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老師說經濟:揭開財富自由的底層邏輯
- 鶴老師
- 1044字
- 2021-10-26 10:13:19
理財最失敗的典型
有一個視頻值100萬元,它就說了一個問題:理財最失敗的典型是誰?是你我父母的固化思維。
這不是歧視父母,他們非常愛我們,我們也非常愛他們,但你得尊重事實。你仔細想想,他們理了一輩子的財,最后怎么樣了。
他們幾十年來節衣縮食、省吃儉用,最后只有一套單位的老房子。他們干了一輩子,拿到的退休金甚至都沒有你工作五六年賺得多。他們所謂的“理財”,根本就是自欺欺人而已。
如果你不想和你的父母一樣,你不想重復他們的活法,不想辛辛苦苦一輩子到最后居然兩手空空,那你就絕對不要走他們的老路。簡單來說,他們干了什么事,你就絕對不要干。他們把錢存銀行吃利息,那你就絕對不要存;他們買股票、買基金,那你就絕對不要買。
所有課程里面帶有“理財”兩個字的,直接拉入黑名單;所有教你把錢分成三份,一份干這,一份干那的,直接拉入黑名單。
“理財”,是不可能讓你變富的。因為所有的理財都在犯一個致命的錯誤:他讓你拿紙幣資產去追實物資產,你是不可能追上的。年化收益5%,就已經不能保證安全性了,可物價不會一年只漲5%啊!
30年前的饅頭多少錢一個?30年前的西瓜多少錢一個?離家最近的牛肉面館,兩年前牛肉面12元一碗,現在25元一碗,你的工資兩年翻一倍嗎?
永遠記住這句話:你用紙幣去追實物,你就永遠追不上,因為勞動力回報不可能追上資本回報。
這是經濟學的鐵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理財專家手把手教你跑步技巧,告訴你怎么熱身、怎么呼吸、怎么送髖,可唯一沒告訴你的是,你要追的是高鐵。想追上,你就得改變策略,就得拿實物資產追實物資產,你得以物換物。
比如,你買一萬個西瓜,物價漲,西瓜也漲,想買什么,就拿西瓜換,你就不吃虧。
可這里面有個大問題:絕大部分商品是有保質期的,它會腐爛,它有保存成本。這個成本是很致命的,它會遠遠覆蓋你的收益。
那最關鍵的問題來了:有沒有那么一個商品,是足夠稀缺、足夠保值,又不會腐爛、不用保存,還能順便給你帶來額外收益的?
有,房產。一、二線城市的核心房產。它完美符合這幾個要點:
第一,足夠保值。稀缺位置無法復制。第二,不會腐爛。鋼筋水泥沒有保質期。第三,有額外收益。每年會有租金回報。
這么多的城市,一、二線城市只有那么幾個;這么大的面積,核心地帶只有那一點。每年都有人持續涌入,每個人都想要更好的工作、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商業、更好的醫療。
請問該分給誰?請問該怎么分?
唯一公平的排序,就是價格。
只有大城市的核心房產,才是真正的硬通貨,硬得不能再硬的硬通貨。
不要相信任何理財專家,買一套核心房產,就足以秒殺99%的無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