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懂古詩文,吃透現(xiàn)代文:小學語文同步1+2古今連讀(一年級)
- 溫沁園主編 張敬峰著
- 1808字
- 2021-10-14 17:08:20
閱讀主題01:
秋日雁南飛《秋風引》《秋天的圖畫》《秋天》
古詩文
秋(qiū) 風(fēnɡ) 引(yǐn)
唐(tánɡ) · 劉(liú) 禹(yǔ) 錫(xī)
何(hé) 處(chù) 秋(qiū) 風(fēnɡ) 至(zhì) ?
蕭(xiāo) 蕭(xiāo) 送(sònɡ) 雁(yàn) 群(qún) 。
朝(zhāo) 來(lái) 入(rù) 庭(tínɡ) 樹(shù) ,
孤(ɡū) 客(kè) 最(zuì) 先(xiān) 聞(wén) 。

解讀
◆大意
秋風不知從什么地方吹來,“蕭蕭”地吹下落葉,送來了一群大雁。
清早,秋風吹動院里的樹,我這個孤獨的旅人最先聽見它的聲音。
◆解說
這首詩寫的是秋天的景象,“蕭蕭”是風吹樹葉的聲音,大雁好像也是這秋風送來的。詩人一個人在他鄉(xiāng),秋天的景象讓他感到更加孤獨、更加傷感,他多想像大雁一樣,飛回自己的家鄉(xiāng)啊!
現(xiàn)代文
秋(qiū) 天(tiān) 的(de) 圖(tú) 畫(huà)
人(rén) 教(jiào) 社(shè) 小(xiǎo) 學(xué) 語(yǔ) 文(wén) 室(shì)
秋(qiū) 天(tiān) 來(lái) 啦(lɑ) , 秋(qiū) 天(tiān) 來(lái) 啦(lɑ) ! 山(shān) 野(yě) 就(jiù) 是(shì) 美(měi) 麗(lì) 的(de) 圖(tú) 畫(huà) 。
梨(lí) 樹(shù) 掛(ɡuà) 起(qǐ) 金(jīn) 黃(huánɡ) 的(de) 燈(dēnɡ) 籠(lonɡ) , 蘋(pínɡ) 果(ɡuǒ) 露(lù) 出(chū) 紅(hónɡ) 紅(hónɡ) 的(de) 臉(liǎn) 頰(jiá) , 稻(dào) 海(hǎi) 翻(fān) 起(qǐ) 金(jīn) 色(sè) 的(de) 波(bō) 浪(lànɡ) , 高(ɡāo) 粱(liánɡ) 舉(jǔ) 起(qǐ) 燃(rán) 燒(shāo) 的(de) 火(huǒ) 把(bǎ) 。
誰(shéi) 使(shǐ) 秋(qiū) 天(tiān) 這(zhè) 樣(yànɡ) 美(měi) 麗(lì) ? 看(kàn) , 藍(lán) 天(tiān) 上(shɑnɡ) 的(de) 大(dà) 雁(yàn) 做(zuò) 出(chū) 了(le) 回(huí) 答(dá) , 它(tā) 們(men) 排(pái) 成(chénɡ) 一(yí) 個(ɡè) 大(dà) 大(dà) 的(de) “ 人(rén) ” 字(zì) , 好(hǎo) 像(xiànɡ) 在(zài) 說(shuō) ——
勤(qín) 勞(láo) 的(de) 人(rén) 們(men) 畫(huà) 出(chū) 秋(qiū) 天(tiān) 的(de) 圖(tú) 畫(huà) 。

解讀
這篇文章描寫了秋天豐收的景象。第一段說“山野就是美麗的圖畫”,這張圖畫上都有什么呢?有結滿了果實的梨樹、蘋果樹,有金色的稻田,還有紅色的高粱。
這篇文章用了許多比喻,比如,梨樹上金黃的燈籠,不是說梨樹上掛了真的燈籠,而是說熟了的梨子是金黃色的、圓圓的,就像一盞盞小燈籠。還有蘋果像小朋友的臉頰、風吹動的稻田像大海的波浪、高粱穗像燃燒的火把,這些都是在打比方。
那么,是誰使秋天這樣美麗呢?作者把飛過藍天的大雁寫了進來,用大雁擺成的“人”字形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人們辛勤勞動,種下了果樹和莊稼,才有了秋天豐收的美麗景象。
連讀
課文《秋天》和這兩篇詩文都描寫了秋天的景象,它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又各有特色,表達出的情感也不一樣。
描寫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要抓住這個季節(jié)的特點,比如,天氣變涼、樹葉變黃、果實成熟、大雁南飛,這些都是秋天獨有的特點。這三篇詩文都抓住了這些特點,都寫出了秋天的美。
這三篇詩文又有很大不同:課文《秋天》表現(xiàn)秋天風景的美麗,讓人感到秋高氣爽;古詩《秋風引》的重點是“秋風”,讓人感到孤獨傷感;《秋天的圖畫》寫出了豐收的景象,讓人感到喜悅歡騰。
同樣是寫秋天的景色,卻能寫出完全不一樣的情感,這就是文字的魔力。
點讀
◆劉禹錫
劉禹錫是唐朝著名詩人、文學家,他寫的詩意象宏大,意境開闊。就算在艱苦的逆境中,他寫的詩和文章也充滿了豪情和向上的力量,所以他被稱作“詩豪”。
◆大雁南飛
大雁是候鳥,夏天在北方家鄉(xiāng)生育后代,秋天帶著孩子一起飛到溫暖的南方。遙遠的路途中,雁群會讓最強壯的大雁在前邊領隊,當“頭雁”,帶領大雁們排成“人”字形飛行。頭雁很累,飛一陣就會放慢速度,這時隊伍就排成“一”字形,換另一只大雁做頭雁。
◆比喻
比喻是一種寫作的修辭手法,就是把一件東西比成和它很像的另一件東西,《秋天的圖畫》就用了許多比喻的修辭手法。
讀后練
下邊這四種景物,哪些是屬于秋天的,請在前邊的圈圈里涂上綠色;哪些不是屬于秋天的,在圈圈里涂上紅色。
○大雁向北飛 ○楓葉變紅色
○野草發(fā)嫩芽 ○水面結了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