,字數總量會減掉不少;另外,字書收字主觀上力求其全,所以不管死活,盡可能悉數收入,其實正在使用的漢字只是字書中的一部分。

現代漢字總數是多少?答案是:不超過一萬。文字學家裘錫圭先生說:“從商代后期到周末,一般使用的文字的數量,很可能一直在四五千左右徘徊。直到現在,據近年的統計,一般使用的漢字的數量,也還是四五千字的樣子。”中國人熟知的“十三經”,全部字數為 589283個,其中不相同的單字數為 6544個。司馬遷的《史記》使用了 4971個字,曹雪芹的《紅樓夢》,使用了 4462個字。這樣,我們記住了一個“五萬上下”的總數目和現代漢字的“不到一萬”,還有“四五千”的常用漢字數,也就差不多了。

如果把這個問題延伸開來談談,就應該介紹一下“漢字效用遞減率”了。每個漢字在應用中的使用頻率是不一樣的。有的漢字很活躍,使用頻率高,譬如,“的”字,平均 100個字里面它的出現高于 4次還多。有的就不怎么活躍,使用頻率較低,你讀了 1000個字,它也沒有露面。作為漢字的使用者,你當然應該記住并且熟悉最活躍的漢字,而對那些“不死不活”的漢字,就不必過于在意。據專家的統計,最高頻率的前 1000字,覆蓋率大約是 90%,前 2400字覆蓋率達到 99%。字頻統計中序號在 6600以后的字,不管有多少字,總覆蓋率不超過 0.001%。于是,我們就明白了,小學識字量是 2400個,九年制義務教育識字量,是 3800個,中學識字量是 6600個,是通用字的量。國家語委在 1988年研制成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收字 7000個。

漢字的特點是什么?

一個東西的特點,總是在同其他同類事物的比較中發現的。漢字的同類,就是世界上同時存在的其他文字。世界上的多數文字,是字母文字,這些字母,在多數語言里是表示音位的,在少數語言里是表示音節的(如日文)。漢字跟它們全然不同,漢字不是用字母,而是用不同的筆劃構成大量的表意符號,用這些符號來表示特定的形、音、義。有人把漢字稱之為意音文字,也就是既表意也表音。盡管漢語語音的發展和漢字的演化使得漢字的象形功能和表音功能都打了許多折扣,但我們還是不能否定漢字的表意表音特點,否則也就無法解釋,占了漢字絕大比例的形聲字何以還稱之為“形聲字”。

漢字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一、漢字有高度的集約性,一個漢字不光是代表一個語素,而是集形、音、義于一體,信息量高度密集。漢字的零部件也就是偏旁部首,大部分是有意義的,為初識漢字者能夠提供許多辨識和記憶上的門徑,許多漢字的音義甚至是一目了然的。而西文的字母是沒有意義的,不拼讀完整個詞,你是不知所云的。漢字集約性強的特點反映在文字表述上,就是簡潔精練,漢字使用者省時、省力、省印刷材料。聯合國的檔案館中,同一種檔印刷裝訂成冊,漢字版的永遠是最薄的一本。把它讀完,也是用時最少的。二、漢字表現功能強大。漢字用一字多音和一音多字的手段,把自己的表現功能延展到極致。三、漢字有極強的包容性。漢字的讀音,因時代的演化而生異,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別。漢字面對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給自己帶來的沖擊,均能一一化解,對字形和字音上的演變均能承受和包容。漢字的包容性使它為維系中華民族的團結和中華民族文化的穩定與完整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四、漢字有極強的再生性。層出不窮的新生事物和新的理念,常常需要創造新字或者新詞。實踐表明,利用人們十分習慣的造字法,總能及時推出新字或者新詞,這些新字由于符合漢字和漢語詞匯的構成規律,所以識讀方便,能夠很快為大眾所接受。五、漢字具有獨特的形式美。漢字的結構是平衡、穩定、和諧的,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漢字的書法藝術,博大精深,也是其他文字所沒有的。

漢字的部首有多少種?

你能不能迅速地確定一個生字的部首,并很快地在字典上查到它?

