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4 西藏地區農田水利學的研究對象和基本內容

“農田水利學”是一門研究農田水分狀況和有關地區水情的變化規律及其調節措施、消除水旱災害和利用水資源為發展農業生產而服務的科學。農田水利學的研究對象主要包括調節農田水分狀況和改變和調節地區水情兩方面。

1.調節農田水分狀況

農田水分狀況一般是指農田土壤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的狀況及其相關的養分,通氣、熱狀況。農田水分的不足或過多,都會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和作物的產量。

(1)調節農田水分狀況的水利措施如下:

1)灌溉措施。即按照作物的需要,通過灌溉系統有計劃地將水量輸送和分配到田間,以補充農田水分的不足。

2)排水措施。即通過修建排水系統將農田內多余的水分(包括地面水和地下水)排入容泄區(河流或湖泊等),使農田處于適宜的水分狀況。

(2)在調節農田水分狀況方面需要研究的問題如下:

1)研究西藏地區農田水、肥、氣、熱運動規律,西藏高原地區灌區普遍位于河谷階地,田塊面積很小,土壤層較薄(厚度普遍僅為40~60cm)且具有高滲透性,探求作物和土壤水肥氣熱之間的關系,促進和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

2)研究節水灌溉的技術和理論。灌溉節水是充分利用水資源、提高灌溉效益,促進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措施,西藏水資源雖然很豐富,但水量浪費嚴重,部分地區也存在工農業爭水、城鄉爭水的現象,節水灌溉逐步受到西藏各級政府的重視。由于西藏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其節水灌溉起步較晚,發展緩慢。“九五”以來,主要以渠道防滲為主,噴灌試點為輔。盡管渠道防滲技術的節水灌溉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襯砌渠道的灌溉水利用系數由以前的不足0.4提高到目前的0.55左右。然而由于管理跟不上和老百姓對新的先進技術接受能力有限以及工程建設、運行維護成本的制約,大部分節水灌溉技術,例如,噴灌技術難以推廣。研究節水灌溉的技術和理論,通過發展節水灌溉,有力地促進和支持了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增加了農民收入勢在必行[8]

3)研究不同地區灌排系統的合理布置,做到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既便于灌排和控制地下水位,又適應機耕。灌排工程是面廣量大的水利工程,實現機械化施工,對加速灌排工程的興建與配套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發展適合于西藏地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各種專用機械,逐步實現農田水利施工機械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4)提升灌區管理和規劃水平。加強灌區管理工作是當前首要任務之一,管理好壞直接影響灌區工程效益的發揮,目前灌區管理體制改革滯后,缺乏良性運行機制。灌區管理方式責、權、利不分,產權主體缺位,運行成本高,缺乏維修費用,缺乏節水意識。西藏水利專業技術人員和項目管理人才等人力資源的儲備不夠,缺乏一大批水利高級技術人才和高級管理人才,急需引進和大力培養才能夠滿足未來西藏地區農村經濟和農業綜合開發發展規劃要求的人才隊伍。

2.改變和調節地區水情

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需要,人類改造自然的范圍越來越廣,農田水利措施不僅限于改變和調節農田本身的水分狀況,而且要求改變和調節更大范圍的地區水情。

地區水情主要是指地區水資源的數量、分布情況及其動態。西藏地區幅員遼闊,水資源在不同地區以及不同年份和季節分配不均,供水與需水在時間和空間上也常不一致,這是影響農業高產穩產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發展農田水利,首先要根據水土資源條件,通過各種工程措施,改變和調節地區水情。

改變和調節地區水情的措施,一般可分為以下兩種:

(1)蓄水保水措施。通過修建水庫、河網和控制利用湖泊、地下水庫以及大面積的水土保持和田間蓄水措施,攔蓄當地徑流和河流來水,改變水量在時間上(季節或多年范圍內)和地區上(河流上下游之間、高低地之間)的分布狀況,通過蓄水措施可以減少汛期洪水流量,避免暴雨徑流向低地匯集,可以增加枯水時期河水流量以及干旱年份地區水量儲備。

(2)調水措施。主要是通過引水渠道,使地區之間或流域之間的水量互相調劑,從而改變水量在地區上的分布狀況。用水時期借引水渠道及取水設備,自水源(河流、水庫、河網、地下含水層等)引水,以供地區用水。

西藏地區已建工程可控制的地表水占地面水資源總量的比例很小,不少地區的地下水尚待開發,故水資源的潛力還很大。但是另一方面,灌溉、發電、航運、養殖、工礦企業等各部門所需要的工農業用水以及生活用水量也日益增長,因此,研究最有效地利用水資源的科學理論,合理調配水資源,最大限度地保證各部門用水要求,同時解決好洪澇等災害,便成為我國水資源工程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在這方面需要研究以下一些問題:

1)在深入調查水量供、需情況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地區長遠的水資源規劃及水土資源平衡措施。

2)研究當地地面水、地下水和外來水的統一開發及聯合運用,應用系統工程的理論與方法,尋求水資源系統的最優規劃、擴建和運行方案。

3)研究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等方面的經濟效益、生態環境和社會福利問題,探求符合農業水資源系統規劃、管理的經濟論證方法。

總之,無論是調節農田水分狀況或是地區水情,都要認識自然規律,總結西藏地區水利建設的經驗,堅持科學態度,講究經濟效益并從理論和技術上解決農田水利現代化中出現的新問題,把西藏地區農田水利科學技術不斷推向前進。


[1] 1畝=666.m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绛县| 喜德县| 翁源县| 牙克石市| 苏州市| 斗六市| 馆陶县| 通辽市| 沧源| 彭水| 富顺县| 定远县| 集贤县| 波密县| 石泉县| 菏泽市| 台中县| 汕头市| 高青县| 博客| 兴和县| 溆浦县| 禄劝| 黄山市| 股票| 平潭县| 准格尔旗| 河南省| 郁南县| 富锦市| 华容县| 新晃| 昌邑市| 德格县| 江达县| 吉安市| 扶沟县| 武功县| 华亭县| 兴海县| 西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