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春耕
- 山腰上
- 歐陽觀海
- 1031字
- 2021-10-28 19:55:30
當一年的春天來臨的時候,村里人各種農活也都預熱著,到外面去打工的都已經干得熱火朝天了,二伯冬天里種的白菜也吃的差不多了,即使還剩的有,不是在地里被凍壞,那也是散葉含苞的變成另一碗蔬菜。
冬天里二伯種下的大麥也長了有十幾公分了,只要春雨一來,天氣變得暖和點,這大麥就會蓄勢待發似的猛漲起來。
等到春耕的時候,二伯肩著一架犁,手里牽著牛繩向家門前靠馬路邊的三畝大丘走去,大概有100米遠。他還是穿著那件冬日里舊破的外衣,只是脫掉了里面的土黑色毛線,衣服看起來像件中山裝,胸前和腰側都有兩個口袋,里面會裝一把二伯在家里柴火上炒的蠶豆。在陽光的照射下會泛起一圈光暈,特別是衣領和袖口處,所以對二伯來說,衣服缺少顏色和形象裝飾,只要能遮住身體以作為人的特征,其他并不是他考慮過的事。
看他下田時褲子卷上膝蓋,田里已被雨水或放進來的河水淹覆,泥巴正好浸潤的軟硬適中。他把牛牽進田里,犁頭架到了牛的脖子和牛背的駝峰處,不同于駱駝的是,那里應該是這頭水牛的一個老繭吧,通過繩的牽引,犁頭和犁耙相連,牽牛繩環繞在牛角上,這牛的尖角被它在樹上磨得光滑锃亮,摸上去有一種玉的質感,牛角又大又尖、又彎又長,看似是一件兇斗的好武器,可我卻極少看見它和別的牛斗架。
這牛犁起田來,真的是個能手,二伯把犁把微微往上一抬,用根竹枝在牛背上輕抽一下,嘴里叫著:“嚯使”,牛便起步向前走去,犁刀順著力切進了泥中,鋒利的犁刀又寬又彎,前頭水平弧狀,后頭又轉向豎斜,泥土在犁刀的導向下向左側傾斜,像切奶油一般順滑。等泥土翻新過后,再換上一把耙,也是通過水牛的牽引力,將泥塊分割成更細小的泥巴,有時還能耙到一兩條黃鱔。犁田耙田,都需要根據田的質地掌握熟練的技巧的,犁耙時角度不到位,不是泥土翻不過來,就是犁不動,所以對于水牛和人,兩者的配合直接影響到耕田的效率。
二伯不管怎樣,還是不會讓水牛餓肚子的,等到耕田時更不會虧待他。那時大麥正長得青綠茂盛,二伯拿把鐮刀把大麥收割回來,等牛耕完田,便把水牛拴在家門前的柏樹上,提一捆大麥解開,堆在牛的面前。水牛囫圇地嚼著麥稈,有時也會突然停下,看著遠方,耳朵聳立著,似乎聽到了同伴的聲音,也許是這春光里的閑時讓他感受到了孤獨,又或是某個聲音勾誘起他曾經的子女對他呼喚的回憶吧。
牛耕完二伯的田,還要耕我們家的田,一聲“嚯使”,一聲:“趴”,牛聽著理解的命令控制著前進的速度,無法改變和做主的命運倒還少了很多的掙扎,記性不好的它也許很快忘記了與子女分開或是被棒槌時的眼淚和疼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