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3年。經過半年的準備,秦國動員百萬大軍,以陽平公苻融率張蠔、梁成和慕容垂等將軍率步騎兵為前鋒,秦王親自率領主力在后,浩浩蕩蕩向東南而去。在這龐大的軍隊中,有眾多鮮卑慕容氏、西羌姚氏的子弟帶領著原來的部卒,這些被苻堅滅國的王侯們,因為秦國政局穩定,親眼見過叛亂的臣子被迅速誅滅,他們在秦國隱忍多年,韜光養晦,審時度勢,等待時機,因此對此次戰爭的結果都懷著幾分期待。畢竟,東晉繼承于西晉,已經南遷六十多年,不同于北方那些被滅掉的小國,是當時除秦國之外國力最為強盛、經濟最為發達、政局最為穩定的國家。
而今,這場充滿了不確定性的南北之戰,從其表象上看甚至可以稱之為大象與螞蟻的戰爭,其結局將會給整個當時的中國帶來深遠的影響。對此,千古第一名相王猛恐怕早就做出了預判。聰明如他,早已料到了鮮卑、西羌的野心,并試圖在生前鏟除和阻止他們的勢力,可惜千古第一仁君苻堅沒有聽從,因為“仁”是秦王執政以來恪守的原則和追求。再賢明之人,也管不了身后之事。否則王猛豈能料到他的兒孫們,除了在秦國叛亂的,就是在晉國做臣子的,沒有一個繼續為秦國效忠的,而他們的下場竟也都十分地悲慘。
晉國當政之人,乃是著名的賢相,建昌縣公謝安,時任侍中、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及幽州諸軍事、假節,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等職,時年63歲。此人氣度恢宏,曾在奸雄桓溫的帳下做事,深受敬重。后來桓溫欲奪晉鼎,賴此君率群臣從中周旋,拖延時日,等到桓溫一死,晉國轉危為安。謝安侄謝玄為兗州刺史,鎮守廣陵,手下有名將劉牢之、何謙等人。
百萬秦軍洶洶而來,謝安派兄弟謝石率領侄子謝玄、謝琰、將軍桓伊等人率軍八萬前去克敵。侄子謝玄登門求破敵之策,謝安但說:“朝廷自有安排。”而后謝玄不得要領,又求好友名士張玄前往求教。謝安便邀請張玄到山中游玩,擺下圍棋,賭別墅一套。張玄平時棋藝高過謝安,今日因為緊張,竟輸掉了。于是謝安呵呵大笑,邀大家登山游玩,歸來才召見謝石等人,并告訴他們御敵之策?!拔嵋阎鶖持咭?。以小攻大,須一招而制其命。今秦軍百萬,我軍只有八萬,我要你們學項羽,破釜沉舟,擺出決戰的架勢,背河一戰,徹底打敗秦軍!”
秦王苻堅讓晉國降將朱序到謝石處去勸降,不料朱序反而將秦軍虛實告訴謝石。說秦軍雖然多,但大部分是被強征而來的老百姓,未經訓練,畏戰怕死,不足為懼。兩軍交戰之時,只要將軍在前方取得小勝,我在秦軍后方攪亂軍心,秦軍必然會因為恐懼而潰敗,到時將軍窮打猛追,必然可以殲滅秦軍。謝玄派劉牢之以五千精兵奇襲秦軍梁成五萬兵馬,取得了洛澗大捷。秦軍士氣受挫。兩軍夾淝水而對峙。
苻堅等來到壽陽城瞭望敵情,感到晉軍軍容嚴整,連對岸八公山的草木都透露出一股不容侵犯之氣,心里開始有了一絲涼意。然而,舉國而來,豈能不戰而退,貽人笑柄?
