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工程招標投標存在的主要問題

1.行政干預太多,招標主體錯位

個別地方政府的領導人獨斷專行,無視國家法律法規,嚴重違反《招投標法》和《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規定》,錯誤認為自己是一級政府,是理所當然的“法人代表”。所以,在招投標工作中違反操作程序,一手包攬整個工程,混淆招標主體,嚴重地擾亂了水利建筑市場秩序。

2.編制標底不規范,評標標準不統一

(1)標底編制不規范。一些地區和單位由于建設資金嚴重不足,在招投標過程中,不按國家規定的預算定額編制標底,標底價大大低于初設批準投資額,從表面看來,地方上的困難似乎解決了,但造成了施工企業、監理單位、設計單位生產經營困難,使企業的經濟效益逐年下降,造成惡性循環。

(2)編標人不符合要求。一些地方的業主出于各種原因,在標底的編制中,既不委托有資質的單位來編寫,也不找有能力的專家來編寫,預先設框框,編套套,致使編制出來的標底無參考價值。

(3)評標標準不統一。目前,水利工程招標項目很多,但是,沒有統一的評標標準,每個工程的業主或代理機構都按自己的想法制定評標標準,人為因素太多,很難做到公平和公正。

3.資質審查不嚴,排斥潛在投標人

一些地方或單位,嚴重違反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財政部、水利部、建設部《關于加強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設管理若干意見的通知》和七部委頒布的《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辦法》的規定。存在以下問題:

(1)自行確定預審資格條件。有的地方不但自己確定預審資格條件,而且預審資格條件、標準和方法又不在招標公告中載明。

(2)未按規定進行資格審查。將符合條件的、不符合條件的施工隊伍全部同意報名、購標書、參加競標,致使一些不具備水利水電資質的施工隊伍被清出投標隊伍,引起索賠糾紛。

(3)排斥外地企業。有的地方實行地域限制,搞地方保護主義,排斥外地企業,人為限制投標人的數量。在預審前,就預定中標單位,其余的通通視為不合格,導致一些符合投標資質的施工隊伍被排斥在外,不符合投標資質的施工隊伍反而中了標,給工程質量埋下了隱患。

4.評委組成不規范,評標嚴重違反規定

(1)評委組成嚴重違反規定。有些工程招投標,評委不是從專家庫中抽取的,而是指定部分專家或無技術職稱的黨政領導人和監督人員參加評委,政府領導既是招標負責人,又是評標委員,甚至有些招投標中的政府工作人員超過評委人數的一半。

在評標分組中,也未按招標文件要求分成三個專業組評標。而是把商務組的評委安排到技術組,而資信組、商務組不安排專家評委參加評標。

(2)評標辦法不科學。在某堤防工程評標中,按照地方政府制定的評標辦法打出來的分值,在13家投標單位中就有12家基本分為0,只有一家獨得12分。顯然,這是很不科學的。

(3)評委違規評標。有的評委評標不堅持原則,評標帶有傾向性,對有意向性的投標人評分偏高。有的評委為了滿足業主的要求,評標分統計出來后,如果意向性的投標人分數不夠,重新調整分值,直到中標為止。

5.制度不健全,監督不到位

(1)制度不完善。《招投標法》雖然出臺了好多年,但是,相關的配套措施是在探索中逐步建立的,比較粗,欠完善,不好操作。所以,有的地方和單位在運作過程中就按照自己的需求來制定,很不規范。有的制度即使建立了,也是有章不循、違章不究。

(2)監督乏力。一些單位的領導干部不愿接受別人的監督,把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視為束縛。在招投標中,根本不通知紀檢監察部門人員參加。有的紀檢監察人員參加了,也只是參加開標會,對招投標工作沒有進行全過程監督。有的紀檢監察人員對招投標中出現的違紀違規行為聽之任之,不提出,不制止,不糾正。有的即使糾正了,也是糾而不力,制約無效。

(3)懲處不嚴。由于法規監督機制相對滯后,許多相應的配套規定只講了“不準”,而沒有講違反了怎么辦。特別是對行政領導干預招投標的究竟怎么追究不具體。有的地方存在執法不嚴,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現象。由于監督乏力,懲處不嚴,致使在招投標中出現的問題屢禁不止。這些問題嚴重地違反了《招投標法》,阻礙了招投標工作的順利進行,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舞阳县| 屏南县| 夹江县| 治多县| 北宁市| 哈尔滨市| 都江堰市| 拉萨市| 松潘县| 宜城市| 济宁市| 阳朔县| 安图县| 安顺市| 石城县| 治多县| 安远县| 区。| 突泉县| 广安市| 宝清县| 兴城市| 牟定县| 新巴尔虎左旗| SHOW| 申扎县| 家居| 德兴市| 施秉县| 青阳县| 柳州市| 壤塘县| 长顺县| 宁武县| 瑞金市| 海林市| 盐亭县| 临汾市| 鸡泽县|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