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多賣三倍
  • 弗蘭克
  • 6418字
  • 2021-10-13 10:51:01

自序

我本名李紹雄,四川巴中人,英文名Frank,網名弗蘭克,寓意坦誠和直率。1982年出生,大學畢業后在外企從事項目管理工作。30歲之前,我最大的愿望就是40歲時月薪5萬元,有個秘書。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辭職轉行做互聯網,從來沒有想過寫書,也從來不敢想象給人講解銷售和成交。

以前和朋友提錢我會臉紅,覺得賺朋友的錢不好意思。離職創業后為了讓自己生存下來,我花錢飛到全國各地去學習商業思維。我參加過在會展中心舉辦的8000人學習大會,參加過萬元人脈連接大會,參加過30人的深度學習小班,也付費請私人教練做過一對一指導。

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35歲辭職轉行的我,36歲出版人生第一本書,37歲一篇文案賣了300萬元,39歲單月業績破100萬元。10個小時裂變1萬付費用戶,策劃多個100萬+爆款課程。

因為有大量實戰經驗,我被“千聊”和“荔枝微課”平臺邀請宣講產品策劃和文案,被企業邀請做新媒體內訓,登上“深圳電臺先鋒898”分享新媒體創業經驗,也作為封面人物登上過2020年3月的《中國培訓》雜志。

失敗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找方法

從小到大,從職場到創業,我一路上經歷過很多挫折。

8歲時,我母親因洗衣服時意外溺水而過世。那是1990年冬天的某天下午,她帶著衣服去堰塘清洗,因為石頭滑,掉進寒冷刺骨的水里,不會游泳的她永遠離開了我和哥哥。

缺少母親關懷長大的孩子,性格隱忍,容易自卑,傾向討好他人。他們不擅長經營人際關系,不擅長表達情感,不懂得拒絕他人并爭取自己的利益,通常讓自己首先關注他人的感受和利益,甚至會因此委曲求全做出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2005年,從成都理工大學畢業后,我由四川南下去了深圳,進入了當時員工人數最多的世界500強公司——富士康。那時的我月薪3000元,每天打交道的是SMT、BOM、物料、QC、錫膏和烙鐵。

實習期結束時,主管和我們實習生吃飯,席間他分享自己的職業經驗說:“每一年我都會更新自己的簡歷,雖然不一定跳槽,但是這樣能讓我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在職場上值多少錢。”

從那以后,我便開始有危機感,半信半疑地把自己的簡歷掛在招聘網站上,時不時和獵頭聊一下,看看自己值多少錢。

在25歲的時候,我遇到自己的恩人,跳槽進了一家世界500強外企,確定了自己的職業方向。

進入新公司后,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2009年公司開始裁員,我被老板叫進辦公室,10多分鐘的談話,我居然像啞巴一樣一句英語都說不出來,像極了“一只待宰的羔羊”,無法表達自己的觀點,捍衛自己的權利。

躲過一劫之后,我狠狠下定決心,一定要學好英語,不再當啞巴,然后購買了一部三星i8000開始學習英語。

為了在職場生存下來,我下定決心去學習英語。我抱著必勝的決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為了檢驗自己學習英語的決心,我先為自己設置了一個小目標:一個月背誦500個托福單詞,完成目標就留在公司,完不成500個托福單詞目標就跳槽找新工作。

就這樣,我開始背誦我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用的單詞,檢驗自己學習英語的決心。

Simultaneous,Jeopardize,Metaphor,Turmoil,Paradox……

完成這項挑戰后,我又去看FT、NY Times、The Economist、Time等網站。

極致踐行者大會分享

后面慢慢接觸到天涯漏屋、Yangyang Cheng、小笨霖以及一些同傳前輩的學習方法,我把能接觸的環境——手機、電腦和互聯網,全部改成英文模式,自己給自己創造全英文環境。

