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技術
-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組織編寫 楊進懷主編
- 2401字
- 2021-10-22 21:35:05
本章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4.
[2] 畢小剛.生態清潔小流域理論與實踐 [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5.
[3] 趙永軍,常丹東.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設計與管理[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4] 范瑞瑜.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實施方案編制與工程設計——第一部 實施方案編制 [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5.
[5] 范瑞瑜.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實施方案編制與工程設計——第二部 工程設計 [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5.
[6] 常丹東.淺析生態清潔型小流域設計要點[J].中國水土保持,2014(11):24-27.
[7] 安天杭.探索先進模式 共筑美麗家園[J].中國水利,2014(20).
[8] 畢小剛,楊進懷,李永貴,等.北京市建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的思路與實踐[J].中國水土保持,2005(1):18-20.
[9] 車延路.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探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2):4-6.
[10] 戴建剛.淺談水土保持中生態清潔型小流域綜合治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8):228.
[11] 段巧甫.水土保持是保護和持續利用水土資源的基礎工程[J].水土保持應用技術,1995(1):1-3.
[12] 馮寶平,張書花,陳子平,等.我國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技術體系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14(1):16-18.
[13] 姜德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水土保持理念探討[J].中國水土保持,2004(1):7-8.
[14] 康紹忠,許迪,李萬紅,等.關于西北旱區農業與生態節水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領域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科學基金,2002,16(5):20-24.
[15] 李建華,袁利,于興修,等.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現狀與研究展望[J].中國水土保持,2012(6):11-13.
[16] 劉大根,姚羽中,李世榮.北京市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與管理[J].中國水土保持,2008(8):15-17.
[17] 劉登偉,王小農,李發鵬,等.我國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J].水利發展研究,2014(12):1-4.
[18] 劉震.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是我國小流域治理模式的創新[J].北京水務,2009(z2):7.
[19] 劉震.扎實推進水土保持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J].中國水土保持,2010(1):5-6.
[20] 魯勝力,朱畢生.加強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 推進湖庫型水源地水土保持工作[J].中國水利,2015(6):54-56.
[21] 裴源生,張金萍.水資源高效利用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討[C].中國水利學會學術年會,2005.
[22] 裴源生,趙勇,張金萍,等.廣義水資源高效利用理論與實踐[J].水利學報,2009,40(4).
[23] 蒲朝勇,高媛.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現狀與展望[J].中國水土保持,2015(6):7-10.
[24] 祁生林,韓富貴,楊軍,等.北京市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理論與技術措施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10(3):18-20.
[25] 秦大庸,陸垂裕,劉家宏,等.流域“自然-社會”二元水循環理論框架[J].科學通報,2014(4):419-427.
[26] 饒良懿,謝寶元,余新曉,等.北京山區小流域綜合治理智能決策信息管理系統的研制和開發[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3,2(1):43-47.
[27] 山侖.從水土保持到水土資源高效利用[J].中國水利,2000(8):62.
[28] 唐克旺.水生態文明的內涵及評價體系探討[J].水資源保護,2013(4):1-4.
[29] 王勇.生態修復基礎理論在生態清潔小流域規劃中的應用[C].生態清潔小流域與美麗鄉村建設國際研討會,2014.
[30] 王浩.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基礎及若干關鍵問題[J].中國水利,2016(19):5-7.
[31] 王建華,胡鵬.水生態文明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水利,2013(15):39-42.
[32] 王浩,賈仰文.變化中的流域“自然-社會”二元水循環理論與研究方法[J].水利學報,2016,47(10):1219-1226.
[33] 王浩,王建華,秦大庸,等.基于二元水循環模式的水資源評價理論方法[J].水利學報,2006,37(12):1496-1502.
[34] 王禮先.流域管理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
[35] 王禮先.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概念與原則[J].中國水土保持,2006(2):16-17.
[36] 王曉平.以水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訪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長劉震[J].中國水利,2004(24):40-42.
[37] 王振華,李青云,黃茁,等.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研究現狀及展望[J].人民長江,2011,42(s2):115-118.
[38] 衛偉.水土資源保持的科學與政策:全球視野及其應用——第66屆美國水土保持學會國際學術年會述評[J].生態學報,2011,31(15):4485-4488.
[39] 吳卿鳳,樓鋒.劉寧在全國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座談會上強調全力推動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N].中國水利報,2012-11-13(1).
[40] 武志.依法保護水土資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天津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辦法》解讀[J].天津人大,2013(12):42.
[41] 肖雪毅,劉永輝.淺談小流域水土保持的綜合治理[J].農業與技術,2014(5):67.
[42] 解明曙,梁文艷,劉燕.水土保持小流域可持續發展應以實現人與自然及自然間的和諧相處為根基——論水土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可持續發展能力[C].中國水土保持小流域可持續發展研討會,2005.
[43] 楊進懷,吳敬東,祁生林,等.北京市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技術措施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7,5(4):18-21.
[44] 楊建明.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水土保持監測理論與方法探測[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8):97.
[45] 楊坤.北京市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09(4):4-6.
[46] 葉再春,杜梅萍,林小波,等.生態清潔小流域:山區生態文明建設新模式[J].前線,2009(1):38.
[47] 張長印,宋曉強,王海燕.水土保持與生態文明[J].中國水土保持,2008(2):12-14.
[48] 張春平,袁利,鐘菲菲,等.生態清潔型小流域以水土流失為載體的面源污染防治技術及效益監測[J].治淮,2014(12):71-73.
[49] 張建云,王小軍.關于水生態文明建設的認識和思考[J].中國水利,2014(7):1-4.
[50] 張磊,鄭委,謝頌華,等.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的公眾響應研究[J].中國水土保持,2015(8):14-17.
[51] 張顯雙,李秋梅,李紅蕊,等.水土保持是水土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6):79-80.
[52] 周萍,文安邦,賀秀斌,等.三峽庫區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探討[J].人民長江,2010,41(21):85-88.
[53] 周志斌.“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模式探究[J].學習月刊,2013(4):110-111.
[54] 北京市水務局.1999年北京市水資源公報.
[55] 北京市水務局.2003北京市水資源公報.
[56] 北京市水務局.2006年北京市水土保持公報.
- 混凝土施工
- 福澤荊楚 水潤京華:湖北南水北調工程·市縣南水北調工作卷
- 玄武巖纖維水工混凝土及BFRP加固
- 深埋隧洞巖石力學問題與實踐
- 南水北調典型項目前期工作對投資控制影響的實踐研究
- 山洪易發區水庫致災預警與減災關鍵技術(山洪易發區水庫致災預警與減災技術研究叢書)
- 第三卷混凝土工程(第九冊):混凝土溫度控制及防裂(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全書)
- 大中型水閘除險加固研究與處理措施
- 電氣設備及控制
- 水利水電地基處理與基礎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實例及填表說明
- 唐家山高速短程滑坡堵江及潰壩機制研究
- 2014年全國水利發展統計公報=2014 Statistic Bulletin on China Water Activities
- 水環境治理
- 江西省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試行)(第二冊):混凝土工程
- 中國水旱災害公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