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把握自己的生活
基本上,一個人能成為什么樣的人不在于他出身如何,而要看他如何造就自己。
——亞歷山大·格雷厄姆·貝爾
我21歲那年,生活落魄不堪,數九寒天住在只有一間斗室的公寓里,靠白天當建筑工勉強度日。到了晚上,我一般沒錢出去消遣,只能待在家里,至少家里還算暖和。因此,我就有很多時間來思考。
一天晚上,我坐在我的小餐桌邊,忽然就開竅了。我的生活就此變了樣。我忽然意識到,我今后的生活會過得如何完全取決于我自己,沒人會伸把手,沒人能拯救我。
我那時離家千里,而且很久都沒有想過要回去。我當時頭腦十分清醒,我明白,如果我的生活發生變化,那變化一定是從我自己開始的。如果我不改變自己,別的什么都不會改變。我要對此負責。
偉大的發現
那一刻至今仍歷歷在目,就像第一次跳傘——又害怕又刺激。我就站在生活的邊緣,決定跳下去。我知道,如果我希望自己的狀況有所改善,就得改變自己。一切都取決于我。
我后來明白了,如果一個人能對他的生活負全責,那他就等于跨出了一大步,從幼稚無知走向了成熟??杀氖牵蟛糠秩硕嘉茨茏龅竭@一點。我見過很多四五十歲的人,他們還在為過去不愉快的經歷而嘟嘟囔囔,把自己的問題都怪到別人身上。有人還在抱怨二三十年前父母為自己做了什么或沒做什么。他們終日糾纏于過去的事情中,無法解脫。
最要命的敵人
幸福和成功的最大敵人是各種各樣的壞情緒。壞情緒會把你拖垮,讓你身心倶疲,使你的生活毫無樂趣可言。壞情緒對個人和社會造成的傷害比有史以來所有的瘟疫加起來都厲害。
如果你確實想獲得幸福和成功,那么你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把自己從壞情緒中解脫出來。幸運的是,只要知道怎么解脫,你就能做到這一點。
害怕、自怨自艾、忌妒、自卑,還有生氣,引起這些壞情緒的原因大致有四個。一旦認清它們,并將之從你的心里一一解決,你的壞情緒就會自行消失了。而一旦壞情緒沒有了,那些積極的情緒,如愛、平和、愉快和激情,就會如小溪般汩汩地流入你的心里,你的生活會因此而變得更好,有時這些變化就在分秒之間。
別再找理由
原因一是“找理由”。只要你能找到理由,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別人,覺得自己應該因什么事情生氣或者不高興,你的情緒就會變壞。這就是為什么人一旦生起氣來就會嘮叨個不停的原因。相反,如果你不能為自己的壞情緒找到理由,那么你就沒法生氣了。
比如,因為社會經濟狀況不好,公司的銷售業績不佳,有個人下崗了,這個人就會對他的老板滿懷怨氣,不停地發牢騷,找出所有的理由說這對自己不公平。他甚至會氣得決定去起訴,或者用別的辦法把老板“擺平”。只要他始終揪著他的老板和公司不放,給自己的壞情緒找理由,他就會受制于自己的情緒,無論是在生活里還是在思想里。
相反,如果他能盡快對自己說:“哦,我下崗了。真是趕上這種事了。這也不是沖著我來的,什么時候都有人下崗。我看我還是趕緊再找份工作吧?!彼膲那榫w就會消失了。這時的他頭腦冷靜、目標明確,一心在想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再就業。只要他不再給自己找理由,他就會積極行動起來,而且成效顯著。
不要“自我合理化”,不要找借口
原因二是“自我合理化”。當你這么做的時候,其實是想給一個難以接受的結果找一個能接受的說法。
你做的事讓自己覺得不好或者不開心,你就找個理由給自己開脫。你編了一套說辭來解釋自己的行為,好像發生的事與己無關,盡管你自己知道要為此負全責。你經常使出各種招數來讓自己顯得像沒事一般,把自己的所作所為說得好像確實應該得到大家的體諒。正是這種自我合理化的做法讓你的壞情緒久久無法清除。
