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好色袁隨園

拉拉雜雜斷斷續續終于讀完了《隨園詩話》26卷和《子不語》34卷。袁枚,子才先生,杭州人,做官七年,33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

袁先生幸福在哪里?他開始的時候,一定是不幸福的。雖然天資聰穎,為學自成,少舉博學鴻詞,但差點成不了進士,24歲高考那年,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考官們以為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虧總督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你看,一開始就對這場考試留有陰影。雖外放七年,但畢竟是知縣小官,于是就有懷才不遇之感,特別是他性情耿直,不愿長期壓抑扭曲自己的個性,去媚顏奴事上官,這注定要走上辭官歸隱之路。所以他得到隨園后心就徹底安定下來了,過了五十年的幸福而閑適的生活。

袁先生好詠,好色,好錢,好游,好友,好花鳥泉石。

好詠貫穿他的人生全部,據說他一生寫有4000多首詩。好錢應該不稀奇,誰和錢有仇呢?好游好友好花鳥泉石則是他好詩的前提。這里說說他是怎樣的好色。他這樣為白居易辯解:有人譏諷白居易在杭州做官時,作的懷念歌妓的詩要多于懷念老百姓的,子才說這種議論不僅過于苛刻,而且迂腐不堪,說《詩經》中的《關雎》,文王輾轉反側不能入眠,他為什么不去懷想王季、太王,卻思念那個美好端莊的女子?真是新鮮呢,布衣到現在才知道是文王懷念的是那個女子。大概這是袁先生為他自己好色找的理論根據。不過他對這一套還是很有研究的。有人問他:妓女是什么時候開始出現的呢?他說:堯、舜、禹這三代以上的時候,人民豐衣足食,曉明禮教,怎么會有妓女呢?只有到了春秋之時,衛國讓一婦人陪南宮萬飲酒,大醉之后,將其捆綁起來,這個婦人想來該是妓女的發源開道之人,想一想哪有好人家的女子愿意去陪客人飲酒的?至于說管仲設三百平民女子,越王命令俘虜來的婦女為兵士縫補洗滌衣服,這都是后來的事了。想想也蠻有道理,這樣的課題,研究的人雖少,但也不是沒有意義,博學也由此可見。于是在他的隨園中,每當老夫人壽辰,他的妻子和姬妾,都要作詩慶賀。于是,他也實事求是地記下他的所為:乾隆戊辰年,一個任知府的朋友寄信給他,說一王姓女子,因為牽連到官司,充在官中,可以贈給他做妾。他就興致勃勃地在揚州買渡過江,到那一看,女子19歲,綽有風致,嫣然可愛,就想娶了她,再細一看,又嫌她膚色稍微差了點,打住了。等解纜歸去,到了蘇州,又想起要她,重新派人去訪,王姓女子已經被江東的一個小吏娶走了。于是只得作罷,但詩性不改,作了首《滿江紅》表心情,花被人摘走才覺得可惜呢。各位看官,布衣不厭其煩地說隨園先生的好色,其實也是有用意的,他的詩多敘寫身邊瑣事,多風花雪月的吟哦,缺少杜甫那樣的憂國憂民,有些詩趨向艷俗,追求華麗,難免淺薄甚至浮滑。

如果僅僅這樣看我們的杭州老鄉,那真是太淺薄了。他可是乾隆三大家噢,《隨園詩話》是清代影響最大的一部詩話,以隨筆方式寫就,倡導性靈之說,他這樣要求用字:一首五言律詩,四十個字就像四十個賢士,其中安插不得任何一個市井俗人。他這樣領悟詩理:曾讓人鑄一個香爐,合金、銀、銅三種原料制造,爐燒制成的,金和銀化在一起,銀和銅化在一起,兩物可合而為一,只有金和銅各自凝結,就像君子和小人互不相容一樣。難怪毛澤東對袁枚也是鐘愛有加,《隨園詩話》愛不釋手,多有批注,終生不棄。

七年的知縣生涯,子才其實取得了良好的名聲和顯著的政績。他是屬于那種德才兼備的官吏,如果他放棄一些,如果他順著一些,那么以他的才華,官還是可以做上去的,但他卻不做了,不做是因為不想做,更是因為他的憤世嫉俗與嫉惡如仇,他心中念念不忘他的詩和文。《聊齋志異》和《閱微草堂筆記》布衣都仔細讀過,有一段時間,有感于一些文學作品的不好看,我就建議學生去讀這些書,還要讀《左傳》,看《史記》,看看左丘明和司馬遷們是如何描寫的。袁子才的《子不語》一千余個小故事,也真是讓人大開眼界,雖取法《聊齋》,但文筆自由活潑,更重要的是,他是一個關心時事的人,其間有許多故事都取材于當時的邸報,所以無論人和事,《子不語》都有民俗和社會的研究價值,同樣喻世警世醒世。

在布衣看來,子才先生身上可以坦然相見的缺點都不該算作缺點,幸虧他只做了七年小官,否則哪來這么多的幸福?幸虧一千二百年前張繼的落榜,他久久地失眠,否則我們今天永遠讀不到月落烏啼霜滿天的《楓橋夜泊》了。歷史長河中,有無數的達官貴人,無數的狀元,但隨園先生們只是個別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登封市| 拉萨市| 屏南县| 伊宁县| 交城县| 宁武县| 张家川| 天峨县| 黔西县| 进贤县| 霸州市| 泾川县| 汽车| 剑阁县| 乐业县| 河西区| 弋阳县| 南投县| 万州区| 池州市| 育儿| 章丘市| 长治市| 定陶县| 三明市| 龙陵县| 连城县| 岑溪市| 建昌县| 德兴市| 石棉县| 阜宁县| 永新县| 利川市| 紫阳县| 和平区| 大宁县| 怀仁县| 建德市| 广德县|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