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中已經(jīng)將近午時了,母親李氏已經(jīng)準備了了飯食,一家人在一起邊吃邊敘話,氣氛特別溫馨。
不會食不言寢不語,在武將的家里沒有那么多規(guī)矩。
案上的吃食都是李氏準備的,生怕張權(quán)吃不飽一般,不住的往他的案上送菜。
張玉顯得非??鞓?,嘰嘰喳喳的說東說西,又引到張權(quán)身上,問道:“阿兄,你真的打敗了那個狂士?看他還怎么囂張!眾人都不敢出頭,就阿兄敢,阿兄真是大丈夫、好男兒!”
“阿兄,你是怎么寫出那篇詩賦的,我怎么就寫不出來呀……”
張權(quán)笑笑說道:“等你長大了就能寫出來了,況且詩賦本來就是小道,和經(jīng)書比起來不值一提!”
“我不管!我就覺得還是詩賦好,好聽!阿兄你就再做一首吧,呃……就以雞子為題!”說著白嫩的小手指向碗里面的雞蛋。
張權(quán)當真是哭笑不得,解釋說道:“詩賦講究的是靈感,靈感一來自然能夠做出好的詩賦,否則那不是胡編亂造嗎。”??
“那你現(xiàn)在有沒有靈感?”
“沒有。”
“那靈感呢?你快找找靈感作一首嘛……”
李氏伸手拍打了張玉一下,責備道:“不許和你阿兄搗亂,趕緊吃飯!”
張玉吐吐舌頭做個鬼臉,只得安靜下來。
張繡一邊吃一邊說道:“詩賦作的不錯,以后好好讀書,我給你尋個老師教授你如何?!?
張權(quán)明白,張繡所說的老師自然是指的教授經(jīng)典的老師,那樣一來自己就得整日埋首各家著作里面了。
這可不是張權(quán)心中所要的,亂世已經(jīng)開啟,性命都難保了,還去研究那些東西,豈不是嫌命太長。
好好讀書,這恐怕是古往今來父母們的夙愿吧。
張權(quán)緩了一下,這才開口說道:“父親,曹操還會再來的,孩兒想為父親分憂,不愿成為成為任人踐踏的螻蟻?!?
張繡眉頭緊皺,有些不悅的說道:“曹賊即便再來那又如何,維護也能護你周全,你只管安心讀書便是,若是我家能夠出來一位學問名士,可以告慰祖宗了!”
張繡雖然沒有什么學問,可是感覺卻很敏銳,知道張權(quán)能夠做出《短歌行》那樣驚艷的詩賦,既然在文學上天賦高超。
就像做父親的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塊讀書材料,知識一學就會,又怎么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去做別的呢。
李氏知道孩子大了,這是男人的事情,自己沒法說話,所以她眼神之中雖然很想張權(quán)好好拜師讀書,張了張嘴還是沒有出聲。
張權(quán)知道此時絕對不能夠答應,言而無信出爾反爾,信譽就丟了!即便是父親也不敢太過信托。
況且曹操就要來了!
歷史記載建安三年三月,曹操第三次攻打張繡。
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滿打滿算也只有三月多點的時間,自己要趁這段時間積蓄力量,所以哪有時間虛與委蛇。
當即說道:“父親,如今諸侯割據(jù),各霸一方,我們家又和曹操結(jié)下死仇,這樣的愁怨是解不開的,劉表只不過把我們當槍使,可與之結(jié)盟,卻不可信托,而天下諸侯又有哪個能夠容得下我們?”
“父親,真要等天下太平了,或者我們有了安身之地,再也不用擔心身首異處、朝不保夕,孩兒再來拜師學經(jīng),可好?”
雖然不愿,但也得委婉一些。
“唉……”張繡重重地嘆了一聲,他是個明白人,有什么會不知道現(xiàn)在的處境。
“罷了,你既然不想拜師就算了,只是平日里還得記得學習,不可荒廢。”
張權(quán)強捺住心中的驚喜,說道:“多謝父親……”
張繡繼續(xù)說道:“你收拾一下,盡快返回穰城吧,做你的別部司馬。”
張權(quán)躊躇了一下,試探著說道:“父親,孩兒留在宛城可好?”
說實話張權(quán)肯定是不想回到穰城的,在張繡的眼皮底下做什么事都不方便,哪有自己單獨在一處來的逍遙暢快。
怕張繡不同意,張權(quán)又趕緊說道:“孩兒要是領(lǐng)一部,回到穰城多有不便,宛城城池高深,非常堅固,易守難攻,就是曹操來了也不怕,況且還可以退守嘛?!?
張繡看了他一眼,思索了一下,說道:“也好,你也不是初次上戰(zhàn)場,也該獨自歷練歷練了……,你就留下吧,我讓李肅帶著他的兵馬前來幫你,宛城還有一千兵馬守衛(wèi),三千兵馬,夠了……”
張權(quán)欣喜的說道:“孩兒多謝父親成全!”
張權(quán)明白,名義除了自己本來就有的親兵部曲之外,只是個領(lǐng)兵一千的別部司馬,可自己卻能指揮李肅和宛城的一千兵馬。
也就是說自己直接和間接統(tǒng)領(lǐng)三千兵馬!
這在穰城是不行的,畢竟張繡手下的兵馬自成體系,不能公然向著自己的兒子,否則任人唯親,人心就亂了。
而在宛城就可以實現(xiàn),畢竟大本營是在穰城,距離一百多里,別人也不會說什么。
張繡又囑咐說道:“若是曹操來犯,切記不可與之強拼,只要緊守城門,守城作戰(zhàn),即便是兩萬兵馬也難攻下,必要之時也可令城中青壯守城……”
“可以把宛城交給別人防守,而你只要退回穰城就好……必要之時,也可放棄宛城……只要有性命在,就不怕沒有翻身的時候……”
“……”
張權(quán)聽得目瞪口呆,心中天雷滾滾!
老爹!你可是北地槍王了!
怎么仗還沒打,就想著跑啊……
這也太……
丟人啊……
張繡看著張權(quán)的表情,訓斥道:“你才多大,怎么會是曹賊的對手!若是曹賊大軍來犯,不跑等著送死嗎!別以為逃跑丟人,總好過性命丟了……”
嗯……那不叫逃跑,那叫戰(zhàn)略性后退!
厚顏無恥啊……
張繡還在喋喋不休的向張權(quán)傳輸撤退秘訣,張權(quán)安靜的一面聽著,一面心里又覺得暖洋洋的。
這就是父愛啊。
張繡只在宛城停留了幾天,就帶領(lǐng)著兵馬要返回穰城,母親李氏和妹妹張玉臨別之時哭的像是淚人一般。
拉著張權(quán)不肯撒手,千叮嚀萬囑咐讓他好好保養(yǎng)身體,飯食要及時的吃,衣裳不可隨便脫下,晚上蓋好被子……
張權(quán)將她們送出很遠,才戀戀不舍的依依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