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3.3 網絡計劃——雙代號網絡圖

網絡計劃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末,以其邏輯嚴密、主要矛盾突出,便于優化調整和電子計算機應用的優點,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被諸多國家認為是有效的、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方法。

網絡計劃的基本原理是:用網絡圖的形式和數學運算來表達一項計劃中各項工作的邏輯關系,通過時間參數計算,找出關鍵線路、關鍵工作和工期,在既定的約束條件下,按照給定目標不斷完善網絡計劃,選擇最優方案并加以實施。

3.3.1 雙代號網絡圖構成要素

雙代號網絡計劃是以雙代號網絡圖為基礎,經過繪制、計算形成的網絡計劃形式。雙代號網絡圖是以箭線和節點來表示工作的網絡圖,如圖3.5所示,它的基本構成單元是一條箭線和兩個節點,在箭線的上方標明工作名稱,下方標注工作延續時間,箭線的方向代表工作的開展方向,箭尾代表工作開始,箭頭表示工作結束,如圖3.6所示。

圖3.5 雙代號網絡示意圖

雙代號網絡圖的構成要素包括實箭線、節點、虛箭線和線路。

3.3.1.1 實箭線

實箭線特征如下:

(1)一條實箭線表示一項工作,工作所包含的范圍可大可小,既可以是一道工序,如混凝土板預制中的立模,也可以是一個分部工程,如混凝土護坡工程。

圖3.6 雙代號網絡圖基本構造圖

(2)對于既消耗時間也消耗資源的工作(混凝土澆筑),或只消耗時間的工作(如混凝土養護)都應作為一項工作來看待,用實箭線表示,且在無時標的網絡圖中,實箭線的長短并不反映該工作占用時間的長短。

(3)在雙代號網絡圖中,針對某一工作,緊靠其前的工作稱為緊前工作,緊靠其后的工作稱為緊后工作,與其平行的工作稱為平行工作,如圖3.7所示。

圖3.7 緊前工作、緊后工作、平行工作示意圖

3.3.1.2 節點

節點特征如下:

(1)節點在雙代號網絡圖中表示一項工作的開始或結束,用圓圈表示。

(2)節點僅為前后兩項工作的交接點,只是一個“瞬間”點,它既不消耗時間也不消耗資源。

(3)箭線尾部的節點稱箭尾節點,箭線頭部的節點稱箭頭節點。

(4)網絡圖的第一個節點稱起點節點,它意味著一項工程或任務的開始;最后一個節點稱終點節點,它意味著一項工程或任務的完成;網絡圖中的其他節點稱為中間節點。

(5)節點編號。為使網絡圖便于檢查和計算,所有節點均應統一編號,一條箭線兩端節點的一對號碼就是該工作所表示的活動代號,在進行節點編號時,箭尾節點的號碼應小于箭頭節點的號碼。

3.3.1.3 虛箭線

虛箭線又稱虛工作,它表示一項虛擬的工作,用帶箭頭的虛線表示,由于是虛擬的工作,故不占用時間,也不消耗資源,它的主要作用是在網絡圖中解決工作之間的連接關系,即正確表示網絡圖中工作之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邏輯關系。

3.3.1.4 線路

從網絡圖的開始節點沿著箭線的方向直到結束節點,形成的若干條通道稱為線路,其中時間累計最長的那條稱為關鍵線路,用粗箭線標出,其他的為非關鍵線路。在網絡圖中,可能會出現多條關鍵線路,而且當條件發生變化時,關鍵線路可能轉化為非關鍵線路,非關鍵線路轉化為關鍵線路。

如圖3.5所示,第一條線路:①→②→③→⑤→⑥,時間累計7天;第二條線路:①→②→③→④→⑤→⑥,時間累計8天;第三條線路:①→②→④→⑤→⑥,時間累計9天。

第三條線路歷時最長,所以為關鍵線路,第一條和第二條為非關鍵線路。關鍵線路是網絡計劃中持續時間最長的線路,關鍵線路上的各項工作稱為關鍵工作,關鍵工作是否能按期完成直接影響工期的長短。

