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心·廣博·融通:川渝通識教育探索
- 馮曉云 崔凱主編
- 969字
- 2021-12-30 11:46:39
前言
博古通今胸懷百家之言,明辨篤行弘揚德才之道。在我國的教育發展史上,“通識”理念可追溯至久遠。《論衡》有言:“通書千篇以上,萬卷以下,弘暢雅閑,審定文讀,而以教授為人師者,通人也。”開展通識教育可以培養出博聞強識、通權達變,知曉古今中外天下時事,飽覽人文自然萬千道理,善于舉一反三和融會貫通的人才。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知識的多元化和信息的碎片化對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改革需要高瞻遠矚,教學模式的創新需要做到穩中有進。通識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單一的專業教育的局限性,能提供維持社會不斷進步的知識體系和思想基礎,有利于為國家培養兼具創新精神和獨立思維,勤于探索、敢于挑戰、勇于開創的時代新人。
川渝地區通識教育聯盟是在2013年由四川大學、重慶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共同倡議并建立的地區性通識教育交流平臺。自成立以來,川渝地區通識教育聯盟每年召開通識教育工作年會,眾多專家學者、優秀教師圍繞“思政教育”“創新學習”“互聯網+”“人工智能”“中國傳統文化”等主題,共同規劃通識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藍圖。川渝地區通識教育聯盟在提高川渝兩地通識教育課程質量,構建豐富的高校教學資源共享體系,推動通識教育改革與發展等方面成效顯著,成績斐然。
2019年,川渝地區通識教育聯盟年會暨美育教育與通識教育論壇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論壇立足通識教育與美育教育前沿,針對“如何將高校美育工作納入通識教育體系”“如何在通識教育格局中發展和創新美育教育”“如何彰顯和發揮美育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作用”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入研討,開展案例展示和經驗分享活動。
為推進川渝地區本科通識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加快通識教育實踐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加強川渝地區通識教育聯盟的宣傳和推廣,川渝地區通識教育聯盟連續出版學術論文集——《川渝通識教育探索》。《川渝通識教育探索》得到各單位踴躍投稿。稿件中,出現了眾多高質量佳作,不乏寶貴的經驗之談、優秀的實踐成果、深遠的發展建議。
《初心·廣博·融通——川渝通識教育探索》(《川渝通識教育探索》第五期),既是《川渝通識教育探索》前四期的傳承與延續,又是通識教育發展新方向的思考與探索;既是川渝地區通識教育聯盟年會重要成果的凝練,又是各高校教育教學工作者辛勤付出的結晶。
編者
2020年10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