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風(fēng)的及時呼叫和制止,避免了一場災(zāi)難發(fā)生。
碼喲,差點極樂生悲。
“對對…軍士長說得在理,大家慢慢過橋。”紀春生也連忙大聲喊話。
這吊橋質(zhì)量他最清楚,三年前他來這里營建墩堡時,用普通木板和木條釘制的,就是渡幾個人或單騎進出,從來就沒想到過,會有這么熱鬧的一天。
紀春生和石風(fēng)并肩往墩里走著,笑言道:“石兄弟真是好樣的,初來乍到就為本墩立下大功啊。”
“呵呵…紀大人過譽了,我只是動了動嘴皮子,關(guān)鍵還是大人的大力支持和完全信任。”
“哈哈…咱們閑話不說了,快快進屋暖和暖和去…”
“紀大人請…”
紀春生特此牽著石風(fēng)的手走在前面,眾人簇擁著跟在后頭。
今晚特意在墩長大廳擺上二桌,全墩男女老少都坐在一起,來個慶賀。
石風(fēng)他們八人,加上紀春生坐在上桌,留在家主持吃食的王進婆娘,給大伙逐一倒上酒,其他幾個婆娘則忙不迭的殺魚剖肚,準備飩二大鍋魚肉出來。
先前大家還對石風(fēng)所言所行都表示疑惑,多數(shù)認為他吹牛逼,充其量能撈幾條一二斤重的魚兒,還是瞎貓碰著死老鼠的撞大運。
不過,現(xiàn)在事實擺在眼前,便足以證明他不是瞎吹牛逼的人。
紀春生環(huán)視一周開口道:“此戰(zhàn)由石軍士長指揮若定,運籌帷幄,功勞最大,大家舉杯,向石兄弟道賀。”
“對對…向石軍士長道賀。”
一片驚呼聲中,每個人目光中滿是敬畏,原先以為寸功未得的毛頭小子,在這些軍戶心中已蕩然無存,變成了深不可測的感覺。
石風(fēng)起身抱拳施禮道:
“首先得感謝紀大人的信任,其次是感謝眾位大哥大嫂、弟兄們的支持,今日只是一個小的開端,往后石某愿以七尺之軀,跟大家生死與共。”
“好好…”大伙紛紛舉杯暢飲。
一會兒,燉好的魚也上桌了,石風(fēng)起身給紀春生舀了一碗魚湯,“紀大人,乘熱喝碗魚湯,這對身體有益。”
“好…大家一起來…”
淡水鮮魚營養(yǎng)十分豐富,含有維生素A、D等微量元素,對增強機體免疫,提高抵抗力十分有益,尤其是針對弱視,視力差,夜盲癥等有顯著療效。
古代北地居民,由于夜間沒用燈火早早睡覺,視網(wǎng)膜對夜間普通存在弱視,甚至于患有不同程度的夜盲,作為軍士這可是要命的。
石風(fēng)一直注重這方面營養(yǎng)的補充,動物肉類,淡水魚和各種果子野菜他都食用,所以,他的視力和體質(zhì)都比較強。
相比之下,溝兒墩的軍戶們就缺乏營養(yǎng),就算趙斗,羅通他們也不怎么樣。
這批魚,實際也是營養(yǎng)品,能讓溝兒墩軍戶們的體質(zhì)增強很多,提高防御敵襲能力。
其他人員和女著孩子們都上了桌,高進這個馬屁精口才不錯,又是個話嘮,席間他繪聲繪色地向紀春生等人,描繪起這次鑿冰捕魚的經(jīng)歷,聽得眾人一片片的驚呼聲。
看著莫老七等人意氣風(fēng)發(fā)的樣子,留守的秦乙山滿臉懊惱的神情,心里暗忖,早知道就跟他們一起出去捕魚了,也算是有功之臣。
古代男人很要面子,最怕別人瞧不起,尤其是在自己婆娘面前,莫當慫種。
在高進旁邊,他婆娘王氏笑得合不攏嘴,而高進本人也是得意洋洋。
他們這幾年,守著這個煙墩勢單力薄,老是被別人欺負,感覺還沒做過一件揚眉吐氣的事。
今天,他們感覺終于做成功一件事,這是一個好兆頭。
莫老七也是,他輕言細語地說了句,婆娘陶氏驚呼一笑,忙又捂上了嘴巴,有打情罵俏之嫌。
酒足飯飽之后,紀春生決定挑燈夜戰(zhàn),把馬車上千余斤魚兒卸下來,先按每軍戶分發(fā)幾十斤魚兒回家,剩下讓高進莫老七等人,在露天里用木板圍了貯存槽,并用草蓋子蓋上,防止野狗竄入或禿鷲侵入。
余下,各人回屋燒熱水洗臉泡腳上炕睡覺,只有石風(fēng)被紀春生邀回墩長廳烤火深談,主要是為第二天繼續(xù)捕魚勞作準備。
石風(fēng)發(fā)現(xiàn),紀春生實際是個思維縝密,思考問題很周全,做事滴水不漏的人才,這在當下大明朝廷里實屬難得。
……
翌日清晨,石風(fēng)同樣組成八人,分乘二輛馬車出發(fā)了。
不同的是,今日高進和莫老七留下和紀大人一起守墩,秦乙山和另一個吊眼的軍士被換上。
吊眼實際是右眼有道刀疤痕,肌肉收縮不均衡,看上去斜了,就有了吊眼的綽號。
由于昨晚都洗洗睡了,早晨起來大伙對漁網(wǎng)、漁斗做了修補,鑿冰改換加長釬,加固了推桿和拉桿的加長連接等準備工作。
所以,今早出發(fā)的時辰,足足晚了一個時辰。
一行人駕著馬車到達羊桑河畔時,看到的景象卻跟昨日大相徑庭。
昨日羊桑河四周,是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可現(xiàn)在,這四周鬧哄哄的已有上百人。
這些人大都是邊境線上的流民,他們手里攥著三股馬叉,或端著臨時編織的麻繩網(wǎng)斗,就在石風(fēng)昨天鑿開的六個冰窟窿邊上連戳帶撈。
冰窟窿邊上,橫七豎八的堆著大大小小的魚兒,少說也有二三百斤。
看來,昨天石風(fēng)他們的行蹤,還是被這些無孔不入的流民給發(fā)現(xiàn)了端倪。
今早上天還沒亮,少數(shù)得到情況的流民就到這里,一傳十、十傳百的,人就越聚越多。
他們很輕松地鑿開深夜剛結(jié)上的一層薄冰,就開始撈現(xiàn)存的了。
“嗨…爾等下三爛的玩意兒,這是老子們昨晚鑿開的洞,竟敢來偷,都給老子滾開。”
羅通第一個從馬車上跳下去,手里攥著把金背開山斧就沖了上去。
“瑪拉個巴子的,這些土崽子不要命了,敢搶咱軍爺們的東西,快上…”
“快快上,把他們趕走。”
沒等石風(fēng)開口,在羅通帶頭下,其余七個都操起長矛,鉤鐮槍,腰刀等沖了下去。
“哎喲,昨天的大明官軍來了…”
見到氣勢洶洶的羅通他們,大部分流民腳下沫油,紛紛作鳥獸散避開了。
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頑固流民并沒有動,因為他們要看護好那二三百斤的魚兒,這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救命吃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