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基爾霍夫定律
在分析電路時,常常需要計算電路中每一個元件上流過的電流和其兩端的電壓,并根據電壓和電流計算其功率。所以分析電路,最根本的是求解電流和電壓。
根據歐姆定律,只能建立單個電阻上電流和電壓的關系。對于簡單的直流電路(電路中的電源均為直流電壓源或直流電流源),通過歐姆定律就可以求解電壓或電流了,但對于有多個電源以及很多負載的復雜電路,則需要運用基爾霍夫定律來求解。
基爾霍夫定律描述的是電路中各個電流之間滿足什么約束關系,和電路中各個電壓之間滿足什么約束關系。描述電流約束關系的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描述電壓約束關系的是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兩者合起來統稱為基爾霍夫定律。
基爾霍夫定律既適用于直流電路,也適用于交流電路,既適用于線性電路,也適用于非線性電路,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是分析電路的基本工具。
在描述基爾霍夫定律之前,先要搞清楚下面幾個電路名詞,把握其概念和內涵,下面以圖1.13為例來介紹。
1)支路:指電路中具有兩個端點,且通過同一電流的無分支線路。如在圖1.13中,就有3條支路,分別是BAFE、BE及BCDE。
2)節點:指電路中3條或3條以上支路的連接點。如在圖1.13中,節點有兩個,分別是B和E。
3)回路:指電路中由支路構成的閉合路徑。如圖1.13所示,回路共有3個,分別是ABEFA、BCDEB及ABCDEFA。
4)網孔:指電路中不含有支路或支路某一部分的回路。可以說,網孔是最小的回路。在圖1.13中,網孔只有兩個,分別是ABEFA和BCDEB。
5)網絡:指電路中包含1條支路或多條支路或全部支路的電路。網絡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通常指的是電路中的部分電路。常見的網絡有無源網絡、有源網絡及二端網絡等。
【例題1.1】試判斷圖1.14所示電路,有幾條支路,幾個節點,幾個網孔。

圖1.13 支路、節點、回路和網孔示意圖

圖1.14 判斷支路、節點和網孔數量
解答:圖1.14所示電路中,支路有4條,節點有2個,網孔有3個。這里,很容易將支路誤判為6條,節點誤判為4個。從電路圖來看,點B和點C都是3條支路的連接點,但是B和C之間有一條導線直接連接,中間沒有任何元器件,考慮到導線具有壓縮或延展性,B和C其實是一個節點;同樣地,G點和F點也是同一個節點。也即,導線直接連接的所有節點都是一個節點。從簡潔性的角度,可以判斷該電路的節點數為2個,而不是4個。然后,節點和節點之間的連接電路皆為支路,B與C之間的連接和F與G之間的連接,可以視為節點內部的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