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看在你是我兒子的份上,暫且容你放肆一回
- 大唐:躺平皇子,開局被賜婚武媚娘
- 仍是少年
- 2021字
- 2021-10-02 15:56:22
第四章 看在你是我兒子的份上,暫且容你放肆一回
李世民看著李泰,這時覺得稍稍順眼了一些,暫且原諒了他之前犯下的大不敬之罪!
不過,李世民顯然是誤會了太子。
李承乾并不是一個無能之輩,而且在對戰外敵面前,也確實兢兢業業,將八十萬石軍糧籌備齊了。
只不過,李承乾作為太子,身份何等尊貴,哪里會去關心米糧肉食的價格?
【恐怕李二萬萬想不到,勞資居然如此的聰明吧?】
【因為牛羊肉的價格突然猛漲,而長安城牛羊肉的供應,主要來自北方,就推斷出草原早已大雪紛飛,早已封路。】
【同樣的,因為糧食的價格猛漲,就推斷出江南道大面積的遇到旱災,或者是蝗災,反正顆粒無收。】
李泰砸了砸嘴巴,欲言又止。
【茲事體大,旱災關系著億萬百姓的生死存亡,戰爭關系著大唐帝國的國運,這事兒還是要告訴李二才行。】
聽到長孫無垢關心李世民的聲音,李泰也抬頭看了看李世民,見他有些發抖,不禁心中一驚。
【李二這是咋了?縱欲過度,導致身體羸弱?】
【不行,現在這兩件事都不能告訴他!】
【不然他現在這個模樣,一聽到這兩個重磅炸彈,萬一一下子嗝屁了,那我就成了千古第一人,一個消息嚇死老爹的千古第一孽子!】
李世民休息一會,方才喘過氣來,急忙對長孫無垢道:“觀音婢,朕還有點事,先走了。”
他匆匆起身而去,要去證實李泰心中說的兩件大事,片刻都耽誤不得!
甘露殿里,李世民正在焦急的等待著。
他已經讓人去召集核心的文武大臣議事了。
“想不到我兒李泰,居然能如此的識大體,最后還是知道此事事關重大,甘愿冒著被父皇懷疑有奪嫡之心,被百官彈劾的危險,以天下百姓為重,以大唐的江山社稷為重,要將事情告訴朕。”
“而且,見朕有些承受不住,有些顫抖之時,還能靈機一動,怕朕承受不住打擊,決定將事情晚些時候在稟報。”
“拳拳愛父之情,蒼天可鑒啊!”
“以后任由魏征那老頭胡說八道,朕也不會懷疑你有什么奪嫡之心的!”
想到離開立政殿時,聽到的李泰的心聲,李世民稍稍心中感到有些欣慰。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事情,還是確定草原大雪,江南道饑荒,這兩件事情是否屬實?
“啟稟陛下,長孫無忌、李靖等文武大臣已在殿外候旨。”太監總管走進甘露殿中,躬身說道。
“宣他們進來吧。”李世民有些焦頭爛額。
“臣等參見陛下。”
十幾個核心大臣禮儀完畢,長孫無忌率先站了出來,疑惑道:“不是剛剛才下朝嗎,不知陛下又匆匆召集臣等,是有什么重要的大事?”
“朕得到消息,草原已經大雪一月有余,冰封千里,人馬皆不得過。不但如此,而且江南道出現了大面積的災情,不知是旱災,還是蝗災,反正赤地萬里,顆粒無收,已經有餓死的老百姓了。”
李世民直接說道:“你們說說,這么重大的事情,為何沒有人向朕稟報?你們再說說,這場對突厥的戰爭,還能打嗎?”
說著,李世民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天子一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即便是十幾個核心大臣,曾經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兄弟,也是同時被嚇得紛紛跪在地上:“陛下息怒。”
“你們起來吧,朕不是對你們發怒。”
李世民一揮大手,再次坐在了龍椅之上,滿臉愁容。
長孫無忌道:“草原大雪,江南道鬧饑荒,不管這兩件事,有哪一件事情是真的,我大唐都萬萬不可在此時討伐突厥。”
“不錯,草原大雪,必然寒冰封路,不要說打仗,就是兵馬糧草,都翻不過陰山。”
“是啊,江南道鬧饑荒,這不但直接關系著我軍糧草的后續供應,而且還關系著天下黎民百姓的生死,應該即刻將軍糧作為賑災的糧食,發放出去。”
十幾個文武大臣皆是議論起來,紛紛贊成戰事往后推遲。
李靖拱手問道:“請陛下恕老臣無禮,不知陛下從何得知的這兩個消息,這兩個消息如此重大,為何兵部和戶部都沒有收到啊。”
天下大事,向來都是先經過六部之手,再向上稟報給皇帝。
李世民微一沉吟,說道:“其實,朕也不知道這兩個消息到底是真是假,所以才召集你們來商討,如何才能用最快的速度,確定這兩個消息的真假。”
“陛下,去江南道還好,八百里加急,一去一來,不過七八日的路程,但若想探查草原的情況,恐怕再快也得二十日以上啊。”
聽到杜如晦的話,房玄齡拱手道:“就算再慢,也要等確定這兩個消息的真假之后,我大唐才能再談興兵討伐突厥之事。”
“房相所言不錯!”
“的確如此!”
在這一點上,十幾個文武大臣倒是沒有異議。
“陛下放心,微臣以商討剿滅頡利可汗之后的條件為由,會向突利可汗的密使拖延時間,而且還會打探草原是否下大雪的消息。”房玄齡道。
“如此甚好。”
想到李泰之前的心聲,李世民又接著道:“不過,萬一就是因為草原下大雪,凍死牛羊無數,導致頡利可汗無節制的剝削突利可汗,才讓他們兩叔侄突然鬧到刀兵相間的地步呢?”
“若是這種情況,突利可汗的密使,豈肯如實交代?”
李世民提醒道:“所以,你那邊能套出話來,必然是好的,但也要派人快馬加鞭去草原附近探查情況。”
“皇上圣明。”
房玄齡思考片刻,拱手道:“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的確很大。”
李世民揮了揮手,現在他可沒工夫聽臣子拍馬屁。
當然,最主要的是,這不是拍的他的馬屁,而是拍的李泰的馬屁,一想到那小子,一想到那一口一個“李二”,叫得是那么的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