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振氣
- 一傘之下
- 武中
- 2006字
- 2022-08-18 20:00:00
按理說,元霸大義滅親、御戎有功,當委以重任,繼續駐守隴右才是。不過奇怪的是,彼役之后,唐帝并未如此安排,只是讓他做了一個小小的汴州折沖府都尉,手下不過一千三百人,而且一做就是十三年。有人說,唐帝當初答應讓元霸替父御戎,就是為了證明穎王出頭救人、保舉是個錯誤,后來雖然未能證實,但唐帝終未重用過元霸。以前,炵穎以為父皇是對背叛自己的人深惡痛絕,所以連其子也不肯重用,后來才漸漸明白,他是在防范自己培養勢力。
饒是如此,穎王對元霸的再生之恩,元霸是永遠記住了。
所以當炵穎找到元霸時,元霸只說了一句“我元霸的命是你給的,要出兵可以,前提是謀反的是太子,而不是穎王你自己。”
穎王提議元霸整兵以待,同時派出一小隊哨探,待查實太子謀反后再派兵,若發現自己所言不實,可將自己押往西京謝罪。于是,十人組成的哨探在十天前往東城外的新崖觀察京城動靜。
可以這么說,太子謀反之前,炵穎實際上只召集到十個人,還都是哨兵。
兩天前,這一隊哨探發現安喆山的兵馬突然集結東城。哨探疾馬回報,利用葛彥邦故意拖延的兩個半天和一夜的時間,元霸親率一千三百勤王士卒星夜兼程前往新崖。他剛到新崖,炵穎也拿到了唐帝的密詔。
這封密詔是在墨非毓遺棄的遮陽傘里找到的。
密詔到手后,炵穎派出十二支信使,以馬停人不停的命令前往其余十二折沖府請兵,到第三日凌晨,有三個折沖府共一千余兵馬前來勤王。
元霸寧冒謀反大罪無詔興兵,他與穎王爭執自然不是臨陣退縮,而是就事論事。
炵穎風儀肅然,和之前醉生夢死的樣子判若兩人,“戰禍不能殃及城中百姓”這幾個字更是擲地有聲,連元霸也被他鎮住了。
不過元霸很快就拍著桌子道:“我們號稱興師八萬,實際上還不到三千人,剛才我們是打了安喆山一個措手不及,也放火斷了他們的去路,可叛軍十倍于我,無不鎧堅劍銳,我們能拖多久?”
“我等是奉密詔來勤王不假,”說話的,是盧龍鎮折沖府都尉陸丘岳,他是第二批,也就是奉密詔來勤王的人,“可殿下并沒說太子手里也有詔書,還是明詔。而且,他手里還有兵符。”
炵穎道:“如果是我謀反,怎會有安喆山的人提前埋伏?”
“也許是安丞相聽到風聲,提早布防呢。”
“昨天下午,叛軍謊稱‘禁軍謀反,陛下被困,太子奉詔救駕’的信報傳得滿城皆知,大家都聽到了,是他們攻城在先,難道這會有假?”
陸丘岳一副愛聽不聽的樣子:“京城形勢錯綜復雜,真真假假哪個曉得,只一點,我陸丘岳不能讓兄弟們稀里糊涂戰死,最后還背上謀反的罪名。”
他這話很不客氣,但卻也是實話,到現在,并沒有證據證明謀反的是太子而不是炵穎。
“東城一役從午后打到現在,諸位可曾看到陛下派出援兵?”
這聲音如空谷幽蘭,在粗獷豪潑的武將之中仿若縷縷清風,所有人都將目光投了過去。焮焮火光之中,一襲灰色披風隨光而曳,更顯出說話的人英氣獵獵。
說話的是顏雪。幾個皇子或被殺、或被逐出京城之后,墨非毓實際上已經被控制起來,與外界斷了聯系。而墨非毓之前就有預言,讓顏雪等人見機行事,這段時間,穎王的大部分動作都是顏雪在背后出謀劃策。
看得出來,幾個武將對顏雪的敬重之意,比炵穎還多一些。
陸丘岳拱了拱手:“姑娘此話又能證明什么呢?”
“能證明穎王殿下所言非虛,陛下此刻正被叛軍困在興德宮。”
陸丘岳道:“那太子那邊的救駕詔書是怎么回事,虎符是怎么回事,難道都是假的?”
“我猜,那是陛下為了請諸位入京勤王的緩兵之計。”顏雪道,“諸位想想看,既有明詔,陛下為何還要給穎王殿下一道密詔,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我們說不過姑娘,不過這都是姑娘的一己推測。”
“確實是推測,”顏雪在帳中走了幾步,拿起桌上的密詔,“那這是假的嗎?”
“太子的詔書和虎符也不是假的。”
“各位,”顏雪語聲朗朗,“安喆山和炵烆,一個權勢滔天手握重兵,一個是西唐儲君未來皇帝。諸位僅憑一道密詔,元都尉甚至無詔興師,誰不是靠著一腔碧血丹心,一身烈烈忠骨!”
這番話說得豪氣干云,而且還是出自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子之口,帳中眾人無不豪氣大盛。
顏雪轉過身望著幾個都尉,接著道:“此役能擊敗叛軍,救出陛下,諸位自然功不可沒,退一步說,就算我們做錯了,也是出于一片忠君之心,至少問心無愧。再退一步說,就算謀反的不是太子,而是穎王,只要我們不攻入皇城,到時候只需與陛下對質,他也不可能陰謀得逞。”
“穎王殿下和顏姑娘不讓我等入城,也能證明我們不是在謀反。”這話是另一位折沖府都尉說的。
“如果這些都是我的一己之辭,”顏雪將目光落到元霸等人身上:“大家別忘了,前幾天我請元都尉挑出的,混入城中的三十個‘血刺’。”
元霸道:“我到現在也沒明白,姑娘讓我的人喬裝成老百姓混入城中是何用意。”
顏雪望著帳外熊熊的烈火,音調不高,但異常堅定:“時間越長,是誰謀反就會越清楚,勤王之師也一定會越來越多。別說安喆山有三萬兵馬,就是六萬十萬,也注定會失敗。他一旦失敗,首先會想到自救,而城中的文武百官就是最好的人質。”
元霸思考良久,才恍然道:“姑娘讓我時刻留意城內信號,原來是為了證明太子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