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懵懂與輕狂1
書名: 一場無可奈何的旅行作者名: 理科生one本章字數: 2612字更新時間: 2021-11-28 23:11:12
臨走前我從店里帶了一瓶高濃度無色液體,此刻的我也想喝點小酒排解一下心中壓抑的情緒,因為店老板剛才的話讓我有些感同身受,而我似乎從他身上看到自己往后的結局。
我心情沉重地往車方向走,在路過店門口時我望見了墻壁上貼著“鋪面轉讓”的廣告語,我奇怪自己進門時竟沒有發現它。
回到車里,我把車開到了廣場處停好,然后坐在駕駛座上打開瓶蓋悶頭喝了起來。這時候的我對人性產生深深的質疑,我不得不去思考、了解它,為此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些往事。
我記得我曾經也是個三好學生,在我現在年領的前一半,也就是14歲以前,我可以說是個品學兼優的“別人家的孩子”,那時候的我聽話、乖巧、陽光、活波,覺得這個世界充滿了光明。我的學習成績也算優良,在年級排行榜里如果順著去找我的名次極容易被找到,而如果倒著找就會比較費力。此外,在我看來我的那個成績來得有點輕松,因為在學習上我從來就不知道什么是預習、復習這兩部曲,也不知道什么叫刻苦鉆研、拼搏奮斗的進取精神,我過早地學會陶淵明、王子猷等人那種平淡、隨性、自由的思想情懷,活得儼然像個看透了世間百態的老頭,對待學習上的事很順其自然,日子也過得逍遙快活。
而我正因為這種順其自然的態度,我有點偏科,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對理科有莫名的共鳴,很多知識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而與理科相對的文史我就沒有這種優勢,也許是因為我有語言障礙癥而使我討厭言語,而這個討厭又致使我的言語表達和理解能力沒有得到充分訓練的緣故,那些玩弄語言藝術的知識我只能理解它表層里的含義。不過,這也不影響我靠前的排名,我憑借我優異的理科成績與良好的文科成績赫然穩定地屹立在年紀前二十。我為此感到很知足。
不幸在我十四歲之后,我開始懷疑這個世界是不是謊言筑造而成的。因為我發現很多身邊的現象都違背著傳統優秀文化在運作。我看見了一個又一個道貌岸然之徒囂張跋扈肆意妄為。我不明白那些老師和長輩們為什么一本正經地教育著我們要講文明講道德講禮貌的同時,轉過身之后他卻變成畜生盡做一些不文明不道德不禮貌的事。我也不知道一個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的小人,是靠什么樣的勇氣使得他在公共場合里大言不慚地宣傳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無私奉獻等等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他們這樣枉己正人的丑陋臉嘴反而使得我往不健康的方向想,覺得這樣的宣傳是一個謊言騙局,因為付出和享受是相對的,有施予者那么必定就會有受予者,我懷疑他們這樣道貌岸然的宣傳,會不會是在施展讓別人付出好讓自己享受的這種卑鄙計謀!
漸漸地,我的思想也拔高得開始懷疑語文和思想品德這兩門課到底教會了人什么東西,懷疑它存在的意義。因為在我看來那些道理寫得那么明白、直接、通俗易懂,而我身邊的人卻沒有幾個將它體現出來。當時我對這種現象還只是郁悶、疑惑。而后,讓我感到撕心裂肺的是,我最信任的人,我的父母不知道受了何種刺激,也開始往我厭惡的方向叛變。我親眼目睹了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去違反那些從小到大耳提面命著我的優秀文化。此外,那些我從書本里讀到的以及影視劇里看到美好,也被他們一幕幕地在我眼前打碎。此后我的三觀全面崩塌乃至于沒有三觀可言。重新洗牌的我腦袋瓜里一片混亂,我只感覺被某種東西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這個時候的我很恰巧地觸及到了網絡游戲這種東西。而后的我被其虛構的世界所迷住。我在那里找到了另一個新的世界,就如同發現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麥哲倫那樣,我興奮得樂不思蜀。
需要精神支柱的我只好投奔于虛擬的世界從里面獲取一些慰藉。當然,我的這種慰藉也并非一瞬之間就成型了,前幾次投奔虛擬世界的時候我總會糾結權衡再三。因為之前有一些案列和影視作品告訴我沉迷于網絡是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生活中的那些毀我三觀的事件讓我感覺超級不快樂,而我也清楚地明白如果我不投奔虛擬世界,我將沒有世界可言。所以我很心甘情愿地為了我的三觀不至于毀盡毀絕,我只好將自己的三觀往虛擬世界里寄托。之后的我便和與我成績不相上下的好學生——暫且稱他為1號——一起逃夜通宵沉淪游戲。
當時的我極度叛逆,想法也很偏激,我就想擺脫骯臟的現實世界,保持自己的潔凈,立志要與現實世界劃清關系,讓這個世界與我無關,同時也希望世界別與我有關。
但我的理想主義境地無法擺脫現實,畢竟我存在于現實中。所以我和它的關系是無法撇清的,除非我凋零。而我和現實產生的第一個沖突就是,我上課時候老打瞌睡。幾次三番過后我的老師們開始察覺到我的異常,便跑來質問我,當時我用熬夜搞學習所致的借口搪塞。老師們看在我平時是個誠實、好學的人的份上,勸我不能做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事。對于他們的教育我滿口撒謊敷衍說下次保證改。
這時的我雖然也發現自己變成了自己所討厭的那類言行不一之人,可我并不厭惡自己,因為我撒謊的性質屬于良性的,畢竟我的謊話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其實真正讓我深惡痛絕的是那些枉己還去正人的人中麒麟。
老師們的忠告我聽而不聞,因為在我眼里他們已經失去了批評教育我的資格——簡單直白地說,就是他們不配做我的老師。所以我當他們的話是在放屁。接著我就開始了我的自娛自樂。當時的我偏激到覺得只要是活著的人說出來話那就連筆畫都不能信。然而尷尬的是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我無暇去深究那些蓋棺論定之人說的話。只能一門心思地活在自己營造的虛擬世界里。我的老師們見我和一號上課瞌睡頻頻,開始懷疑我們晚上都去干啥偷雞摸狗之事,之后他們便搖身變成偵探開始破案。我和一號憑借我們聰明的大腦完美地預判了老師們的查寢,連連躲過厄運。但不幸的是,后來得力于社會人民群眾的舉報,加上個別同學的出賣,我們的行蹤還是暴露了。
之后我和一號便接受了一次拳打腳踢、棍棒相加的粗野式教育,然后是請家長。這個看似合理的問題解決方式,實則側底地激怒了我和一號。而后我和一號就變本加厲地加大了上網的頻率。結果沒過三天,班干部又把我們給舉報了。
接下來便又是一起不會處理問題的人來激化矛盾的事。老師選擇用武力和恐嚇的方式讓我們臣服,然而不幸的是我們鐵骨錚錚不吃權威那一套;家長枉己難正人多說一句話都是罪過;班干部自以為為我們好,然而那只不過是他的一廂情愿而已。坦白了說,其實這些人都沒有想要用心地去解決問題,只把問題當球踢。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礙于生殺大權掌握在他們手里,我們只能任他們宰割。我們雖然沉迷于虛擬網絡,但良知并沒有喪失,對于他們的懲罰我們采取逆來順受的態度。但由于他們的所作所為并不能觸動我們,甚至還讓我們感覺到反感,所以在被宰割完后,我們也就不帶任何愧疚地奔赴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