3.3.2 雙代號網絡圖繪制

3.3.2.1 繪制原則

(1)雙代號網絡圖必須正確表達邏輯關系。邏輯關系是指網絡圖計劃中各項工作客觀存在的一種先后順序關系,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常見的邏輯關系表達方法見表3.1。

表3.1 雙代號網絡圖中常見的邏輯關系表達方法

(2)網絡圖中禁止出現循環線路,如圖3.8所示。

(3)網絡圖中禁止出現代號相同的箭線,如圖3.9所示。

圖3.8 循環線路

圖3.9 禁止出現節點相同的箭線

a)錯誤做法;(b)正確做法

(4)嚴禁在網絡圖中出現沒有箭尾節點的箭線和沒有箭頭節點的箭線,如圖3.10所示。

(5)網絡圖中不允許出現雙向箭頭、無箭頭的箭線,如圖3.11所示。

圖3.10 無箭尾節點箭線和無箭頭節點箭線

圖3.11 雙向箭線和無箭頭箭線

(6)在一個網絡圖中,只允許有一個起點節點和一個終點節點,其余為中間節點。

(7)箭線不宜交叉,當交叉不可避免時,可用過橋法、斷線法或指向法,如圖3.12所示。

圖3.12 箭線交叉畫法

a)錯誤畫法;(b)過橋法;(c)斷線法;(d)指向法

(8)當網絡圖的起點節點有多條外向箭線或終點節點有多條內向箭線時,為使圖形簡潔,可應用母線法繪圖,如圖3.13所示。

3.3.2.2 繪制步驟

(1)根據各項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從左到右正確繪制網絡計劃草圖。

(2)去掉多余的節點、虛箭線(單向射出或單向射入的節點、虛箭線均可去掉)。

圖3.13 母線法

(3)檢查各項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是否正確,網絡圖的繪制是否符合規則要求。

(4)整理網絡圖,使網絡圖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例3.1】現有某工程各工作之間的邏輯關系(表3.2),繪制雙代號網絡圖。

表3.2 某分部分項工程各施工工程邏輯關系表

整個繪制過程如圖3.14所示。

圖3.14 雙代號網絡圖繪制過程

a)繪制草圖;(b)去掉多余節點和虛箭線;(c)整理編號

3.3.3 雙代號網絡圖時間參數計算

網絡圖時間參數計算的方法有很多種,主要有工作計算法、節點計算法、圖上計算法、表上計算法等,簡單的網絡圖采用人工計算和繪制,復雜的網絡圖則采用計算機程序進行繪制和計算,在本書中簡單介紹圖上計算法。

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包括節點時間參數和各項工作時間參數,節點時間參數包括節點最早時間ETi和節點最遲時間LTi,各項工作時間參數包括工作最早開始時間(ESi-j)、工作最早完成時間(EFi-j)、工作最遲開始時間(LSi-j)、工作最遲完成時間(LFi-j)及工作總時差(TFi-j)和工作自由時差(FFi-j),利用圖上計算法計算各個時間參數,具體表達方式如圖3.15所示。

圖3.15 時間參數標注

a)節點標注;(b)工作標注

3.3.3.1 節點時間參數

節點時間計算應符合其表達的邏輯關系,計算結果標注在節點上。

(1)節點最早時間(ETi)。節點是瞬間點,代表以該節點為結束節點的所有工作全部完成的時間,以該節點為開始節點的各項工作的最早開始時間。各節點最早時間計算,沿箭線方向,由起始節點向終點節點計算。

1)起始節點為網絡圖中第一個節點,即開工日期

式中 ET1——起點節點最早開始時間。

2)其他節點的最早時間為

式中 ETiETj——節點ij最早開始時間;

Di-j——工作i-j的持續時間。

終點節點的最早時間,即為整個項目的計算工期,同時也是該終點節點的最遲時間。

(2)節點最遲時間(LTi)。在不影響計劃總工期的前期下,以該節點為結束節點的各項工作最遲必須完成的時間。應逆著箭線方向,由終點節點向起點節點計算。終點節點的最遲時間計算,當有規定工期為Tr

