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陰縣的四大家族,不,準確的說現在只剩下三大家族的老太爺,每個都曾經成為過年輕人的偶像。
毫不夸張的說,可以不知道縣太爺是誰,但不能不知道他們。
這些人至從隱居后,幾乎不會踏出家門半步。
現如今,從各自的家族出來,可想而知對朔陰縣百姓的震驚。
百姓紛紛站在道路兩龐翹首。
有人說:
“沒想到三大家族的老太爺今天都出來了。”
“十幾年沒有見過他們了,沒想到會露面。”
“還不是因為我們的許大老爺?”
“是啊!他們敢說比白家清白?”
“等著看好戲吧!”
許督還不知道朔陰縣發生了什么,正坐在那里等新來的廚娘熬雞湯。
光聞味道,就讓人垂涎欲滴。
雷龍突然闖進廚房:
“大事不好。”
“天塌了?還是地陷了?”
“都不是。”
“先喝碗雞湯,味道不錯。”
“來不及了,是三大家族的老太爺親自前來邀請您赴宴。”
許督并不在意。
什么三大家族。
看是與白家都是一丘之貉。
倘若犯事,照樣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雷龍見許督并不在意,轉念一想:
什么三大家族,在許大老爺眼里,恐怕與跳騷差不多。
區別就是難搞些。
“要見嗎?”
“見,為何不見。
許督起身,交代廚娘:
“給環兒送些。”
“是。”
雷龍來到衙門口,瞟了眼三大家族:
“你們運氣不錯,許大老爺愿意見你們。”
楊老太爺對身邊的楊鳳打了個眼色。
她上前取出玉佩遞給雷龍:
“聽聞雷捕頭喜得貴子,薄禮不成敬意。”
另兩大家族的人也紛紛取出禮物要送與雷龍。
雷龍看這三個家族對他畢恭畢敬,心情格外暢快。
換作往常,自然沒有這待遇。
甚至連見的資格都沒有。
他也非常清楚,自己有這樣的待遇,來自于許督。
面對三大家族價值連城的禮物,婉拒:
“太貴重了,怕他沒有福氣享受,還是收回去。”
三大家族沒想到雷龍竟然拒絕了。
此人向來來者不拒。
不愧是能用雷霆手段鏟除根深蒂固白家的人物。
駕馭屬下也有一套。
當他們走入后衙,見到年輕的許督后,都很吃驚。
沒想到手段如此犀利的許大老爺會如此年輕。
民見官要跪。
他們正要下跪,許督說:
“都是上了年輕的人,按照朝廷的制度,可以免禮。”
“許大老爺真是宅心仁厚。”
“是啊!”
“朝廷的棟梁。”
許督對這些老家伙的吹捧很不耐煩:
“先坐吧!”
“三位來訪不知道有何事?恐怕不止是來夸我的吧!”
楊家老太爺說:
“和吳家,李家在許大老爺剛任朔陰縣的父母官就擺下了接風酒,奈何都是些老家伙,不是他病就是我病,一直沒有機會,小輩做事又毛毛躁躁,不放心,今日借燈會之機還請許大老爺賞臉。”
吳家和李家的老家伙紛紛埋怨自己,不該在許督上任后病倒。
還請許大老爺今天晚上無論如何賞光。
許督對他們的惺惺作態覺得很開笑。
倘若不是自己鏟除了白家,他們會來嗎?
不過也沒必要與他們三大家族徹底翻臉,如果推到喬師爺那邊去,自己雖然不懼,但難免會費些力氣,到時候如果魚死網破,讓百姓受傷,得不償失。
“燈會?”
許督看向雷龍。
雷龍也愣了,許大老爺不知道嗎?
“中秋節,朔陰縣的有錢人都會舉辦燈會熱鬧,熱鬧。”
“中秋啊!”
許督竟然不知道。
“既然你們盛情邀請,我也卻之不恭了。”
他們聽到許督愿意赴宴,老臉上的皺紋成了朵燦爛的菊花。
楊家老太爺:
“許大老爺愿意赴宴,今年的中秋燈節定會在縣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許督有些不耐煩,起身。
三大家族的老家伙心領神會。
紛紛起身告辭。
“雷捕頭,替我送送。”
許督目送他們離開后,陷入了沉思;倒不是覺得這些人有什么目的,就算有,也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單純覺得,中秋佳節,沒有親人在身邊略微有些孤單。
他們三家從衙門出來,并沒有各回各家,而是直接來到朔陰縣最大的酒樓朝天樓。
作為楊家的產業,坐落在朔陰縣最好的位置。
從包間看出去,朔陰河扶搖直上,仿佛連接著天際。
中秋佳節時,河燈順流而下,美不勝收。
這也是他們邀請許督來此的原因。
三大家族的老太爺到了后直接進入最好的包廂密談。
如此鄭重其事,還是他們三家從來沒有過的情況。
而他們帶來的家族中年輕的青年才俊自然沒有資格參與這樣的談話,只能在外面等著。
等了一會兒,有人不耐煩了。
吳才俊:
“真不知道說什么,能用這么長時間。”
說完后,見沒有人搭理他,目光落在楊鳳身上:
“聽你弟說,你們家商量著把你嫁許督。”
楊鳳蹬著雙丹鳳眼,但沒有說話。
“今天來見過這位許大老爺是不是比白家那家伙強?”
“不說話沒人把你當啞巴!”
“算了。”
吳才俊站起來,說:
“見過許督后,我才知道那些白鹿書院的那些青年才俊都是屁。”
李壽聽到吳才俊侮辱白鹿書院,忍不住說話了:
“吳兄別胡說,白鹿書院人才濟濟。”
“你問問楊鳳,看得上你們白鹿書院的誰?”
李壽無話可說。
楊鳳當初在白鹿書院讀書時,許多人抱以好感,但無人能抱得美人歸。
突然,房門打開。
楊老太爺說:
“楊鳳你進來。”
楊鳳走進去后,聽到了讓她無可奈何的決定。
“今晚你與我們三人招待許督。”
“明白。”
楊老太爺語重心長的說:
“就看你的了。”
“爺爺我明白。”
楊老太爺對楊鳳的反應很滿意。
盡管舍不得,但為了楊家,必須得那么做。
李老太爺說:
“我觀許督聽到今天是中秋節神情落寞,看樣子是想家了,侄女知道做什么吧!”
“還請李叔叔不吝賜教。”
“沒什么事是一首思念家鄉的詩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