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7.沙漠中的礦石

我們也許住膩了城市,看膩了城市中的高樓林立,于是我們打算到遠一些的地方換換心情,比如去荒涼的沙漠待上幾個月。這期間,我們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去看一看沙漠中的礦物們,順便再研究一下沙漠生成的規律及其歷史。

當然,這并不是說走就走的,為了進入沙漠,我們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當做好了準備工作之后,我們就可以從土庫曼斯坦的蓋奧克—捷佩村向卡拉庫姆沙漠進發了。

這個村子距離沙漠很近,僅僅過了幾個小時,我們就已經來到了沙漠的邊緣。沙嘴已經突入到了麥田中,讓這里灌溉用的水都變得有些渾濁。這個沙漠的深處有一條隧道,可以通向伊朗,它吸收了土壤深處的水分,并將這些水分帶到了沙漠地區的邊界。

我們在沙漠中待了有一段時間,隊伍每小時前進約3.5千米。有一條非常著名的道路是從伊朗到花剌子模[9]的,一頭認路的駱駝走在隊伍的前面,帶著我們順著這條道路前進。我們都騎在馬上,但向導是徒步,雖然他本該騎駱駝的,但是每個駱駝都馱了大約200千克的物品,根本沒有力氣再去帶他,于是他也只能步行了。

白天的陽光將人們都曬熱了,但到了夜晚依然非常寒冷。白天的沙子可以達到30℃,在晚上卻降到了零攝氏度以下,溫度大概是-8℃~-7℃。不僅如此,這里一天內的天氣也是非常復雜,這一刻是刺骨的寒風,下一刻就可能下起大雪;這一刻是和煦的光線,下一刻可能就是熾熱的烈陽,在沙漠的第一個星期,我們就已經經歷了很多次這樣的巨大變化。適應這種環境變化并不容易,不過這個難題還是被我們克服了。

白天,我們大概能夠前進30千米左右,在休息的時候就已經非常疲憊了,于是我們就長時間坐在篝火旁邊取暖,因為夜晚只能睡在寒冷的帳篷中。雖然這里地處沙漠,但燃燒用的柴火還是很多的,比如沙木和鹽木,這些都是中亞地區特有的樹種。這些樹木并不在少數,我們在一次烤火時還差點引發沙漠中的“森林大火”。

沙地的形態也并非單調,有時是長長的斜坡,有時是駝峰一般的沙丘,偶爾還會形成月牙狀的沙丘和“山脊”。灰黃色的沙地非常難以逾越,我們費了好大的勁才通過這如同帶子和山峰般的地帶,并一直向北走。我們可以明顯察覺到,越往北走,沙漠里的沙粒就越大,顏色也變成了黑色,這是我們之前都沒有見識過的景象。向導說這沙漠名為“卡拉庫姆[10]”,也就是“可怕的沙漠”的意思,這倒是非常貼切。

當然,這種可怕的地帶并非覆蓋了我們的全部路程,我們偶爾也會遇到平坦的禿干地和鹽沙地,只是這種地帶僅僅持續幾千米左右罷了。禿干地的表面覆蓋著一層紅色的黏土質,非常堅硬,馬蹄踩在上邊甚至會發出響聲。而鹽沙地則正相反,看上去似乎和鹽沼地沒什么區別,非常黏稠并且柔軟。在沙漠中,水分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干地上會有水井,這是我們在沙漠中生存的保障。

繼續走了約有十天,我們才發現了一些和往常不一樣的東西。在滿是沙子的地方,突然多出了一些山岳和懸崖,看上去似乎也是由沙子構成的。在這種條件下,我們早已經失去了判斷物體大小的能力,這些山岳和懸崖在我們看來非常大,其后邊是一條沙帶,可以用望遠鏡觀察出來,不過非常模糊。我們得知,這沙帶正是外溫古茲高原的邊緣地帶,而我們要去探訪的溫古茲就在這條沙帶的那一邊。

這難走的沙地持續了約30千米,直到太陽落下地平線,我們才穿過這一段沙地,來到了新的鹽沙地。這片鹽沙地中間是契麥爾利沙丘,其他地方也有很多凸起的小丘陵。這中間的契麥爾利沙丘看起來非常陡峭,讓人擔心無法爬上去。不過,沙丘的底部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懸崖,是被風吹成這樣的。除此之外,在鹽沙地上還有一些土庫曼斯坦人為了采掘磨石而挖掘的洞穴。