通過看全英文工作文檔,和老外同事郵件溝通、電話交流,我慢慢能夠根據語境推測出對方要表達的意思。

3年時間,我自學記錄了2萬多個英語詞條和句子,后面因為英語水平不錯被老板提拔為項目經理。

以下是我總結的普通人學習英語的7個方法:

第一,先看中文,后看英文,牢記例句。

第二,讀英文原文,建立英語語感。

第三,忘記單詞,用英語解釋英語。

第四,場景練習,用自己的話練習。

第五,靠近老外,糾正錯誤的表達。

第六,擁抱尷尬,全英文和老外交流。

第七,刻意練習,咬咬牙堅持一年。

回顧自己學英語的過程,我發現任何技能都可以習得,都有方法。失敗的人找借口,成功的人找方法。

放下“我不行、我不會、我做不到”的念頭,改成“我一定行、我可以學、我可以試”。

放下完美主義,不給自己設假想敵,少想多干,試錯優化,逐步改變。

放下雜念,關注行動,試著去做之后,會發現很多事情都并沒有想的那么難。

置之死地而后生,人生能有幾回搏

2012年我30歲,回老家路過成都住在同學家,發現身邊昔日高中同學,不是買車就是買房,談論的不是讀博就是投資,這使得邁入而立之年卻獨身迷茫的我感到無限焦慮。

在迷茫焦慮中,我去太平洋保險考保險牌照,去華為面試全球采購。

2013年,我偶然接觸到社群,開始努力學習以期提升個人競爭力。

2014年,我開始嘗試通過幫助別人眾籌來找到自己的優勢。那個時候的我,沒有流量,不懂文案,不懂銷售,只憑著一腔熱情,不懂就學,沒人給錢就厚著臉皮去微信群做廣告做銷售,最終兩周籌集到1萬元。

5月,我開始組織線上分享,希望大家都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大家忙工作、忙家庭、忙社交,大多數人都只是圍觀,500人的微信群,愿意積極付出的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

經歷2014年整整一年的折騰,我領悟到了一個道理:求人不如求己,沒實力就沒有話語權。

“求人不如求己,沒實力就沒有話語權。”

2015年年初,小孩出生之后,抱著他柔軟的身體,我頓時感覺自己一無是處,不配當一名父親。

那段時間我時常思考:我是誰,將來要去哪里?帶著這樣的疑問,我開始質問自己:30年后我能為這個世界留下些什么?假如我下樓被車撞了,可以給小孩留下什么?

通過自己不斷反思和輸出內容,不逃避,面對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慢慢地,開始有人為我寫的文章打賞1元、6元、200元……

2015年,通過寫作,我收到了來自陌生人的1萬元打賞。

2016年,通過教年輕人寫作,我利用下班時間一年賺了30萬元。

2017年,女兒出生,我開始做5分鐘讀書會,實現10個小時裂變1萬付費用戶。

慢慢地,我一個月能賺6萬元了。通過3年多的探索,我似乎找到了一條個人轉型的路。

原來我可以!制造業的我也可以玩轉互聯網!

那一刻,我信了!

新媒體是這個時代普通人實現逆襲最好的機會,沒有之一。后面我幻想,如果我全職來做這件事,一年有12個月,加起來便可以做到100萬元,這可是我老板的老板的老板1年的收入!

我可以嗎?

我可以嗎?

我可以嗎?

面臨抉擇,我時而激動,時而沮喪。一邊是年薪百萬的誘惑,一邊是迷茫焦慮的擔憂。

收入穩定嗎?失敗了怎么辦?如果混不下去還能返回職場嗎?真的要放棄這么多年的積累嗎?35歲了能拼得過那些00后嗎?

我真的可以嗎?

我真的可以嗎?

我真的可以嗎?

說實話,我沒有答案,我不知道,我不確定。我只知道我35歲了,我的人生一半已經埋在土里,再不搏一搏我就40歲啦!

