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1.1 施工項目管理機構基礎知識

1.1.1 組織機構設置原則

(1)目的性原則。施工組織機構設置的目的就是通過一定形式對施工項目進行管理,嚴格按照項目工程施工特點及工程施工內容設立機構,按照機構設立崗位,按照崗位擬定編制,按照編制擬定人員,并以崗位職責賦予相應的責任和權利。

(2)合理性原則。施工組織機構設置力求合理,一方面覆蓋項目施工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避免分工過細,機構龐大。人員配置力求精干,注意素質上高、中搭配,年齡上新、老搭配,使用和學習鍛煉相結合,培養人才。

(3)精干高效原則。施工項目組織機構的人員設置,以能實現施工項目所要求的工作任務為原則,盡量簡化機構,做到精干高效。人員配置要從嚴控制二三線人員,力求一專多能,一人多職,同時還要增加項目管理班子人員的知識含量,提高人員素質。

(4)人員素質原則。按照項目管理的幾個方面,成立專門職能部門,配備合格人員,對相應事務進行對口處理。實行合理分工,團結協作。

(5)管理跨度和分層統一的原則。管理跨度亦稱管理幅度,是指一個主管人員直接管理的下屬人員數量??缍却?,管理人員的接觸關系增多,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數量隨之增大。對施工項目管理層來說,管理跨度更應盡量小些,以集中精力于施工管理。項目經理在組建組織機構時,必須認真設計切實可行的跨度和層次,畫出機構系統圖,以便討論、修正,按設計組建。

(6)業務系統化管理原則。由于施工項目是一個開放的系統,由眾多子系統組成一個大系統,各子系統之間,子系統內部各單位工程之間,不同組織、工種、工序之間,存在著大量結合部,這就要求項目組織也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組織結構系統,恰當分層和設置部門,以便在結合部上能形成一個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防止產生職能分工、權限劃分和信息溝通上相互矛盾或重疊。為此在設計組織機構時,為避免出現上述問題,通常以業務工作系統化原則作指導,周密考慮層間關系、分層與跨度關系、部門劃分、授權范圍、人員配備及信息溝通等,使組織機構成為一個嚴密的、封閉的組織系統。

(7)彈性和流動性原則。工程建設項目的單件性、階段性、露天性和流動性是施工項目生產活動的主要特點,必然帶來生產對象數量、質量和地點的變化,帶來資源配置的品種和數量變化。于是要求管理工作和組織機構隨之進行調整,以使組織機構適應施工任務的變化。這就是說,要按照彈性和流動性的原則建立組織機構,不能一成不變。要準備調整人員及部門設置,以適應工程任務變動對管理機構流動性的要求。

(8)項目組織與企業組織一體化原則。項目組織是企業組織的有機組成部分,企業是它的母體,歸根結底,項目組織是由企業組建的。從管理方面來看,企業是項目管理的外部環境,項目管理的人員全部來自企業,項目管理組織解體后,其人員仍回企業。即使進行組織機構調整,人員也是進出于企業內部。因此,施工項目實施過程中,施工項目的組織形式與企業的組織形式有關,不能離開企業的組織形式去談項目的組織形式。

1.1.2 部門設置、人員安排及職能劃分

施工項目經理部的部門和人員設置應滿足施工全過管理的需要,既要盡量地減少其規模,又要保證能夠髙效率運轉,所確定的各類管理跨度要科學合理。項目經理部一般由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技術負責人、經營負責人等。

1.1.2.1 部門設置

項目經理部下設部門應包括經營核算部門、工程技術部門、物資設備部門、監控管理部門、測試計量部門等。各部分職能分別為:

(1)經營核算部門。主要負責預索賠、資金收支、成本核算、勞動配置及勞動分配等工作。

(2)工程技術部門。主要負責生產調度、文明施工、技術管理、施工組織設計、計劃統計等工作。

(3)物資設備部門。主要負責材料的詢價、采購、計劃供應、管理、運輸、工具管理、機械設備的租賃配套使用等工作。

(4)監控管理部門。主要負責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消防保衛、環境保護等工作。

(5)測試計量部門。主要負責計量、測量、試驗等工作。

1.1.2.2 人員安排及職能劃分

(1)項目經理。代表公司對業主負責,組織好項目生產和經營,并對本工程的質量、安全、進度負全責。

(2)項目副經理。負責項目上的生產,組織人、物的調度,進度計劃的落實,組織綜合檢查,勞動競賽,安全保障,設備調配及維修保養工作。

(3)技術負責人。對項目的技術、質量全面負責,領導項目的技術質量管理人員嚴格按規范和公司有關制度實施,組織制定技術、質量計劃和管理目標,并負責實施,負責與建設方代表、監理人員、質監站協調聯系。

