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詩人小傳(品中國古代文人)
- 馬寧川
- 683字
- 2021-11-02 16:30:57
三 他與科考八字不合
服喪過后,駱賓王在親友的催促下上京城求仕。而在當時,能直上青云的路子只有一個,那就是考取功名。在考試前,駱賓王對自己是信心滿滿。誰知道,榜單一出,居然名落孫山。
在有科考的年代,考場歷來都是大多數學子名士們的夢魘之地。即使你寒窗數年,即使你早已名滿天下,但這個地方總會讓你百思不得其解地屢戰屢敗。原因為何?花樣多多。或者是文章讓考官不太滿意,或者是面試時你的態度讓考官覺得不太恭敬。比如《儒林外史》中,一位主考官在監考時,有一位童生交完卷子,請求面試,主考官便問:面試什么?童生回答:童生詩、詞、歌、賦都會,求大老爺出題面試。估計此人也是想借機表現一下自己的多才多藝,但他沒想到眼前的這位大老爺就是以八股出身,平生最恨旁門別道。你以為你才學過人,我看你是不學無術!結果,就把這位童生給轟出去了!
更有甚者,當你的卷子不小心寫了某位貴人的名諱,都能成為你不被錄取,甚至招來罪名的理由。當然,遇到貪財的考官,而你還自命清高,那水火不相容的結局,也就是意料中的事了。
不知道駱賓王中了哪一招。總而言之,這一次的考場失利在他的心中留下了相當憤然的一筆:世間無公平,那我就要自己找公平。
《舊唐書》曾這樣記載駱賓王早年的生活經歷:早年落魄無行,好與博徒游。或許,就是那次不成功的科考,讓駱賓王不再愿意當一名好學生,干脆擠入社會這個大學堂,學一學四書五經之外的生活常識,比如:吃喝嫖賭。
但俗話說得好,不怕流氓會打架,就怕流氓有文化。甩把式的人生看不到什么前途,但既能甩把式又能寫得一手好詩文,想找到工作還是不難的。很快,駱賓王經人介紹,在河南豫州做了道王李元慶的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