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電臺、報紙、網絡媒體,開始充斥著象群北上各種報到,各種聲音議論紛紛。
幾位動物學家、社會學家被請進了值播室,為市民做直播報道。
主持人一邊在大屏幕上投影出象群北上的照片,一邊說道:“如今‘象群北上’已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最讓人們關心的不是它們這一路做了什么,而是為什么它們會一路北上,這背后的真實原因是什么,人們一直不得而知,為此我們請來各方面專家,一同來解開大象北上之謎。”
主持人轉向嘉賓王教授:“王教授您好,據有關數據統計,在大象保護區,由于這些年國家保護,野生亞洲象已經從上個世界的175頭,增加到近300頭。因此有人說大象離開生態保護區是因為現有生態保護區大象數量已經飽和,難以維持這么大的象群數量。您是怎么看?”
王教授清了一下嗓子回答道:“我們認為這是其中原因之一,這些年政府對野生動植物保護投入巨大,促進了野生動植物群的擴大,因而在物理空間上可能會帶來資源緊缺。但是這些年,我們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平衡的矛盾,我們去保護區考察,發現不少地區種上高大的經濟植物,如橡膠樹,這對野生食物鏈是一種破壞,會可能導致野生動物離開,尋找新的棲息地”。
主持人便又追問:“那您是認同大象北上是為了尋找新棲息地的觀點嗎?”
王教授:“這不能確定,因為我們看到這次象群北上,經過許多適合象群居住的新棲息地,但是象群卻沒有停留,因而推測它們不只是為了尋找新的棲息地而北上”。
主持人又把問題拋向了第二位嘉賓:“張教授,有人說帶領這次象群北遷是因為頭象迷路所致,這個觀點您認同嗎”。
張教授:“這個說法顯然站不住腳,頭象經驗不足會迷路,但是此次象群北遷方向明確,并沒有四處探索,因而排除迷路的可能。象群對氣候環境、物理位置是比較敏感,且記憶力極強,因而是不可能因為迷路而發生較大位置偏離的”。
主持人總結:“關于大象北上的原因,可能暫時還沒有確定的答案,我們還需要全社會密切持續的關注才能找到最終答案,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永遠是我們深度研究的課題。”
與此同時,一群政府官員也就大象北上問題展開緊張的研討。
會議主席:“大象持續北上,已經引起社會普遍的持續關注,國外多家媒體也派人來跟蹤報道。我們現在每天派出數架無人機全天候進行跟蹤,并沿途配置警力做好沿路群眾的疏散和保護工作。接下來我們需要明確下一步工作的方針,因而希望大家暢所欲言,拿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森林消防隊長首先發言:“我先來說一下,大家請看”。
說著播放出早已準備好的材料。
“大家看,這一路上大象已經毀害了幾千畝農植物,而且數次闖入農戶家中,險釀成人員傷亡事故。我們也采用的食物誘導的策略,但并不能起到誘導大象返程的作用。因而,我們認為保護大象安全固然重要,但是在人類的財產和生命受到影響下,我們應該要采取強制措施讓大象返回保護區”。
林業廳官員:“我反對采用強制措施讓大象返程的方案,此次大象北上雖然造成了一定的物質財產損失,但總體上仍屬于可控范圍。大象體型龐大,且報復性極強,任何強制措施一旦失效,將會帶來嚴重的可怕后果”。
專家張教授:“目前大象行蹤真正原因不明,這也提供給我們一次系統觀察和研究大象的機會。大象在沒有被激怒情況下,基本不會出現攻擊人類行為。我認為當前不宜采用強制措施,而是做好監測和防控。在可控的范圍內保證大象行蹤的自由”。
大會主席做了總結發言:“根據我們的調查,集合各方專家意見,我們也認為當下不宜對大象采取強制措施,但我們要密切關注、重點防范、不惜代價保證人象安全。至于大象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可有政府進行補償。對于此次象群北上事件,不僅是一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考題,更是我們要向全世界人民交上的一份答卷,我們務必妥善、謹慎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