人生短短幾個秋,

不醉不罷休。

東邊我的美人,

西邊黃河流。

來呀來個酒啊!

不醉不罷休。

那時的我,只想一醉方休,用酒精麻醉自己。

去還是留,得過且過還是拼命一搏,這個問題一直折磨著我。

不懂就學。

不懂就問。

不懂就試。

2017年7月,我帶著疑惑去請教大成教練熊哥,我問他:

我可以辭職嗎?

我可以辭職嗎?

人在迷茫無助的時候,就希望有人幫自己做決定,希望有人給自己一個答案。熊哥用教練的方式,帶我做SWOT分析,做利弊分析。

一個多小時的理性會談,我還是無法說服自己,說服自己放棄12年的積累,到一個不確定的領域去做沒有絕對把握的事情。

道理懂了很多,真正遇到大事,自己還是會六神無主。最后他問我:“如果30年后的今天,來咨詢的是你的小孩嘟嘟,他就坐在你對面,帶著同樣迷惑無助的眼神問:‘爸爸,我要辭職嗎?’作為父親你會對他說什么?”

爸爸,我要辭職嗎?

爸爸,我要辭職嗎?

爸爸,我要辭職嗎?

這個聲音回蕩在我腦海里,久久不能離去。那一刻,我心里默默對小孩說:孩子,去闖吧!

“孩子,去闖吧!”

在兒子的眼里,你是超人;在妻子的眼里,你是頂梁柱;在父母的眼里,你是他們的寄托。你不堅強,到底懦弱給誰看?!……

自己沒有條件做富二代,但是我想用盡全力搏一搏,看看世界會給我什么不一樣的色彩。

“我不聰明,但我不認命!”

我不聰明,但我不認命!人到中年,35歲辭職照樣也可以闖出一片天!就這樣,我離開了工作12年的外企,去面對真實的商業世界。

創業就是把話說出去,把錢收回來

2017年8月27日,我離開了工作12年的項目管理崗位,35歲裸辭開始內容創業。

離職之后我以為會大干一場,但當頭一棒卻是合作伙伴的無聲離開和助理離職。

老天爺故意在考驗我的豪情壯志!失去收入來源,沒人給我發工資,難道我就這樣認輸嗎?!

那時的我,沒有設計師,不懂海報,不懂文案,不懂銷售。為此,我開始買書,買課,請教人,實在不行,便對著視頻一步一步依葫蘆畫瓢。

不懂就學。

不懂就問。

不懂Photoshop,不懂左對齊,不懂如何選中圖層,我便請教一個廣州來的朋友現場演示“ctrl+鼠標左鍵”的操作。

為了做出通俗易懂的內容,我收集素材分類整理,研究整理了1000個標題,研究了30個榜樣,整理了100個故事。

努力了30天后,9月份我通過寫作訓練營獲得了20萬元的收入,10月份和朋友一起做訓練營兩周便做到100萬元業績。

終于活下來了,我嘆了一口氣!為了讓自己的創業走得更長更遠,我決定寫書。

不懂就學。

不懂就問。

不懂就試。

2018年,為了寫書,我去北京請教了3個出版社編輯,花了15 000元去上寫書線下課。然后我慢慢知道了如何寫書。

寫什么?

寫給誰?

有啥用?

“做離錢最近的事情!”

通過半年時間的打磨,書籍一出來便登上央視《第一時間》欄目,也因為這本書,我獲得了和2000萬粉絲平臺——“年糕媽媽”的合作機會,一起創辦了“媽媽寫作訓練營”,并銷售了7000多份,銷售額超300萬元。

單親家庭的經歷,讓我始終不敢相信好運會持續下去,幸福有時就像雨后彩虹一樣,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失去。

為了緩解焦慮,我花了3000元錢參加一個知識變現訓練營,很少去聽課的我,偶然聽到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