這時秦軍收到了謝玄差人送給陽平公苻融的書信。苻融展信念道:“君等帥百萬雄師,千里而來,欲與我軍決戰,現在卻在淝水邊上列陣,這是因為前面打了幾次敗仗,被王師嚇怕了,想拖延戰事嗎?我謝玄奉王命率軍與你們決戰,我的為人你們也很清楚,不喜歡拖泥帶水,現在請你們稍微退后一點,讓我的軍隊渡過河,咱們從容較量一番,來個一局定勝負,君看如何?”苻融看后,非常生氣:“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老夫定讓你有來無回!”苻堅呵呵一笑:“正懼前方渡河會有不利,此人學宋襄公,不擊半渡之軍,倒是仁義之士。甚慰我心。那就答應他,我們后撤一里,在河這邊決一死戰。”
秦軍于是后退。晉軍這邊渡河,豈料晉軍剛渡過河,就開始擂起戰鼓,吹起號角,發起攻擊,這些都量晉軍的敢死隊,他們身懷絕技,以一當百,很快陣地前就躺滿了秦軍的死尸。秦軍中晉國降將朱序與幾個人在后軍中大喊:“秦軍敗了!秦軍敗了!快跑啊!”軍中許多被逼迫當兵的壯丁,不明所以,一齊都慌了,都開始跑起來。苻丕騎馬奔到前方立住,想要約束部眾,卻不幸墮下馬來,被亂軍所踐踏而死。晉軍的吶喊聲從后面傳過來,他們更是惶恐無極,大喊大叫,這喊聲互相感染,形成了一波波恐懼的浪潮,這浪潮由后至前翻涌,能量也越來越大,它們裹脅著一切,向北而逃。晉軍在后面射的箭如雨一般密集,苻堅也為流矢所中,無數的人沒命地跑啊跑,直跑到跑不動了躺到地上,有的真死了,有的是裝死。謝玄率領著晉軍在后面沒命地追啊追,一直追到殘余的秦軍渡過了淮河,這場“狩獵”終于結束了。
慕容垂率領有士卒3萬人,沒有在秦晉交鋒的正面,因此得以從容撤退。慕容垂派人打聽御輦之所在,一路率軍前往。一路上,慕容垂與子弟見到了秦軍潰敗的慘狀,遍地是丟棄的旗幟、武器、盔甲、兵車等物,已經明白了苻堅的境地。
苻堅率領帳下只有幾千殘兵敗將,終于與慕容垂匯合。只見秦王苻堅,果然是身中箭傷,面容憔悴,躺在擔架之上,一片狼狽之色。慕容垂跪下道:“慕容垂護駕來遲,讓天王陛下受驚了!”
苻堅看到慕容垂來到,努力擠出一絲微笑:“慕容愛卿,你來了!一路還好嗎?”
慕容垂哽咽道:“臣等無能,作戰無功,愧對陛下厚愛!此次麾下三萬兵馬,未曾折損,可保鸞駕西歸無虞。”
“愛卿真乃不世出之將才也!”
這樣,慕容垂便率軍護送秦王苻堅一路西行。
慕容農、慕容隆等勸慕容垂:“父親大人,不如趁此時機,擒殺苻堅,回到故地,興復燕國,易如反掌?!?
慕容垂搖搖頭說:“秦王于我等有再生之恩,棄之猶不忍,何忍加害?天下人豈不罵我非人耶?時近年關,我將秦軍交付于他,與你等一同回燕地祭祖,再作打算。”
這日,撤退的秦軍到了洛陽城,苻堅令三軍休息兩日。于是慕容垂前來秦王行宮拜見?!氨菹拢寄暌盐迨制?,老朽無能,經此戰敗,羞于再見三秦父老,想就此告老還鄉,含飴弄孫,度過殘年。望陛下恩準?!?
苻堅聞言一驚:“慕容愛卿,你不隨朕一同回長安嗎?此次國家新敗,正逢多事之秋,公不可以獨善其身啊。這個要求朕不能準。”
慕容垂從容道:“陛下,一則臣自歸附以來,一直未曾不曾回鄉掃墓,盡人子之禮。今日離鄉不遠,且年關將至,臣欲往河北祭拜父母。二則北方之眾,聞官軍淝水兵敗,恐有乘機生亂者,臣可往昭示朝廷大義,并輔長樂公討平賊寇。望陛下恩準?!闭f完長跪不起。
苻堅看著慕容垂已花白的頭發,不禁生出一絲憐憫之情,緩緩說道:“伐晉之前,朕曾與公約定,成功之后,封你為燕公,世居故鄉,安撫百姓。然而不料我舉國之征,竟一敗涂地,慚愧慚愧!你但回鄉掃墓,事畢之后,從容返回長安,朕身邊需要你這樣的安邦定國之士!”
“慕容垂叩謝陛下眷顧之恩!請陛下保重龍體,再圖進取!臣等告退。”
苻堅看著慕容垂子侄漸漸遠去的身影,喃喃地說道:“這難道是最后一面嗎?慕容垂,你難道要辜負朕嗎?我不相信?!?
