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工作任務3 濕空氣焓濕圖應用
2.3.1 任務目標
1.理解單級蒸氣壓縮式制冷實際循環與理論循環的區別。
2.掌握液體過冷、吸氣過熱及回熱的概念,能夠繪制相應的壓焓圖。
3.掌握各種實際情況變化對制冷循環的影響,能夠進行性能分析。
2.3.2 相關配套知識
無論是在空調系統設計計算中,還是在空調系統運行調試與管理中,都離不開濕空氣的焓濕圖。通過濕空氣的焓濕圖可以:
①確定濕空氣的狀態參數;
②表示濕空氣狀態變化過程;
③求得兩種或多種濕空氣的混合狀態;
④確定空調系統的送風狀態點及送風焓差;
⑤分析空調系統設計與運行工況。
1.根據兩個獨立的狀態參數確定空氣狀態及其余參數
濕空氣的獨立參數共有t、d、φ、h及ts5個。當大氣壓力B一定時,可以根據其中任意兩個決定空氣狀態,再從h-d圖上查得td、pv、pv,b及db等參數,如圖2-11所示。
例2-2 已知大氣壓力B=101325Pa,空氣的溫度t=20℃,相對濕度φ=60%,求露點溫度tL和濕球溫度ts。
解:已知B=101325Pa,t=20℃,φ=60%,在濕空氣的h-d圖上確定空氣狀態點A,如圖2-12所示。

圖2-11 空氣狀態參數間的關系

圖2-12 濕空氣的h-d圖
前已述及,將不飽和空氣冷卻達到飽和時,所對應的溫度即為露點溫度。所以在h-d圖上,將A狀態空氣沿等dA線冷卻到與φ=100%的飽和線相交,則交點C的溫度即為A狀態空氣的露點溫度,tL=12℃(圖2-12)。
過A點作h=42.5kJ/kg(a)等焓線與φ=100%線相交,則交點B的溫度即為A狀態空氣的濕球溫度,ts=15.2℃(圖2-12)。
2.空氣狀態變化過程在h-d圖上的表示
利用h-d圖能表示空氣狀態的變化過程,各種變化過程的方向和特征可用熱濕比ε表示。圖2-13繪制了空氣狀態變化的幾種典型過程,現分述如下。
(1)等濕(干式)加熱過程
空氣調節中常用表面式空氣加熱器(或電加熱器)來處理空氣。當空氣通過加熱器時獲得了熱量,提高了溫度,但含濕量并沒變化。因此,空氣狀態變化是等濕增焓升溫過程,如圖2-13中A→B所示。在狀態變化過程中dA=dB,hA>hB,故其熱濕比ε為

(2)等濕(干式)冷卻過程
如果用表面式冷卻器處理空氣,且其表面溫度比空氣露點溫度高,則空氣將在含濕量不變的情況下冷卻,其焓值必相應減少。因此,空氣狀態為等濕減焓降溫過程,如圖2-13中A→C所示。由于dA=dC,hA<hC,故其熱濕比ε為

圖2-13 幾種典型的空氣狀態變化過程

(3)等焓減濕過程
用固體吸濕劑(例如硅膠)處理空氣時,水蒸氣被吸附,空氣的含濕量降低,空氣失去潛熱而得到水蒸氣凝結時放出的汽化熱,使溫度增高,但焓值基本沒變,只是略微減少了凝結水帶走的液體熱,空氣近似按等焓減濕升溫過程變化,如圖2-13中A→D所示,其ε值為

(4)等焓加濕過程
用噴水室噴循環水處理空氣時,水吸收空氣的熱量而蒸發為水蒸氣,空氣失掉顯熱量,溫度降低,水蒸氣到空氣中使含濕量增加,潛熱量也增加。由于空氣失掉顯熱,得到潛熱,因而空氣焓值基本不變,所以稱此過程為等焓加濕過程。由于此過程與外界沒有熱量交換,故又稱為絕熱加濕過程。此時,循環水溫將穩定在空氣的濕球溫度上,如圖2-13中A→E所示。由于狀態變化前后空氣焓值相等,因而ε值為

此過程和濕球溫度計表面空氣的狀態變化過程相似。嚴格地講,空氣的焓值也是略有增加的,其增加值為蒸發到空氣中的水的液體熱,但因這部分熱量很少,因而近似認為絕熱加濕過程是一等焓過程。
(5)等溫加濕過程
如圖2-13中A→F所示過程。這也是一個典型的狀態變化過程,是通過向空氣中噴蒸汽而實現的??諝庵性黾铀魵夂?,其焓和含濕量都將增加,焓的增加值為加入蒸汽的全熱量,即
Δh=ΔdhV
式中 Δd——每千克干空氣增加的含濕量,kg/kg(a);
hV——水蒸氣的焓。
此過程的ε值為