(4)經營負責人。負責項目合同管理、預結算管理、工程預算成本的編制與控制,材料供應計劃的編制及勞資管理,協調與甲方代表的關系。

(5)財務負責人。編制和執行預算、財務收支計劃、信貸計劃、擬訂資金籌借和使用方案,有效地使用資金,依法進行會計核算,依法實行財務監督,組織內部經濟核算。

(6)施工員。在技術負責人的領導下,負責本工程從合同簽訂到竣工驗收全過程的施工技術管理,包括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施工圖自審會審,施工方案編制,質量計劃的編制,施工進度計劃的編制,施工計劃交底,關鍵部位技術措施和質量控制措施,質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和細部做法交底,工程測量控制,文明施工措施的制定與管理,現場的施工管理,QC(Quality Control)小組活動管理,工程技術檔案資料的整理、收集和管理。

(7)質檢員。在技術負責人指導下,依據標準、規范和施工圖紙要求,配合施工員做好質量目標,質量計劃的制定,負責標準規范的學習貫徹執行,監督各種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檢查驗收,對各種材料跟蹤檢查、工序過程檢查、工序交接檢查和成品質量檢查,負責隱蔽工程質量檢查驗收并做好簽證手續,并整理相關技術資料、質量報表。負責各種原材料檢驗與試驗,混凝土、砂漿試驗和評定混凝土、砂漿配合比設計,土工試驗,鋼材焊接等試驗檢驗工作,整理收集各種試驗材料。

(8)安全員。在項目部領導下,依據《安全操作規程》等文件的要求,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實施辦法,做好安全技術交底,抓好職工安全技術學習和安全教育,檢查糾正施工中的安全隱患,制止違章指揮、違章操作和違章作業,負責做好安全防護和警示工作組織安全檢查、設備檢查,并開展各種安全活動。

(9)預算員。負責各班組計劃落實情況,施工成本管理、勞資管理,施工材料耗用控制,項目財務及其他管理。

(10)材料員。負責按工程進度供應材料,保證材料質量,負責各種材料、構配件的管理。

(11)設備保管員。負責項目上的設備維修、保養工作,編制設備、周轉材料等供應計劃。

(12)出納會計。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制度和公司財務管理規定,辦理現金收支和銀行結算業務,保管有關印章和票據,認真辦理領用和注銷手續。

1.1.3 項目經理

項目經理是項目組織的管理者,負責對項目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工作,因此,一個項目經理必須具備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1.1.3.1 領導能力

要使項目組織成員齊心協力地工作,實現項目目標,項目經理必須進行有效的領導,其工作包括有效的溝通和有效的激勵。

(1)項目經理需要采取民主式的領導方式,這種方式比主要依靠職權的獨裁式或命令式的管理方式更為有效,這是因為項目組織是一個由各方面的專家組成的臨時性組織,且項目本身涉及面廣,因此,作為項目經理在工作過程中應充分調動每位組員的積極性,并授予下屬更大的工作自主權,才會實現有效的領導。

(2)項目經理要懂得激勵成員的方法,并能設計出一種富于支持和鼓勵的工作環境。

(3)項目經理要言行一致,身體力行。

1.1.3.2 人員開發能力

項目經理應對項目成員進行訓練和培養,為使組織成員有機會增加自身價值,使每個成員在項目結束時,都擁有比項目開始時更豐富的知識和競爭能力。

(1)項目經理應創造一種學習環境,使項目組織成員能從他們所從事的工作中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經驗。

(2)為進一步提高項目組織成員的工作能力,項目經理應當組織他們定期參加正式的培訓課程。

1.1.3.3 溝通能力

一個項目經理要善于與項目組織成員、承包商、項目業主以及相關的各方面進行溝通,只有通過有效的溝通,才能了解掌握各方面的情況,及時地發現問題,獲得改進工作的建議,從而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

1.1.3.4 處理矛盾沖突的能力

項目管理過程中始終存在矛盾沖突,作為項目經理應當從全局的角度處理項目運行中產生的各種矛盾沖突(特別是在組織機構重新組合和多個項目都在爭取共享有限資源的情況下),充分化解矛盾。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广饶县| 琼结县| 南安市| 安仁县| 绵竹市| 客服| 大埔区| 西城区| 上林县| 大余县| 九江县| 江山市| 和平区| 彭山县| 灵宝市| 漾濞| 岐山县| 三门峡市| 巫溪县| 连云港市| 莎车县| 栾川县| 巍山| 分宜县| 古蔺县| 洛隆县| 健康| 绥滨县| 阳信县| 吴忠市| 西充县| 屯门区| 甘肃省| 焉耆| 凌海市| 桂东县| 玉林市| 南木林县| 二手房|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