慕容垂走后,秦國的大臣權翼向苻堅諫道:“陛下,慕容垂是前燕藩王,有雄才武略,豈能滿足于冠軍將軍的稱號?當今正是國家新敗,鮮卑,西羌等勢力蠢蠢欲動,想割裂山河,興復他們的國家,這正是故王丞相所擔心的,陛下難道忘了嗎?”苻堅聞聽此言,心中為之一震。想起王猛臨終囑咐之言,還有伐晉之前慕容垂之言,第一次對慕容垂產生了懷疑。然而苻堅是重信用之人,絕不能出爾反爾,于是派三千騎兵一路護送慕容垂到鄴城,并加強洛陽、鄴城等地的防守,警惕各處可能發生的反叛。
慕容垂率子侄到了鄴城附近,這里有長樂公苻丕在此防守。慕容垂拜會了苻丕,告知了淝水之戰的情況,以及自己來鄴城祭祖的事。苻丕說:“慕容將軍,國家新敗,賊子便出。目前丁零翟斌已經在河南反叛,吾派苻飛龍率一千士卒為公先導,希望將軍協助我一同討平此賊!”慕容垂說:“長樂公有命,老朽敢不從命?待吾進鄴城祭拜完祖先,即為公殲滅此賊!”
苻丕說:“好!我已令人擺下酒宴,今晚為將軍接風洗塵?!?
慕容垂拱手道:“多謝長樂公!我等因要入城祭祖,需要齋戒三日,就此告辭!”
苻丕看著慕容垂父子就此離去。身邊有人勸他:“主公,鄴城是前燕舊都。當此國家遭亂之時,慕容垂到此祭祖,顯然是來者不善,想據此地召集舊部,恢復燕國。不如趁其還沒有得勢,除了這個后患!”
苻丕說:“父王在淝水戰敗,眾軍皆散,獨慕容垂率軍護衛,又請王命到此祭祖,尚未有反叛的表象,且是國家大臣,不得王命不能擅殺。但不能允其入城,恐怕他占據鄴城,乘機為亂?!?
慕容垂于是在鄴城郊外齋戒三日,便欲入城中太廟祭祖。誰料亭吏接到了苻丕命令,不許慕容垂等人入城。慕容垂尚未發話,慕容農等人憤慨之極,拔劍取了亭吏的性命,燒毀門亭。這一下出了人命,秦軍關閉了城門,城樓上戒備森嚴,不能再入鄴城了,慕容垂只好率眾離去,在郊外舉行祭祖儀式。這時,居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慕容麟。原來慕容麟在遼東出賣兄長慕容令之后,雖然為燕國立下大功,卻仍然不為太傅黨人所信任。恰逢王猛伐燕之際,燕國大亂,他就逃離沙城,避開戰亂,待秦軍撤離鄴城后又返回城中,隱姓埋名,成了一個流浪漢,暗地里關心著國家大事,探聽慕容垂的消息。這時看見慕容垂、慕容隆、慕容農、慕容楷、慕容紹等人,也知道淝水戰敗的消息,見他們這時來此,心中有了盤算。于是他進前與慕容垂相認。痛哭流涕,說自己當年年幼,舍不得一位侍女,返回府中想把她帶走,就此落到了慕容評的手中,被迫指認父親的去向,自己無時無刻不在懺悔。自己留在鄴都,流浪多年,一為祭奠祖先和母親,二是為了贖罪。慕容垂等見他發自真誠,又憐他母親已死,便原諒了他。
慕容農說:“父親大人,鄴城是我燕國舊都,今我等欲祭拜祖先卻不得而入,因為這里現在歸秦國管轄。秦王對您雖好,然而他百年之后,嗣位之君將何以待您?您百年之后,又將何以待我等?眾多鮮卑子民的命運,都掌握在秦人之手,唯有興復社稷,重建燕國,才能告慰祖先哪,否則,等秦國恢復國力,機會稍縱即逝,復國無望,祖先在地下有知,又豈能瞑目!”
慕容垂終于下定了決心。按照慕容麟的計策,趁夜暗之時,將苻丕派來的秦軍全部殲滅,而后派人到各地招募士卒,很快就拉起來一支隊伍。慕容垂留慕容農、慕容楷、慕容紹等悄悄潛入鄴城,待機而動;自己率慕容隆、慕容麟等,趁現在還沒有與秦國撕破面皮,按照與苻丕之前的約定,以支援平原公苻暉的名義,向被丁零包圍的洛陽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