如果噴入蒸汽溫度為100℃左右,則ε=2690kJ/kg,該過程線與等溫線近似平行,故為等溫加濕過程。
(6)減濕冷卻(或冷卻干燥)過程
如果用表面冷卻器處理空氣,當冷卻器的表面溫度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將凝結為水,從而使空氣減濕(或稱干燥),空氣的變化過程為減濕冷卻過程或冷卻干燥過程,此過程如圖2-13中A→G所示,因為空氣焓值及含濕量均減少,故熱濕比ε為

如果用溫度低于空氣露點溫度的水處理空氣,也能實現此過程。
以上介紹了空氣調節中常用的六種典型空氣狀態變化過程。從圖2-13可看出代表四種過程的ε=±∞和ε=0的兩條線將h-d圖平面分成了四個象限,每個象限內的空氣狀態變化過程都有各自的特征,詳見表2-2。
表2-2 空氣狀態變化的四個象限及特征表

3.兩種不同狀態空氣混合過程的計算
不同狀態的空氣互相混合,在空氣調節過程中是最基本、最節能的處理過程。如新回風的混合,冷熱風的混合,干濕風的混合等等。為此,必須研究不同狀態的空氣混合規律及空氣混合時在h-d圖上的表示,具體方法如下。
設有兩種狀態分別為A和B的空氣相混合(圖2-14),根據能量和質量守恒原理,有
GAhA+GBhB=(GA+GB)hC ?。?-11)
GAhA+GBhB=(GA+GB)dC (2-12)
混合后空氣的狀態點即可從式(2-12)和式(2-13)中解出,即
hC=(GAhA+GBhB)/(GA+GB) ?。?-13)
dC=(GAdA+GBhB)/(GA+GB) (2-14)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G的單位本應當是kg(a),但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量是很少的,因此,用濕空氣的質量代替干空氣的質量計算時,所造成的誤差處于工程計算所允許的范圍。
由式(2-11)和(2-12)可以分別解得

由上式可以得出

上式中的左邊是直線的斜率,右邊是直線
的斜率。兩條直線的斜率相等,說明直線
與直線
平行,又因為混合點C是兩直線的交點,說明狀態點A、B、C是在一條直線上,如圖2-14所示。
從圖2-14中可知,由平行切割定理

此結果表明:當兩種不同狀態的空氣混合時,混合點在過兩種空氣狀態點的連線上,并將過兩狀態點的連線分為兩段,所分兩段直線的長度之比與參與混合的兩種狀態空氣的質量成反比(即混合點靠近質量大的空氣狀態點一端)。
如果混合點C出現在過飽和區,這種空氣狀態的存在只是暫時的,多余的水蒸氣會立即凝結,從空氣中分離出來,空氣將恢復到飽和狀態。多余的水蒸氣凝結時,會帶走水的顯熱,因此,空氣的焓略有減少。空氣狀態的變化如圖2-15所示,并存在如下的關系:
hD=hC-4.19ΔdtD ?。?-16)
式中的hD、Δd和tD是三個互相有關的未知數,要確定hD的值,需要用試算法。實際上,由于水分帶走的顯熱很少,空氣的變化過程線也可近似看作是等焓過程。

圖2-14 兩種狀態空氣的混合在h-d圖上表示

圖2-15 過飽和區空氣狀態的變化過程
例2-3 某空調系統采用新風和部分室內回風混合處理后送入空調房間。已知大氣壓力B=101325Pa,回風量GA=10000kg/h,回風狀態的tA=20℃,φA=60%。新風量GB=2500kg/h,新風狀態的tB=35℃,φB=80%。試確定出空氣的混合狀態點C。
解:兩種不同狀態空氣的混合狀態點可根據混合規律用作圖法確定,也可以用計算方法得出,這里采用計算法求解。
在大氣壓力B=101325Pa的h-d圖上,由已知條件確定出A、B兩種空氣的狀點,并得:hA=42.5kJ/kg(a),dA=8.8g/kg(a),hB=109.4kJ/kg(a),dB=29.0g/kg(a),將上述值代入式(2-13)和式(2-14)中,計算可得

由求出的hC、dC,即可在h-d圖上確定出空氣的混合狀態點C及其余參數(圖2-16)。

圖2-16 濕空氣的h-d圖
實際上,根據混合規律,空氣的混合狀態點C必定在過 直線上的某個中間位置,因此,只需計算出hC、dC中的一個,即可在h-d圖上由hC或dC線與
直線的交點確定出空氣的混合狀態點C及其余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