漢字的部首太重要了。西文的零部件是字母,漢字的零部件就是偏旁部首。偏旁是造字法的概念,部首是檢字法的概念。既然是檢索漢字,就用部首。你熟悉了漢字的部首的規律,就能舉一反三,得心應手地查閱字典,進而掌握漢字的一般規律。否則,簡直是寸步難行。你可能說,我不懂部首不要緊,我可以用漢語拼音的音序查字。但是,這只能幫你找到會讀不會寫的字,一旦碰到一個生字,不知道讀音,你就傻眼了,無法在工具書上查找。

漢字到底有多少個部首呢?我先說一個數目,你不要吃驚:東漢的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有 540個部!清代的《康熙字典》就精減了不少,剩下 214部。民國時期的《中華大字典》《辭源》《辭海》,都沿用了《康熙字典》的 214部。1953年編纂的《新華字典》把原來的部首進一步整合,減少到 189部。后來編纂的《現代漢語詞典》也采用了《新華字典》的 189部,后改為 201部。《漢語大字典》和《漢語大詞典》在立部上,以《康熙字典》的 214部為基礎,刪去 8部,合并了 6部,實有 200部。

從上面可以得知,漢字部首這么重要的事情,到現在也沒有統一。漢字部首法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之類的基本問題都沒有成功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漢字研究工作的進展是十分有限的。

該討論一下如何通過部首來查字典了。漢字雖多,但構成都有較強的規律性。掌握了規律,確定部首就容易了。

第一條,漢字形聲字占了絕大多數。一個字的形符(也就是意符),通常就是它的部首。譬如說,江河、性情、打拼和松柏的左偏旁,鴟鸮、顢頇、邯鄲的右偏旁,一眼就能看出來,肯定是部首。如果一個字的某個偏旁明顯地跟此字聲韻相近,那多半是聲符,立馬放棄它,另找部首。譬如說,“隗”字,左耳刀不可能是聲符,“鬼”字與“隗”字是同韻,很可能是聲符,那么左耳刀肯定是部首。僅此一條,就能解決大部分漢字的部首問題。第二條,一個字似乎好幾個偏旁都可作為部首,又沒有十足的把握排除聲符,這時候就有個取舍問題了。漢字的部首,多數在左邊、上頭和外面。其他位置的部首相對較少。所以,上下結構的,取上,如筍、等、安、寒;左右結構的,取左,如肥、短、軋、蛙;內外結構的,取外,如圖、聞等;一個字的零部件,有零碎的和完整的,取整。如坐、爽,取中間完整部分,也就是“土”和“大”;全都是零碎的,取左上角,如疑,取“匕”。有些字典還把多部首的字安排進不同的部首中,你找哪一個部首,都能查到。第三條,獨體字取整體,部首不明取起筆。實在確定不了部首的字,有的字典還設有“難檢字筆劃索引”,可以按字的筆劃數從中查找。以上所述,差不多能解決絕大部分問題。當然,實際操作起來你會發現,有些字的部首的確定還是叫人摸不著頭腦,這就和古漢語水平有關了。你對漢字發展的歷史沿革有了點了解,對字形和結構變化的來龍去脈就能把握住,這肯定有助于你對付生字的查找。

你能說出幾種最著名的漢字工具書?

作為一個普通人,不搞文字研究,甚至不搞文字工作,古代字書你能說出《說文解字》和《康熙字典》兩種,也就可以了。民國時期的《中華大字典》《辭源》《辭海》應該知道。至于眼下常用的漢字工具書,當首推《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我是主張每個有點文化的人案頭都備有這兩本工具書的,隨時使用。現在可以把常用的字典存到智能手機里,用起來更方便。還有一部重要的工具書應該介紹一下,這就是《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此書是在大語言學家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常用字的基礎上編寫的,在語文界享有盛譽,也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有人說,我不研究古漢語,用不著這東西。這種認識會束縛自己的進步,遮蔽自己的眼界。以我個人的經驗而論,古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傳承關系是樹根和樹干、枝葉的關系,哪個人能真正離開古漢語?你可能在一個公共場合讀一個講稿,一個成語弄錯了,就把事情搞砸了。你可能要查字典,如果有點古漢語知識,很快就能確定部首,反之,就會多浪費一些時間和精力。所以,你有沒有一點古漢語的底子,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是不一樣的,人生之路的寬窄也就有了差別。

漢字的基礎知識,上面談的也只能是個皮毛,如果深入這座寶山,你會發現一個瑰麗無比的新世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河市| 平遥县| 江安县| 孙吴县| 准格尔旗| 丹巴县| 林州市| 古交市| 青浦区| 浮梁县| 石首市| 瑞丽市| 和林格尔县| 城口县| 宣化县| 德化县| 铁岭县| 天台县| 扎赉特旗| 滦平县| 长沙县| 逊克县| 芷江| 通渭县| 延边| 南江县| 建阳市| 尼木县| 开封县| 含山县| 河曲县| 白河县| 基隆市| 百色市| 营口市| 阳朔县| 调兵山市| 营口市| 龙山县| 锡林浩特市|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