原來我的創業做的從來不是離錢最近的事,這句話突然讓我意識到我的焦慮點在哪里。

為了生存下來,我選擇做內容;為了讓更多客戶認識我,我開始出書;但出書之后,我的客單價卻沒有變高。

我必須再一次做出選擇。

糾結之后,在理財、投資、銷售、營銷、寫作、新媒體中我選擇了銷售,即通過幫助客戶提升銷售能力,做幫別人賺錢的事情。

說干就干,2019年春節期間,我開始練習從最小切口入手講朋友圈成交,不看春晚、不串門、不看電影,在老家閉門做課程。

連續打磨3個月,談了三五個平臺之后,我的課程終于被平臺接受并推廣,曝光量100萬+,上線兩周銷售1萬單。

課程推出后,學員反饋和市場銷售效果都不錯,荔枝、靜雅思聽、蒲公英課堂、開單助手、華埔學堂等公司的合作合同接踵而來。

為了持續提升自己的銷售能力,我開始請教品牌營銷高手小馬宋老師,向“轉化率特種兵”陳勇老師付費學習。

通過不斷參加線上線下學習,通過實實在在花錢,付費2萬元、5萬元、10萬元加入別人的圈子,我才突然明白:

哦,原來別人是這樣成交的?!原來我的糾結和顧慮是這樣被突破的。

“買多了,就會賣!"

買多了,就會賣!我經常分享這個觀點給朋友。但其實,要做好銷售,首先得有一個好產品,一個真正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好產品,并且讓客戶感知到它的好。但銷售的最終目的是把東西賣出去,把錢收回來。除了產品好之外,還要學習銷售技巧和銷售習慣。

一個好銷售,一定要多買,要分析,要復盤。不僅要分析自己,也要分析客戶。不僅要分析為什么買,也要分析為什么不買。

把自己當客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把自己當客戶,問問自己會不會買,為什么買,為什么不買。以終為始,然后優化成交過程中的每一個動作。

加微信,找到潛在目標客戶。

做觸達,建立良好客戶關系。

聊需求,挖掘客戶真實需求。

呈價值,快速呈現產品價值。

消顧慮,消除抗拒下單收錢。

通過不斷讀好書、見牛人、花大錢、干大事,我把學到的、做到的、學員反饋的銷售成交方法論,總結成一個包含下面4個方面的體系:

第一,放下臉,打破成交瓶頸。

第二,找對人,多找100個客戶。

第三,說對話,讓客戶爽快下單。

第四,做對事,成為批量成交高手。

在疫情期間,我把自己學習和實踐的經驗分享出來,幫助珠海的俠姐一個月收益30萬元,幫助江西的小鴉一個月成交20萬元,幫助做投資的Kevin收益35萬元+以及幫助在武漢做培訓機構的胡老師線上轉型成交47萬元。

這些方法,讓學員在陌生社群成交1萬元,加微信不到25分鐘成交4980元,之前不擅長銷售現在一單成交3萬元。

在幫助大家提升銷售力的過程中,我一直分享3點:

第一,一定不要把精力平均放到所有人身上,而要把80%的時間放在20%的重點客戶身上。

第二,一定要了解目標客戶的真實痛點和需求,千萬不要自以為是。

第三,一定要有成功案例,做好服務,真心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這本書對你意味著什么

很榮幸你能在萬千書目中選中我寫的這一本。心不喚物,物不至;心不想事,事不成。現在,你已經有了做賺錢的事、提升銷售力的念頭。

有可能在執行的過程中,你不好意思談錢,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夠強大,不好意思展示自己,把自己包裹起來,不愿意分享自己的成長和幸福,期待天上掉餡餅,希望某一天自己變厲害了,客戶主動來找自己。

在新手入門階段,你會遇到常見的3種問題:

第一,不好意思談錢,覺得賺朋友的錢是一件很丟臉的事,你害怕被拒絕,不自覺地覺得低人一等。

第二,你覺得自己的產品很好,但就是找不到精準目標客戶,業績無法提高。

第三,不懂銷售技巧,報完價格之后,客戶再也不說話。跟了很久的客戶,最后買了別人的產品。

經過大量的實踐和反饋,我總結了成交的黃金三角(需求、價值和顧慮)和最簡單的成交模型(你有病,我有藥,快來買)。

這本書盡量做到讓你聽得懂、用得上、能賺錢。在內容呈現上,用了很多第一、第二和第三,目的是讓你更輕松理解和運用。

聽得懂。

用得上。

能賺錢。

在出版這本書之前,我送了200本2萬字小樣給朋友。

沁沁說:“和市面上大多數都停留在思維層面的書不同,整本書都是知識與行動結合的方式,讓干貨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比如開篇就有‘讀一下’‘對著鏡子念一下’這種行動指令,促使我對書后面的內容更加好奇,和書籍的距離感也消失了,感覺自己完全進入了書中設定的場景。”

Topsales雷開鋒讀了之后說:“如果能兩年前讀你這本書就好了。”

做投資的盧宗美讀完說:“從認知、心態到方法層層遞進,有理論有實戰,看完非常受益,需要收藏反復查看學習。”

公司職員Cranberry讀完說:“這本書不僅適合資深銷售,對入門銷售也很友好,為自己接下來該怎樣做事指出了方向。”

這本書的目標是讓你產生看得見的結果,重行動和實操,讓你看到、學到、用到并且賺到。

“看到、學到、用到、賺到。”

讓你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成本,系統掌握引流成交的方法,多找100個客戶,多賺10萬元,甚至100萬元。

關于本書

這本書少理論,重實踐。書中“目標”這個詞用了73次,“結果”用了67次,“行動”用了38次。

“要撕書、要用書。”

為了方便你隨身攜帶,我把書設計成錢包大小,同時給你全書的思維導圖,目的是希望你用這本書,甚至把某些章節撕下來,而不僅僅是看完折兩頁,標注幾點,然后再也不看。

這本書是在大量的調研和用戶反饋基礎上,修改了十幾個版本之后的成果,相信這本書一定能提升你的一對一成交和批量成交能力。

在你開始閱讀正文之前,我想對你說3點:

第一,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比如通過這本書,多賺1萬元。然后去挑選你最需要的章節,選取一些方法,結合自身實際去運用,去實踐,去獲得結果,真正做到看到、學到、用到和賺到。

不管是身在職場還是自己創業,都是一個定目標、帶團隊、追過程和拿結果的過程。不是自己定目標,就是被他人定目標;不是自己帶團隊,就是被他人帶團隊;不是自己追過程,就是被他人追過程。無論身在職場還是自己創業,沒有結果,就只能出局。

第二,這本書非常適合作為銷售型團隊的培訓教材,它可以很好地幫助成員提升銷售能力,特別適合保險經紀人、內容付費從業者、創業者、銷售、咨詢師以及做合伙人商業模式的團隊。

如果你購買200本以上,我會給你做一場一個小時的專屬定制的線上分享;如果你購買500本以上,我會免費給你做一場線下3個小時的內訓;購買1000本以上,我會免費給你做一個月顧問。

第三,如果你通過本書的方法取得了好成績,請一定告訴我,并推薦給你身邊最在乎的人,讓他們也受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昌县| 青田县| 平陆县| 新河县| 连南| 新郑市| 射阳县| 阜新| 信宜市| 福建省| 彭阳县| 上栗县| 黄龙县| 屯留县| 新余市| 南乐县| 宜川县| 普安县| 英吉沙县| 宁德市| 邮箱| 阿城市| 乡宁县| 珲春市| 呼玛县| 昔阳县| 铜川市| 望谟县| 武夷山市| 阜宁县| 昭苏县| 色达县| 九寨沟县| 平南县| 登封市| 巴东县| 扎兰屯市| 杭锦旗| 台江县| 德清县|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