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此時里面信心滿滿,世人只看外貌,尤其是朝堂之上,容貌丑陋者難有晉身之階,不管世人如何看待,此時有一人能夠為自己出頭,說出了自己里面的真實想法,頗有引為知己的感覺。
此時再也沒有任何顧忌,龐統朗聲說道:“《孟子》的《盡心章句上》說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在下以為仁義,乃是因人而異,兄恭弟謙是為仁義,謹言慎行,多行善事是為仁義,遵禮守法是為仁義,善待百姓,勤政愛民是為仁義,
當今亂世,天子式微,潛龍在淵,諸侯割據世家坐大,有多少人關心百姓的疾苦?還不是關心自己的王圖霸業,人活一世難道只有功利二字嗎?
……
我等常讀圣賢之書,就當有心結束這亂世,解民眾于倒懸,使百姓不再流離失所,國家歸于一統,下安黎民,上報君王,此為仁義!”
張權里面有個東西被觸動,結束亂世歸于一統!諸侯割據消耗了多少國力!
戰死了多少兵丁!餓死了多少百姓!以至北方匈奴烏桓和羌胡坐大,漢武帝北擊匈奴的榮光在哪里?!
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的霸氣在哪里?!
張權心里突然又覺得很是羞愧,自己總想著成就王霸之業。
在自己的籌謀計劃之內,哪里真正體會得到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的悲痛,五胡亂華對張權來說,甚至對許多人來說也只是一個事實。
雖然也會惱怒,但當關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時候,誰還會顧忌那么多,哪個不是選擇有利自己的?
曹操為什么不取關中?
西涼馬騰韓遂為什么不取關中,只是占據關中外圍?
難道李傕郭汜真的能與他們抗衡嗎?
甚至就連漢中張魯若是有心,進兵關中也不是難事,可他們為什么不取關中?
還不是關中破敗!還不是關中羌胡雜居!還不是與羌胡開戰得不償失!還不是因為關中是個賠錢貨!
一旦占領關中就是要倒貼輸送錢糧,對“大業”不利!
張權此時心情激蕩,雙手拍得極為響亮,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走到龐統面前,恭敬的深施一禮,說道:“多謝先生解惑!權感激不盡!”
龐統雖然不知道在哪里解了張權的迷惑,但也看他不像作假,于是向他回了一禮。
張權轉向眾人,頗有些激昂的說道:“仁義還有假仁假義,小仁小義和大仁大義之分。
假仁假義者欺世盜名,雖然有不錯美名,但卻包藏禍心,一旦對自己有利便顯露豺狼本質,仁義二字對他只不過是牟取利益的工具而已;
小任小義者,矜持自己仁義之名,不懂權衡變通迂腐之極,雖然多行善事多方周濟百姓,但卻被聲名所累,難以托付大事!……”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頷首,張權繼續說道:“所謂大仁大義者,惡名相加難改其志,斧鉞加身不改其色,能屈能伸,此人當以平定天下為己任,
雖然需要以戈止戈,雖然不免流血犧牲,雖然道路充滿累累白骨,可是為了子孫后代之福祉,為了百姓之存亡,卻非窮兵犢武,乃是解救黎民于戰火之中,存亡斷續。”
用眼睛又掃了掃眾人說道:“今日不復秦皇漢武之榮光,以至北方鮮卑、烏桓、羌胡坐大,頻頻滋擾擾我漢家黎民,
大仁大義者,須當征服列邦,教化愚昧之民,與漢民一般無二,學習我漢家文字,行我漢家禮法,那時我泱泱大漢,就不僅僅是漢民之天下,乃是天下百姓之天下!是萬族之天下!”
此言一出眾人心里都非常震驚!
教化少數部族的事歷朝歷代都做過,但是收效甚微。
往往在許多人的眼中,大漢乃是漢人的國家,尤其是一些愚昧的士大夫,把少數部族稱為愚昧野蠻之民,所以并不接納他們。
上行下效,一些少數部族即便與漢人雜居,只因漢人畏懼少數部族的悍勇,再加上彼此之間不少都有血仇,所以彼此之間也有隔閡,所以短時間內無法容納。
“敢問公子身居何職?”突然有一個聲音響起。
張權轉過身去,見說話那人三十來歲,面色泛白,身材消瘦,眼眉低聳,身穿蜀錦華服,金冠玉帶,盡顯奢華,能夠感覺得到濃烈的蕭殺之氣。
一雙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張權,眼睛微瞇,嘴角揚起一抹兇殘的微笑,如同盯著將死的獵物一般。
不用說話,只是這副表情,張權就可斷定此人是沖著自己來的!
tmd這是殺氣騰騰啊!
爺們兒是刨你祖墳了?還是勾搭你媳婦兒了?
犯得著這么殺氣沖天嗎?
張權心道:看來難以善了了!
那人又嘲弄地說道:“聽說公子年紀輕輕,就做了別部司馬,真是年輕有為啊……”
話語之中滿了諷刺。
這意思是張權乃是靠著父親張繡,公器私用。
在大庭廣眾之下,張權不動聲色的拱手行了一禮,別人可以無禮,自己得維持人設嘛。
可言語之中卻綿里藏針,“敢問閣下,身居何職?”
“呃……”
那人頓時啞口無言,眼神有些慌亂,眼珠轉了轉,很快的又恢復安定,開口說道:“在下黃射,現任江夏都尉……張將軍在南陽郡把朝廷的官職私相授受,任人唯親,不知道公子做何感想?”
張權和尚的目光立刻變得極為銳利,手扶佩劍,厲聲呵斥道:“請公子自重!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在下若是游歷江夏,定會問問黃公是怎么教兒子的!”
“你……放肆!”黃射霍然起身,指著張權罵道:“小小年紀若不是仗著你父親的權勢,如何能夠做得了別部司馬?!當真不知羞恥!”
張權針鋒相對道:“我隨太守抵御曹操南下大軍,有些微功勞,太守任命我為別部司馬有何不可?!”
不等黃射回答,又喝問道:“按照大漢軍制,別部司馬并非正式序列,太守有權利任命,無需上奏天子,閣下是否任太守的權力還是孤陋寡聞不通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