當未規定工期時

式中 ETnLTn——終點節點n最早開始時間和最遲開始時間。

其他節點的最遲時間為

式中 LTi——節點i最遲開始時間。

3.3.3.2 各項工作時間參數

(1)工作最早開始時間(ESi-j)。工作i-j的最早開始時間ESi-j應從網絡計劃的起點節點開始,順箭線方向依次逐項計算。

以起點節點為箭尾節點的工作i-j如未規定其最早開始時間ESi-j時,其值等于零,即

其他工作i-j的最早開始時間應為

式中 ESh-i——工作i-j的緊前工作h-i的最早開始時間;

Dh-j——工作i-j的緊前工作h-i的持續時間。

(2)工作最早完成時間(EFi-j

計算工期

式中 EFi-n——以終點節點(j=n)為箭頭節點工作i-n的最早完成時間。

網絡計劃的計劃工期Tp應按下列情況分別確定:①當已規定了要求工期,則TpTr;②當未規定要求工期時,則Tp=Tc

(3)工作最遲完成時間(LFi-j)。工作i-j的最遲完成時間LFi-j應從網絡計劃的終點節點開始,逆箭線方向依次逐項計算。

以終點節點(j=n)為箭頭節點的工作的LFi-j應按網絡計劃的計劃工期確定,即

其他工作i-j的最遲完成時間應為

式中 LFj-k——工作i-j的各項緊后工作j-k的最遲完成時間;

Dj-k——工作i-j的各項緊后工作j-k的持續時間。

(4)工作最遲開始時間(LSi-j

(5)工作總時差(TFi-j)。是指在不影響工期的前提下,一項工作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利用工作的總時差延長工作的作業時間或推遲其開工時間,均不會影響計劃的總工期。工作i-j的總時差TFi-j應按下式計算

(6)工作自由時差(FFi-j)。是指不影響其緊后工作最早開始時間的前提下,可以利用的機動時間。

工作i-j的自由時差TFi-j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工作i-j有緊后工作j-k時,其自由時差為

2)以終點節點(j=n)為箭頭節點的工作,其自由時差FFi-j應按網絡計劃的計劃工期Tp確定,即

(7)關鍵線路。在所有線路中歷時最長的線路稱為關鍵線路,它具有以下特點:

