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管理理論與實務
- 周莉 熊雪原 冉景亮 黃晶 熊敏
- 1248字
- 2021-12-30 12:57:34
前言
當今世界,數字化將物體信息映射到數字世界,將人與人的交互場景從物理世界遷移到數字世界,將業務場景遷移或映射到數字世界。快遞追蹤、智能醫療、智能監控、智能汽車、智能家居、數字交通等實現了將位置信息通過物聯網、傳感器等采集物體信息,并將其映射到物理世界,進而通過數字世界再反向控制物理世界的場景。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受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云會議、云招聘、云聚餐、云課堂、云拜年等被催生出來。商場購物、業務辦理、營銷等諸多業務或服務場景也通過各類App遷移或映射到數字世界。如此種種,說明數字化已成為人類社會無法繞開、必須面對的現實,數字化轉型則是全球各類經濟與社會主體都面臨的客觀問題,而數字化管理是有效應對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數字化管理人才則是其中最重要的要素。
數字化管理人才,其本質是管理人才。首先,數字化管理者應圍繞“推動組織數字化轉型”這一目標,扮演計劃者、組織者、領導者、控制者的角色。其次,和其他管理人才具有基層、中層和高層等不同層次一樣,數字化管理人才也有層次性。再次,無論何種層級的數字化管理人才,都應該具備技術能力、思維能力等通用管理能力,但對于不同層級的數字化管理人才而言,其各種能力的要求也是有差異的。簡單地講,低層的數字化管理人才,其技術能力(主要是信息技術能力)要求較高,思維能力(即數字化戰略思維)要求較低,反之亦然。最后,為了有效推動數字化轉型進程,落實數字化管理人才的培養內容,以下三點內容缺一不可:一是對信息技術的溝通、協調等基礎管理能力的培養;二是對基于業務數字化管理能力(如組織與HRM管理能力)的培養;三是建立立足于戰略和生態的管理能力。
2019年4月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統計局正式向社會發布了包含數字化管理師在內的13個新職業信息。這是自2015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首批新職業。在國內眾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時期,“數字化管理師”這一新職業的出現,象征著我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代表著經濟社會對數字化人才的需求正與日俱增,也肯定了數字化人才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更反映出當前企業數字化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另《經濟日報》在2021年3月21日的發文稱,自2019年數字化管理師被納入新職業以來,我國數字化管理師從業人員在不到兩年間已超過200萬人。這一數據顯示了數字化管理師這一新職業的魅力、發展空間和職業前景。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和全面展開,培養能夠適應并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各類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綜上,本書編著團隊歷時近1年的時間,理實結合,學研并用,立足企業數字化管理工作實際,著眼于生態和戰略的高度,按照“數字生態與戰略——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司戰略層面)——業務數字化(職能管理層面)——溝通協調數字化(管理職能層面)”這一邏輯,編著本書。本書作為數字化管理師的培訓教材之一,有利于培養數字化管理人才,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由于缺乏實踐案例,本書尚有諸多不足及待完善之處,懇請各界專家、學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本書編著團隊
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