第二日,天一亮我們就馬上向著契麥爾利出發了,我們非常想看看那里的沙地中有什么樣的礦石,于是就開始爬沙丘。斜坡上,那些沙石塊和燧石都顯現出了多種顏色,看上去非常鮮艷。我們順著懸崖繼續向上,來到了一個地面頗為柔軟的小山頂,整個山頂都是由硫黃石構成的。這個富源讓我們非常興奮,每人都撿了不少礦石。經過這件事,我們開始相信卡拉庫姆沙漠盛產硫黃這個傳言了,這里的確是個硫黃的富源。

我們在山頂上還發現了一些黃色的硫黃巢,似乎人們已經來過這里挖過硫黃了,并且不止一次——我們能夠看到在這些地方有很多被挖下去的洞穴。我們觀察了一下這里的礦石,發現礦石的外層包裹著石膏和燧石,這一層包裹物的成因讓人不解,于是我們打算研究一下。與此同時,和我們一起上來的人們已經在著手進行測繪了,將這里的地形畫成平面圖。

站在山頂上向四周眺望,眼睛看到的雖然并非全是沙丘,但已經是大部分了。將視線放到近處,周圍的環境類似法國中部的火山,還類似月球的環形山,還有類似斷崖的,一些大大小小的沙丘將這里圍了起來,比比皆是。除了沙丘,就是那些黑色的鹽沙地以及淺紅色的禿干地,沙漠中的沙子在禿干地四周環繞,就像是它的花邊一般。將視線向外延伸,繼續向東北方向眺望,可以看到一大片新的沙丘,其中有一些是盛產“皂石[11]”的“金格利”,還有一些和希赫人[12]聯系起來的“托普—秋爾巴”。

這一天的行程非常辛苦,但是我們并不覺得難過,因為我們收集了大量的礦石素材。當地的朋友非常熱情地幫我們將礦石素材運回了帳篷,并且幫助我們將它們一一打包。

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最終目的地并不是這里,而是卡拉庫姆的中心。于是我們再次動身,一路上經過了很多人類居住所留下的痕跡,比如一些爐灶或是帳篷之類,這些東西都表明已經有人為了找到硫黃而先我們一步甚至幾步來到了這里探險。

過了一段時間,我們來到了一個被白色沙子包裹的山丘旁邊。這個山丘已經被發掘并開采過了,開采面上能看到幾乎是純凈的硫黃,呈現出亮眼的鮮黃色。這個山丘并不算小,我們粗略估計了一下,這里邊蘊藏的硫黃礦大概能有幾十萬噸之多。除了鮮黃色,我們還能看到一些琥珀色,這是大塊的硫黃晶體顆粒,被山頂的石膏燧石層包裹著。

在我們離開這座山丘時欣賞到了外翁古茲高原的景色,在高原上,有許多被風吹過后形成的凹地,在這里,我們和好客的希赫人一同舉辦了盛大的晚會,并且聽到了他們所講的當地故事。這個時候我們才發現,他們從前想找到一口合適的水井是多么不容易。

上邊的這些就是我們在1925年在卡拉庫姆的第一次探險的經過,之后我們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這里就不過多表述了。現在的卡拉庫姆沙漠已經被開發得很好了,很多硫黃工廠也已經開工,生產也十分順利。不僅如此,這里還多了一些科學站、氣象臺、學校和醫院等,算是半個城市了。現在到這里來已經不需要像我們第一次那樣騎駱駝了,因為這里早已經通車,并且還有固定的航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梁平县| 比如县| 饶河县| 中超| 怀化市| 安远县| 阿拉善左旗| 黎城县| 廉江市| 前郭尔| 韶山市| 城步| 海盐县| 饶平县| 无极县| 道孚县| 柏乡县| 达拉特旗| 湖南省| 昌吉市| 秦皇岛市| 龙南县| 靖边县| 晋中市| 上虞市| 额济纳旗| 乾安县| 峡江县| 厦门市| 辉县市| 芦溪县| 厦门市| 莎车县| 清涧县| 万州区| 烟台市| 饶河县| 和平区| 阆中市|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