自我合理化和找理由的做法總是使你把其他的人或事作為你的問題的源頭,你自己卻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把其他的人或事說成對立面或者“壞蛋”。
讓他們說去吧,走自己的路
原因三是“過于在意別人的評價”。對有些人來說,他們對自己的全部認識都取決于別人怎么評價自己,怎么在背后談論自己,甚至是用什么樣的表情看自己。除了別人的態度,他們對自己的個人價值沒有什么看法。而一旦別人的態度是消極的,無論是出于什么原因,是確有其事還是捕風捉影,“受害者”就會立刻感到生氣、難堪、自怨自艾和失望。因此,心理學家總是說:“我們做的幾乎所有事情都是為了贏得別人的尊重,或者至少不失去別人的尊重?!?/p>
要明白,別人是不會負責的
原因四,也是最糟的一個,就是“責怪”。當我在學習班上畫“壞情緒之樹”的時候,我把樹干比做問題出在自己、卻要責怪別人的這種傾向性。而一旦你把樹干撂倒,所有的枝葉——就是所有的壞情緒——也就立刻枯萎了,就好比你把插頭一拔,圣誕樹上的彩燈就都滅了一樣。
對自己負責是靈丹妙藥
自己對自己的狀況負全責是消除各種壞情緒的靈丹妙藥。你不會一邊說著“我來負責”,一邊生著氣。一旦對自己負起責來,你的壞情緒就都無影無蹤了。
發現這個簡單但是強有力的原則(即“我來負責”)和它清除壞情緒的立竿見影的功效,無論是對我還是對我成千上萬的學生來講,都是一個轉折點。
想象一下吧!無論你因為什么生了氣或者心情沮喪,你都可以讓自己從中解脫出來,只需簡單說一句“我來負責”,就可以把握自己的生活。
只有當你把自己從壞情緒里解救出來,完全對自己負責的時候,你才能夠開始制定和實現你的目標,不管是在生活的哪個方面。只有你的精神和情緒都放松了,你才能夠調動你的精力和激情。不對自己完全負責,就不會有進步。換個角度講,一旦你對自己的生活負了全責,你就會前途無量了!
停止責怪他人
從現在起,不要再因為任何事——無論是過去的、現在的還是以后的——責怪任何人了。正如埃莉諾·羅斯福所說的:“沒有你的認可,誰也不能小看你?!毕矂⊙輪T巴迪·哈克特曾說過:“我從不記恨誰,否則的話,就沒完沒了了?!?/p>
這樣說起來,就別再找借口或者自我合理化了。如果你犯了錯,說一聲“對不起”,然后想辦法補救就行了。你每責怪一次別人或者每找一次借口,就等于把自己的本事撇在一邊了。你會覺得自己軟弱無力、技不如人,心里會覺得生氣、不開心。別那么做!
控制你的情緒
為了讓自己保持積極的情緒,不要因為任何事對他人指指點點,或者牢騷滿腹,甚至是惡語相向。你每指責、抱怨別人一次,抑或因為他人做了什么或者沒做什么而出言不遜,你就在心里引發了一次壞情緒,結果使自己不好受。你的情緒再不好,也影響不到別人。跟別人生氣就等于是讓他人“遙控”你的情緒,而且往往也就改變了你的整個生活質量。這不是愚蠢又是什么?
記住加里·祖卡夫在他的《精神的位置》一書中說過的話:“情緒積極能成事,情緒不佳會壞事?!狈e極的情緒,如愉快、興奮、愛和激情,會讓你覺得更加精力充沛、信心百倍;而壞情緒,比如生氣、傷心、怨恨和沮喪,會讓你對他人滿懷敵意、焦躁易怒,因此而不受歡迎。
一旦你決定對自己完全負責,那么無論出現什么情況,你都會滿懷自信地讓你的事業和生活沿著既定的方向前進。你就成了“自己命運的主宰,自己靈魂的指揮”。
你就是你自己的老板
從今往后,你要把自己看成是自己的老板,就當是自己雇用了自己,你要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完全負責。一定要提醒自己,正是因為你做到了什么或是沒做到什么,才會有如今的情況,才會成為現在這樣一個人。你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自己。
你選擇,你決定
在很大程度上,你如今掙到的錢正是你自己作決定的結果,不多也不少。如果你對目前的收入不滿意,那就下決心多掙些。給自己設個目標,再訂個計劃,然后就付諸實施。
作為你的工作和生活的“主管”,作為自己前途的設計師,放開手來作決定吧。你是老板,你負責!
