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村鎮供水系統和工藝流程
一、村鎮供水系統
村鎮供水的任務是滿足用戶在水質、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證率等方面的要求。為了滿足上述要求必須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一系列相應的措施建造相應的工程設施。一般來講,村鎮供水系統應包括取水工程、輸水工程、凈水工程和配水工程四大部分,簡稱為“取、輸、凈、配”,見表1-5。
表1-5 村鎮供水系統的組成

根據不同水源,村鎮供水典型的供水系統組成見圖1-1。
二、村鎮供水主要工藝流程
村鎮水廠水處理工藝需要根據水源水質和用水戶對水質的要求,選擇適宜的處理方法和工藝。

圖1-1 村鎮供水系統示意圖
(1)水源水質符合相關標準要求時,可采取以下凈水工藝。
1)水質良好的地下水,可僅進行消毒處理,如水源為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1993)的深層地下水。地下水消毒工藝流程見圖1-2。

圖1-2 地下水消毒工藝流程
2)原水濁度較低,如不高于20NTU、瞬間不超過60NTU、其他指標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Ⅱ類水的要求時,可采用接觸過濾/慢濾+消毒工藝,其流程見圖1-3。

圖1-3 接觸過濾/慢濾+消毒工藝流程
3)原水濁度長期不超過500NTU、瞬時不超過1000NTU、其他水質指標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Ⅱ類水的要求時,可采用常規凈化生產工藝,其流程見圖1-4。

圖1-4 地表水常規處理工藝流程
4)原水含沙量變化較大或濁度經常超過500NTU時,可在常規處理工藝前采取預沉淀處理。高濁度水應按《高濁度水給水設計規范》(CJ 40—1991)的要求進行凈化。
(2)限于條件,選用水質超標的水源時,可采取以下凈水工藝。
1)微污染地表水可采用強化常規凈水工藝,或在常規凈水工藝前增加生物預處理或化學預氧化處理,也可采用濾后深度處理。
2)含藻水宜在常規凈水工藝中增加氣浮工藝,并符合《含藻水給水處理設計規范》(CJJ 32—2011)的要求。
3)鐵、錳超標的地下水應采用氧化、過濾、消毒的凈水工藝。
4)氟超標的地下水可采用吸附法、反滲透等凈水工藝。
5)苦咸水淡化可采用電滲析或反滲透等膜處理工藝。
- 泥沙作用下放射性核素在河道中輸運的三維數值模擬
- 水質理化指標檢測工作頁
- 村鎮水廠運行管理
- 2017年全國水利發展統計公報=2017 Statistic Bulletin on China Water Activities
- 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管理
- 人類與洪水相適應
- 2017中國水利發展報告
- 病險水庫的大壩與安全(水利工程設計與研究叢書)
- 小型水庫管理手冊
- 水利水電工程巖溶勘察與處理
- Zhejiang Mode of Optimal Hydropower Resources Allocation
- 水利水電工程造價
- CHINA WATER RESOURCES BULLETIN 2016(中國水資源公報2016 英文版)
- 測量工、鋼筋工、模板工實訓指導書
- 多孔介質多場耦合數學模型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