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中國水利發展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 1364字
- 2021-10-25 20:25:02
專欄四 全力抗擊長江中游型大洪水
2017年,受6月下旬至7月上旬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發生中游型大洪水。6月22日至7月2日,長江中下游連續發生2次強降雨過程,多地降雨突破歷史極值,湖南、江西累積面降雨量分別為314mm、250mm,分別列1961年有連續資料以來同期第一、第二位;長江出現2017年第1號洪水,中下游蓮花塘以下干流及兩湖水位全線超警,超警幅度0.43~2.13m,累計超警天數達6~17天;洞庭湖城陵磯水位超過保證水位,洞庭湖支流湘江發生了超歷史水位的特大洪水,資水、沅江發生超保證水位大洪水;鄱陽湖超過警戒水位,樂安河上游發生超歷史水位特大洪水,昌江、樂安河中下游、修水發生10年一遇較大洪水;共有113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最高峰時超警堤段長達6716km,長江干流超警堤段最長達2168km。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長江流域防汛抗洪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多次對防汛抗洪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張高麗副總理、汪洋副總理等領導也多次提出明確要求。國家防總、水利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組織長江防總、沿江各省全力做好洪水應對工作。一是部署超前響應迅速。國家防總汛前提前開展了長江流域防汛檢查,督促各地按期完成8.4萬處水利水毀修復項目、長江干堤2016年50處險情除險整治任務、37處長江干流崩岸應急整治工程。及時啟動長江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先后發出20多個通知,派出27個工作組、督導組赴長江流域督導檢查。長江防總和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防指啟動防汛Ⅱ級應急響應,江蘇省防指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二是工程調度科學高效。國家防總組織制定并批復了長江上中游水庫群聯合調度方案和漢江洪水與水量調度方案,汛前長江上中游水庫群按計劃騰空防洪庫容約530億m3。調度上中游水庫群實施針對城陵磯地區的防洪補償調度,7月1日開始,長江防總34小時內發出5道調度令,將三峽水庫出庫流量由27300m3/s逐步壓減至8000m3/s,為140余年有記錄同期最小,三峽及上中游水庫群累計攔蓄洪水144.1億m3,降低洞庭湖區及長江干流蓮花塘江段洪峰水位1.0~1.5m,確保了長江干流蓮花塘水位不超保證水位,縮短洞庭湖城陵磯站超保時間6天左右,顯著減輕了洞庭湖區及長江中下游干流的防洪壓力。三是巡查搶險措施有力。長江中下游5省最高峰時投入堤防巡查防守和抗洪搶險的人力達37.8萬人,累計投入抗洪搶險328萬人次,投入搶險物料土石方83萬m3、機械設備1.59萬臺套,各類險情均得到及時有效處置。四是轉移避險成效明顯。各級黨委、政府及時組織危險區221.4萬人避險轉移,最大限度減少了人員傷亡。五是支持指導及時到位。國家防總先后派出5個專家組,商財政部安排特大防汛補助費3.3億元,緊急調運移動抽水泵站等價值2200萬元的防汛物資。長江中下游5省共派出200余個工作組和專家組,深入一線指導抗洪搶險救災。六是成員單位合力抗洪。各級防指有關成員單位各負其責,形成團結抗洪的巨大合力。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累計投入兵力11萬人次,承擔應急搶險、人員轉移等急難險重的任務。
經科學調度、全力防守,7月17日,長江中下游干流全線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退至警戒水位以下,長江防汛抗洪工作取得了重大勝利,實現了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確保重要堤防和重要設施安全的目標(見表1)。
表1 2017年長江中下游干流及兩湖主要水文站超警超保歷時

續表

褚明華 黃先龍 王文科 執筆
尚全民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