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老師說經濟:揭開財富自由的底層邏輯
- 鶴老師
- 522字
- 2021-10-26 10:13:21
被動失業是偽命題
世界上不存在被動失業,只存在對自我的高估。
在法國,有個失業的年輕人問馬克龍:“我發了很多求職信都沒有下文,你覺得應該怎么改善?”
馬克龍說:“如果你準備好改行的話,我現在穿過馬路就能給你找到工作?!?/p>
任何人只要愿意,這個世界上永遠有無窮無盡的工作可以做。而他之所以不去,是因為有些工作他覺得不值得做,或者配不上他的能力。
但這就出現了一個邏輯錯誤:一個人有沒有價值,是要看別人的需要,是市場說了算。
職業無貴賤。有人覺得自己是精英,怎么可以去給別人端盤子、掃地或者當保姆呢?但有意思的是,在他的世界觀里面,這個世界上就應該有另外一部分人來給他端盤子、掃地或者當保姆。
每一個勞動者都應該被尊重。沒有人從生下來,就被打上不同的標簽。
當市場發生變化,當市場不再需要那么多精英,只需要更多的藍領,更多的水電油漆工,更多的保潔、月嫂阿姨的時候,市場并沒有出錯。并不是學了這個專業,市場上就應該有一個對口的工作。
有人說,那我學了這么多年的專業怎么辦?
學而無用,反映的是選擇能力的缺陷;不思變革,反映的是學習能力的不足。
主動失業可以是一種自我選擇,它意味著等待時機,意味著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來換取一個未來可能更高的報酬;而被動失業,僅僅是一個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