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城市傳記叢書·百色卷:右江煙云
- 嚴風華
- 792字
- 2021-11-01 16:52:21
粵東會館的紅旗
百色的右江,舉足輕重。右江西北可通云南、貴州,東南連接廣東,自古以來,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尤其從清中葉始,百色漸漸成為桂黔滇的貿易集散地。

作為一個重要的商貿城市,百色自然成為商賈的出入之地。為了便于聯絡、交流和互相保護商業利益,各省商人通常喜歡集資興建會館,以作為老鄉聚會、議事之所。當時,在百色的商人以廣東人居多,他們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興建了一座現存于百色市解放路的粵東會館。

粵東會館在道光、同治年間曾經過兩次重修。現在所見到的粵東會館是在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后留下來的。整個面積1500多平方米,坐西向東。它的房屋結構,分前、中、后三大殿宇,兩側均配有相對稱的三進廂房和廡廊,既顯得緊湊,又顯得大方氣派;院內的地板和走廊,皆鋪設紅色的階磚和長方石條。屋頂為青色琉璃瓦,飛檐飾以瓷塑雙龍戲珠,內墻鑲以山水草木,奇獸飛鳥;樓閣棟梁,無不雕以圖畫。這是一種典型的南方古代傳統藝術建筑。

可以說,這座會館的建筑規模和藝術要求完全顯出了當時廣東商人的經濟實力和藝術眼光。想必當時此地是熱鬧非凡:賓客來來往往,商賈進進出出,庭內院外,一派瑞氣。一百多年了,這座會館盡管經歷了無數的風雨,瓦面和墻體已經斑駁,但它的堂皇和氣派依然不減。
更為慶幸的是,作為一座古建筑,它不僅是這個地區商業文明的歷史記錄,也是這個地區社會文明的歷史見證。
1929年12月11日,百色起義后,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誕生,紅七軍的軍部就設在粵東會館里。鄧小平、張云逸等領導者就在這里指揮起義。可以想象,當年在這座會館進進出出的商賈賓客拱手作揖的客套不見了,見到的是威武的士兵和到處飄揚的紅旗。這也許是歷史的巧合,或是歷史的必然,一座偉大的建筑和一個偉大的事件,在一群偉大的人物的運籌之下,自然地聯系在一起了。它們共同見證和記錄了一段光輝的歷史。
這是當年建造這座會館時商客們所意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