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械設計基礎(第3版)
- 閔小琪 陶松橋主編
- 1691字
- 2021-10-27 14:04:28
2.3 四桿機構的基本特性
四桿機構在傳遞運動和力時所顯示的特性,是通過行程速度變化系數、壓力角、傳動角等參數反映出來的。它是機構選型、機構分析與綜合考慮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研究上述參數的變化和取值。
2.3.1 急回特性與行程速度變化系數
如圖2-34所示的曲柄搖桿機構,主動件曲柄在轉動一周的過程中,兩次與連桿共線(即圖中的B1AC1、AB2C2),此時搖桿CD分別處于相應的C1D和C2D兩個極限位置,搖桿兩極限位置的夾角ψ稱為搖桿的擺角;當搖桿處在兩個極限位置時,對應的曲柄所夾的銳角θ稱為極位夾角。

圖2-34 曲柄搖桿機構的急回特性
當曲柄以等角速度ω由位置AB1順時針轉到AB2時,曲柄轉角φ1=180°+θ,此時搖桿由左極限位置C1D擺到右極限位置C2D,稱為工作行程,設所需時間為t1;當曲柄繼續順時針轉過φ2=180°-θ時,搖桿又從位置C2D擺回到位置C1D,稱為空回行程,所需時間為t2。搖桿往復運動的擺角雖均為ψ,但由于曲柄的轉角不等(φ1>φ2),而曲柄是等角速回轉的,所以t1>t2,則搖桿上C點往返的平均速度v1<v2,即回程速度快,曲柄搖桿機構的這種運動特性稱為急回特性。在往復工作的機械中,常利用機構的急回特性來縮短非生產時間,提高勞動生產率。
機構的急回特性可用行程速度變化系數K表示,即

上式表明,當曲柄搖桿機構有極位夾角θ時,機構便有急回特性;而且θ角越大,K值越大,急回特性也越明顯。
將式(2-2)整理后,可得極位夾角的計算公式為

機構設計時,通常根據機構的急回要求先定出K值,然后由式(2-3)計算極位夾角θ。
除上述曲柄搖桿機構外,偏置曲柄滑塊機構、擺動導桿機構等也具有急回特性,其分析方法同上。
2.3.2 壓力角與傳動角
設計平面四桿機構時,在保證實現運動要求的前提下,還應使機構具有良好的傳力性能,而體現傳力性能的特性參數就是壓力角。
如圖2-35所示的曲柄搖桿機構,若忽略運動副摩擦力、構件的重力和慣性力的影響,則主動曲柄通過連桿作用在搖桿CD上的力F將沿BC方向。從動搖桿上C點速度vC的方向與C點所受力F的方向之間所夾的銳角α,稱為機構在該位置的壓力角。機構位置變化,壓力角α也隨之變化。力F可分解為沿vC方向的分力Ft和沿CD方向的分力Fn。Fn將使運動副產生徑向壓力,只能增大運動副的摩擦和磨損;而Ft則是推動搖桿運動的有效分力。由圖可知:Ft=Fcosα,很明顯α越小,則有效分力Ft越大,機構傳力性能越好。

圖2-35 連桿機構的壓力角和傳動角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方便度量,也常用壓力角的余角γ來判斷機構的傳力性能,γ稱為傳動角。因γ=90°-α,故γ越大,對機構傳動越有利,所以應限制傳動角的最小值。設計中,對一般機械,通常取γmin≥40°;對于大功率機械,γmin≥50°。可以證明,對于曲柄搖桿機構,當主動曲柄與機架處于兩個共線位置時,會出現最小傳動角(∠BCD為銳角時,γ=∠BCD;∠BCD為鈍角時,γ=180°-∠BCD)。如圖2-35所示,比較兩個位置的傳動角,其中較小者即為該機構的γmin。
如圖2-36所示的曲柄滑塊機構,當主動曲柄垂直滑塊導路時,出現αmax(或γmin)。如圖2-37所示的擺動導桿機構,主動曲柄通過滑塊作用于從動導桿的力F始終垂直于導桿并與作用點的速度方向一致,傳動角恒等于90°說明導桿機構具有很好的傳力性能。

圖2-36 曲柄滑塊機構的αmax
2.3.3 死點位置
如圖2-34所示的曲柄搖桿機構,設以搖桿為主動件,在從動曲柄與連桿共線位置時,傳動角γ=0°,該位置稱為機構的死點位置。此時主動搖桿通過連桿作用在曲柄上的力恰好通過曲柄回轉中心A。所以,不論該力有多大,也不能推動曲柄轉動。
為使機構能順利通過死點而正常運轉,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通常在從動曲柄軸上安裝飛輪,利用飛輪的慣性使機構通過死點(圖2-16所示的縫紉機踏板機構中的大帶輪即兼有飛輪的作用);也可采用多組機構錯位排列的辦法,避開死點。
工程上有時會利用死點性質實現特定的工作要求。如圖2-23所示的飛機起落架放收機構,飛機著陸時,桿AB和桿BC成一條直線,此時不管CD受多大的力,此力經BC傳給桿AB的力通過其回轉中心A,則AB不會轉動,機構處于死點位置,故飛機可安全著陸。如圖2-38所示的工件夾緊機構,當工件被夾緊后,BCD成一直線,機構在工件的反力Fn作用下處于死點位置。這樣,即使反力Fn很大,也可保證工件不松脫。

圖2-37 擺動導桿機構的傳動角

圖2-38 夾緊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