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中國水利發展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 1142字
- 2021-10-25 20:24:58
鏈接 陜西省嵐皋縣探索 “河長+警長+督察長”治河機制
2017年4月12日,陜西省安康市嵐皋縣一家肉制品廠家的經理徐永斌,看著清澈的嵐河水,感慨萬千。不久前,他接到嵐皋縣河長制辦公室下達的“拆除令”,主動將嵐河岸邊年養300多頭豬的圈舍拆除。雖然工廠一時沒了原料,但看到污水變清,徐永斌覺得“值”。如今,縣河長辦為他協調的遠離嵐河的新養殖場也已著手建設。強有力的河湖治理成效得益于嵐皋縣創新推出的河長+警長+督察長的“三長”治河管理機制。通過行政管理、依法治理、督查清理協同并舉,實現治河無盲區、無死角。
嵐皋縣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涵養地。這里水系發達,有大小河溝646條,其中漢江一級支流嵐河貫穿嵐皋縣全境。同時,嵐皋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農業生產中部分化肥、農藥通過灌溉或自然降雨等渠道進入河流,存在超過河流自我凈化能力的風險。除此之外,嵐皋縣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相對滯后,并存在河道亂采亂挖行為,嚴重影響了河流防洪、供水、生態等功能發揮。面對這些問題,嵐皋縣積極探索河長抓落實,警長抓執法,督察長抓監管的“三長”治河管理機制。
嵐皋縣提出由縣、鎮、村黨政“一把手”分別擔任一、二、三級河長;公安局局長、派出所所長分別擔任總警長和責任警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水利局局長及環保局局長、聘用的社會人士,分別擔任總督察長、責任督察長、鎮級督察長;三方協力管護河庫。
為落實“三長”治河管理機制,嵐皋縣設立河長制辦公室,落實編制,遴選干部兩名。出臺相應管理、考核、追責和鎮級督察長聘用等四個辦法。推行“網格化”管理,層層簽訂責任狀,分河段設置縣、鎮、村三級河長公示牌148塊,明確各級河長的責任區域和工作職責。采取向社會購買服務方式,選聘12名人員擔任鎮級督察長,按每人每年3萬元標準支付報酬。
在工作實施中,嵐皋縣建立“三級三負責”責任體系,實行“總河長一季度一研究、一級河長一月一安排、二級河長一周一檢查、三級河長一天一巡查”“總警長一月一執法監督、警長一周一執法檢查”“總督察長一月一督察、責任督察長一旬一督查、鎮級督察長一周一督察一日一巡查”等制度。同時,落實會商研判制,縣河長辦定期收集相關問題,限期整改整治,形成河長抓落實、警長抓執法、督察長抓監管的“三長”治河格局。
目前,嵐皋縣已任命鎮級河長24名、村級河長254名,責任警長12名,鎮級督察長12名;落實資金300萬元;嵐河、四季河均在沿線安裝視頻監控系統,查處破壞河道生態環境違紀違法案件21件。如今,嵐皋縣條條河流一片盛景,水生態、水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全縣流域水質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臭、臟” 污染河道全部消除。河長、警長、督察長共同發力,協作聯動,河道生態環境逐步好轉,也讓沿河群眾對生態文明理念有了更深的認知。
劉沖 趙洪濤 李發平 執筆
席晶 岳虹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