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招賢納才
- 三國:董卓是我叔
- 卿是佳人
- 2058字
- 2022-11-14 04:33:21
第151章 招賢納才
劉備之憤恨,董凡從不曾在意。
眼下,他正四處尋覓德才兼備之士。
三閣六部正在組建,所需之人甚多。
若品行才干過不了他這一關,便定然不會啟用!
正巧,此時蜀郡郡守正欲聚集蜀郡治下縣尉,共商如何如何令蜀郡繁榮昌盛。
聽聞此事,董凡便親自前往。
見董凡至此,蜀郡太守匆忙相迎。
“吾蜀郡太守,見過董公。”
“不必多禮。”
見董凡蒞臨,蜀郡太守心中頗有不解。
“不知,董公至此,所為何事?”
“并無要事,只聽聞八名縣尉至此與汝商議治理蜀郡之事,欲旁聽,不知可否方便?”
董凡統領兩川軍務。
政務上的事情,若無太大爭議,他并不會插手其中,定多是給些建議罷了。
“卑職榮幸之至!”
正逢此時,蜀郡治下八名縣尉趕來,董凡于屏風后旁聽。
“此番喚汝等前來蜀郡,便是詢問汝等治下詳情,汝等一一道來便是。”
八名縣尉,各自將治下情況一一匯報之后,蜀郡太守還算欣慰。
畢竟在董凡的幫助下,雖實施起來路長且阻,但總算還是有所成效。
“前些日子,吾曾命下屬官員,清點欲前往中南州之人名單,若汝等治下,也有欲前往中南州之人,也可一同上報。”
“百姓前往中南州所需車馬費用,將由蜀郡一并承擔!”
聞言,一縣尉當即發表其對于此事的獨特見解。
“太守,吾拙見,若百姓皆前往中南州,吾等治下之地,豈非無人種田,這又當如何?”
這件事,倒是問住了蜀郡太守。
他也未曾想過,若有朝一日,治下百姓皆欲前往中南州,而治下空無一人,又當如何。
不過,他也并未曾急著下定論。
“以汝等之見,此事應當如何?”
眾人七嘴八舌。
大抵意思,便是想方設法,讓一些百姓留在兩川,以保證兩川之地的土地不至于荒廢。
根據八名縣尉的提議,蜀郡太守總結出結論。
“眼下并無戰事,庫房尚且充裕,可適當減輕賦稅,令百姓心甘情愿,愿意留于兩川,方可保兩川百姓安居樂業!”
屏風后,董凡聞言,對蜀郡太守總結之法十分滿意。
而此番前來的八名縣尉之中,也有兩人深得他心。
第一人,便是第一個提出若兩川之地空虛,唯恐土地無人種植,兩川日漸衰弱的縣尉陶光遠。
以及,提出兩川之地并無戰事,便可減輕賦稅的縣尉狄高陽。
這二人可以百姓為先,想出如何令兩川之地繁榮昌盛的建議,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八名縣尉在蜀郡太守的分派下,各自接到了任務,便準備離開蜀郡太守府邸。
此時,董凡由屏風后緩步而出。
“陶光遠、狄高陽,汝等且慢。”
聞言,八名縣尉以及蜀郡太守皆回頭,看向董凡。
瞧見開口之人乃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眾人立刻下跪拜見。
“吾等,叩見天下兵馬大元帥!”
“汝等快快起身!”
隨即,董凡看向蜀郡太守。
“吾欲與這二位交談幾句,其余幾位縣尉,便勞煩汝親自相送。”
“下官領命。”
其余六人心中駭然。
他們竟不知,董凡一直在此殿中旁聽。
腦海里不禁回想當時之事,唯恐有何處觸怒董凡。
董凡卻未曾關注其余六人,視線落在陶光遠和狄高陽二人身上。
二人雖被留于此處,面上卻沒有分毫慌亂。
“不知元帥將吾等留于此處,所為何事?”
董凡輕笑,請二人落座。
“想必汝等也曾聽聞,中南王趙將軍清繳中南州一事。”
“此時,中南州軍務雖暫由中南王統領,但中南王乃川一路軍將軍,兩川之處,仍需其協助,吾欲令汝二人招募賢才,建立中南州府衙。”
二人面面相覷,皆覺此事事關重大。
“董公,以吾等之力唯恐無法完成此事,董公可否另請高明?”
兩人本為縣尉,眼下卻要承擔組建中南州府衙的相關事務,當然心中惶恐。
縱使此機遇千載難逢,但為中南州以及無數從兩川之地前往中南州的百姓著想,二人也并未托大。
“汝等為何有此等想法?”
未等二人答復,董凡又道:
“吾確信汝二人可辦好此事,若有不懂之處,盡可前來與吾商討!”
二人再度對視。
既然董凡已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他們也無需再有顧及,當即便點頭應下。
“董公放心,吾等必定竭盡全力,不負董公重托!”
之所以有此安排,是董凡欲將趙子龍換回。
眼下,中原未曾盡數收復,他仍舊需要趙子龍這般大將于身側待命!
既然府衙的組織已經有了人選,只需假以時日,便可完成中南州政府的組建,接下來便是兵力的籌措。
董凡隨即下令,命兩川之地,抽掉五千將士,遠赴中南州。
抽調之事,需全憑自愿,并不可利用職權,強壓將士。
至于中南州的守將,董凡也一早便選好。
最后,董凡喚來了蜀郡太守,言明其欲修建一條連接益州與中南州的官道。
一群人齊聚一堂,仔細聽著董凡講解修路的相關事宜。
忽而,有人匆忙起身,迅速靠近董凡。
董凡剛有所察覺,便覺后背腰間被一尖銳之物此中。
“有刺客!”
“來人啊!”
一時間,堂內之人亂做一團。
竟然有人這般膽大,敢當中刺殺董凡,這是蜀郡太守未曾料想到之事。
然而,待守衛將人捉住之時,眾人更覺詫異。
此人,竟是原益州牧牧公劉璋之子,劉循!
不錯!
正是先前,受董凡感動,留于巴郡,成為巴郡太守的劉循!
還好有系統加持,雖劉循動手快,但董凡也未曾受傷。
當劉循被押至董凡面前之時,董凡輕笑。
“汝為何行此事?”
“汝莫非不知,行刺當朝大員,按律當斬?”
被將士所制,劉循仍舊奮力抵抗,目露兇光瞪著董凡。
“董賊,汝乃忘恩負義之輩,此前吾未曾取汝性命,汝竟反過頭來逼死吾父,吾今日,便是欲為父報仇!”
“眼下被擒,便是吾劉循技不如人,要殺要剮,吾絕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