制定自己的戰略
公司的老板要對公司的戰略和經營活動負責,而你作為自己的老板,也要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定戰略。你要負責整個管理戰略,包括制定目標并付諸實施。
你要對實現一定的產出負責,比如你工作的成效和你想要得到的結果。
作為老板,你要負責制定銷售戰略,比如開展自我宣傳、樹立自我形象、進行自我包裝等,以求在充滿競爭的市場中把自己“賣個最好的價錢”。
你要負責制定財務戰略,你要決定銷售量的大小、銷售額的多少、收入年增長的速度,以及收入里哪些用來投資、哪些要存起來;你還要決定退休的時候你身價幾何。這些數字的大小完全取決于你。
你還要負責制定你的人際關系戰略,包括你與同事和家人的關系。我給學生們提出了這樣的建議:選擇老板很重要。在能掙多少錢、晉升空間如何及你工作是否開心這樣的問題上,選擇什么樣的老板事關重大。
作出新決定和新選擇
出于同樣的考慮,你選擇的伴侶和朋友對成功和幸福的影響一樣不可低估,與其他的選擇比起來,甚至更為重要。如果你對你目前的選擇不滿意,那就要自己采取行動來加以改善或者改變。
最后,作為你自己的老板,你要完全負責你的學習、培訓與發展。在今后的數月或者數年中,你實現財富夢想所需的聰明才智、技術、能力,以及競爭力,完全取決于你自己。而為此所花的時間和金錢也是你的責任所在,別人無法替代你。一個無法回避的事實是,別人對你的事情決不會像你自己那樣上心。
成為一只成長型股票
把這個比喻延伸一下,就當自己在經營一家公司,公司股票已經上市交易了。股民們會在這只股票上投錢嗎?他們對它有信心嗎?它還會漲嗎?幾個月或者幾年之內能分紅嗎?你是一只“成長型股票”嗎?或者你的行市已經看跌了?
如果你決定成為一只“成長型股票”,希望自己的收入每年增加25%~30%,那么你的戰略是什么?作為自己生活的“領班”,作為配偶的伴侶和孩子們的家長,你有責任使自己進入一條上升的軌道,每年不斷地讓自己“增值”,否則,你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
自控還是他控
很多心理學方面的文章都圍繞著“由誰控制”的理論而展開敘述。通過50多年的研究,心理學家們相信,由誰來控制自己是生活幸福或者不幸的決定因素。為什么?
那些自控能力強的人相信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生活。他們堅強、自信,而且充滿力量,他們總是非常樂觀和積極,他們自我感覺良好,而且掌控著自己的前途。
相反,那些自控能力差的人總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包括他們的老板、賬單、婚姻、孩童時代遺留的問題及眼下的處境。他們難以控制自己,時常感到軟弱、憤怒、恐懼、消極,對他人滿懷敵意,因而難以成事。
事情好的一面是,你承擔的責任和你的自控能力是成正比的。你越多地告訴自己“我來負責”,你的自控能力就越強,你也就會越發感到自信和充滿力量。
金三角
責任和幸福之間的聯系也是非常緊密的。你承擔的責任越大,你就越幸福。應該這么說,責任、自我控制和幸福組成了相輔相成的金三角。
你承擔的責任越多,你就會感到自己的自控能力越強。你的自控能力強了,你就會感到更自信、更幸福。當你更加積極地把握住自己的生活時,你就會給自己提出更高、更具有挑戰性的目標,你也會具備實現這些目標的動力和決心。你會感到生活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無論你決心做什么,你都會無往而不勝。
未來掌握在你的手中
制定目標的第一步,是要認識到你擁有無限的潛能,只要你的確在熱切盼望,并且愿意付出時間和汗水,你就會成為你想成為的人,擁有你想要的東西,做到你想做到的事情。
制定目標的第二步,是要對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遭遇擔起全責,不要責怪他人,不要找借口開脫。
牢牢記住:你擁有無限的潛能,你要完全負責。這樣一來,你就已經作好繼續前進的準備了。下一步,你就要開始設計未來了。
把握自己的生活
(1) 認清你目前生活態度消極的主要問題或者原因。你要在哪些方面對此負責?
(2) 就當自己有家公司,把自己看成是老板。如果你持有100%的股份,你會怎么做?
(3) 現在就下定決心,不要再因為任何事責怪任何人,并且完全擔起生活的責任。那么你該怎么做?
(4) 別再找借口了,立刻行動起來。把你常用的借口拋開,試著有所作為吧。
(5) 把自己看成是開創生活的“第一動力”。你的現狀完全是你自己所作決定和選擇的結果。你該改變些什么?
(6) 現在就痛下決心,原諒那些以不同的方式傷害過你的人。別再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了。找些重要的事情使自己忙起來,這樣你就沒空胡思亂想了。
(7) 為了完全把握自己的生活,你馬上能采取的一項具體行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