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生有緣(上):譚談說朋友
- 譚談
- 1002字
- 2021-10-29 14:52:57
常讀讀故鄉——蔡勛建和他的鄉情散文
我常常想:什么是人生中最難以忘卻的?
心在一遍一遍地回答:那是母親,那是故鄉!
母親和故鄉,人生最溫馨的港灣。
人生是一部書,故鄉是這部書中最動人的篇章!
青年散文家蔡勛建先生,降生在洞庭湖畔。在那個美麗的水鄉小村,渡過了他的童年、少年。有一年,他猛然間從那個水村走出,走進了縣城的中學;后來又告別縣城,走進了離小村、離縣城十分遙遠的軍營;再后來,他成了一座城里永久的居民……從此,那個美麗的水鄉小村,沉甸甸地進入他的記憶,成了他永遠揮不去、扯不斷的人生情結!
對,那是故鄉,那是勛建的故鄉!
最近,勛建將他散發在各地報刊的散文作品,結成一集,取名《賒月洞庭》。我將書稿撂在案頭最顯目的地方,一有閑,就看上一篇幾節。開初,我只想瀏覽其中三、兩篇,說一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話,作為對友人的一個交代。哪知,讀了故鄉回眸這一組寫故鄉的文字,將我的心深深地攪動了。那《荷之經典》,那《我家門前有條河》,那《老屋》,那《秋月》……篇篇扣人心弦。尤其是《弓》,那種狀寫人生的深沉,那種描繪早年水鄉生活的沉重,那種富有哲理的思索……我讀著讀著,不覺為炳叔喘起氣來!我又何嘗只是為一個炳叔喘氣來呵……拉纖的炳叔背如弓,家鄉的河如弓,“惟有心似箭”……我覺得,這些篇什,是作者在解讀故鄉,在咀嚼人生!
人生從故鄉始,每個人盡然。勛建的故鄉在河邊,在湖邊。洞庭湖,是他的大故鄉。他的作品中,有不少是唱給洞庭的。《賒月洞庭》《洞庭夜泊》,字里行間,情真意切。許多篇什,從編輯分輯來看,從標題來看,似乎不是寫故鄉,不是寫洞庭,但是洞庭和故鄉是他所有作品的大背景,是他所有作品的“景深”。故鄉,是每個作家的文學乳汁。凡是細心的讀者,都有這樣的體會:許多名家的力作精品中,都飽蘸著故鄉的乳汁。魯迅的短篇名作《故鄉》,被一代一代人在愛不釋手地傳誦著,是不是可以說這是他吸吮了故鄉的乳汁后孕育的呢?
誠然,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是一個文藝家不可缺少的修煉。勛建在利用工作之便,閱讀過祖國許多美麗的地方,也寫出了不少精彩的篇章。然而,我覺得,故鄉是永遠的文學座標。他游名山大川,他寫名山秀水,故鄉——那八百里洞庭,是他永遠的文學底色板。他在閱讀名山勝水中,更深沉地閱讀自己的故鄉,自己的洞庭!他在閱讀祖國山水、閱讀故鄉洞庭中,在滋滋有味地咀嚼著人生!
人生是一部書。
故鄉是書中最動人的篇章。
(原載《文藝報》2000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