1)關鍵線路持續時間即為網絡計劃計算工期,即Tc

2)總時差最小的為關鍵工作。若計劃工期等于計算工期,關鍵工作的總時差為0。

3)關鍵線路應用粗線或雙線在圖形上表示。

【例3.2】參照表3.2提供的各項工作的歷時,計算節點和各項工作的時間參數。

(1)節點時間參數。

1)節點最早開始時間:從起始節點開始從左向右逐步計算,直到終點節點。

ET1=0 ET2=ET1+D1-2=0+3=3

ET3=ET3+D2-3=3+5=8 ET4=ET3+D3-4=8+8=16

ET5=max{ET3+D3-5ET4+D4-5}=max{8+2、16+0}=16

ET6=max{ET3+D3-6ET4+D4-6}=max{8+4、16+0}=16

ET7=max{ET5+D5-7ET6+D6-7}=max{16+4、16+2}=20

ET8=ET7+D7-8=20+5=25

2)節點最遲開始時間:從終點節點開始從右向左逐步計算,直到起始節點。

LT8=ET8=25 LT7=LT8-D7-8=25-5=20

LT6=LT7-D6-7=20-2=18 LT5=LT7-D5-7=20-4=16

LT4=min{LT5-D4-5LT6-D4-6}=min{16-0、18-0}=16

LT3=min{LT4-D3-4LT5-D3-5LT6-D3-6}=min{16-8、16-2、18-4}=8

LT2=LT3-D2-3=8-5=3 LT1=LT2-D1-2=3-3=0

(2)工作時間參數。

1)最早開始時間、最早完成時間。從網絡計劃的起始節點開始從左向右逐步計算,直到終點節點。

ES1-2=0 EF1-2=ES1-2+D1-2=0+3=3

ES2-3=EF1-2=3 EF2-3=ES2-3+D2-3=3+5=8

ES3-4=EF2-3=8 EF3-4=ES3-4+D3-4=8+8=16

ES3-5=EF2-3=8 EF3-5=ES3-5+D3-5=8+2=10

ES3-6=EF2-3=8 EF3-6=ES3-6+D3-6=8+4=12

ES5-7=max(EF3-4EF3-5)=max(16、10)=16 EF5-7=ES5-7+D5-7=16+4=20

ES6-7=max(EF3-4EF3-6)=max(16、12)=16 EF6-7=ES6-7+D6-7=16+2=18

ES7-8=max(EF5-7EF6-7)=max(20、18)=20 EF7-8=ES7-8+D7-8=20+5=25

計算工期Tc=25 Tp=Tc=25天。

2)最遲開始時間、最遲完成時間。從網絡計劃的終點節點開始從右向左逐步計算,直到起始節點。

LF7-8=Tp=25 LS7-8=LF7-8-D7-8=25-5=20

LF6-7=LS7-8=20 LS6-7=LF6-7-D6-7=20-2=18

LF5-7=LS7-8=20 LS5-7=LF5-7-D5-7=20-4=16

LF3-6=LS6-7=18 LS3-6=LF3-6-D3-6=18-4=14

LF3-5=LS5-7=16 LS3-5=LF3-5-D3-5=16-2=14

LF3-4=min(LS5-7LS6-7)=min(18、16)=16 LS3-4=LF3-4-D3-4=16-8=8

LF2-3=min(LS3-4LS3-5LS3-6)=min(8、14、14)=8 LS2-3=LF2-3-D2-3=8-5=3

LF1-2=LS2-3==3 LS1-2=LF1-2-D1-2=3-3=0

3)總時差。

TF1-2=LS1-2-ES1-2=LF1-2-EF1-2=3-3=0 TF2-3=LS2-3-ES2-3=LF2-3-EF2-3=8-8=0

TF3-4=LS3-4-ES3-4=LF3-4-EF3-4=16-16=0 TF3-5=LS3-5-ES3-5=LF3-5-EF3-5=16-10=6

TF3-6=LS3-6-ES3-6=LF3-6-EF3-6=18-12=6 TF5-7=LS5-7-ES5-7=LF5-7-EF5-7=20-20=0

TF6-7=LS6-7-ES6-7=LF6-7-EF6-7=20-18=2 TF7-8=LS7-8-ES7-8=LF7-8-EF7-8=25-25=0

4)自由時差。

FF1-2=ES2-3-ES1-2-D1-2=ES2-3-EF1-2=3-3=0

FF2-3=min(ES3-4ES3-5ES3-6)-ES2-3-D2-3=min(ES3-4ES3-5ES3-6)-EF1-2=8-8=0

FF3-4=min(ES5-7ES6-7)-ES3-4-D3-4=min(ES5-7ES6-7)-EF3-4=16-16=0

FF3-5=ES5-7-ES3-5-D3-5=ES5-7-EF3-5=16-10=6

FF3-6=ES6-7-ES3-6-D3-6=ES6-7-EF3-6=16-12=4

FF5-7=ES7-8-ES5-7-D5-7=ES7-8-EF5-7=20-20=0

FF6-7=ES7-8-ES6-7-D6-7=ES7-8-EF6-7=20-18=2

FF7-8=Tp-ES7-8-D7-8=Tp-EF7-8=25-25=0

5)關鍵線路為①→②→③→④→⑤→⑦→⑧,如圖3.16所示。

圖3.16 雙代號網絡計劃時間參數計算示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彭水| 博野县| 酒泉市| 永昌县| 石台县| 辽宁省| 瑞金市| 清水河县| 金昌市| 蓬溪县| 工布江达县| 寿宁县| 涞源县| 双柏县| 新河县| 锦屏县| 万载县| 远安县| 昂仁县| 济宁市| 镇原县| 丹凤县| 依安县| 家居| 舟曲县| 理塘县| 康保县| 八宿县| 黎平县| 田东县| 万盛区| 永川市| 兖州市| 河池市| 德兴市| 彰武县| 乌海市| 二连浩特市| 保山市| 辽源市| 桃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