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歐洲智能交通發展經驗借鑒

一 歐洲推進智能交通發展的政策

(一)歐洲在歐盟的框架體系下推動智能交通發展

重視頂層設計和新技術研發,在關鍵領域通過大量資金引導產業發展,其中,車輛安全救援、自動駕駛等是其政策引導的重點方向。在機構設置上,歐洲主要是通過歐洲智能交通協會(ERTICO),用以促進歐盟與相關企業之間合作,來推動區域智能交通發展。該協會是一個公私合作的組織,其利益相關者包括:汽車和交通系統制造商、政府、公路經營者、電信運營商、用戶和服務提供商等。ERTICO支持各國之間的合作,為各成員國提供一個合作的平臺,共同探討國家ITS行動方案。歐洲國家眾多,歐洲的智能交通研究更多是在歐盟的框架范圍內展開。

表2-4 歐盟智能交通發展政策

續表

(二)以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戰略為抓手推動智能交通發展

2016年,歐洲通過了《歐洲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戰略》,計劃在2019年在歐盟國家道路上大規模配置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實現汽車與汽車之間,汽車與道路設施之間的智能化溝通,并在2020年底通過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戰略的實施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實現在2010年到2020年將交通死亡總人數減少一半的目標。歐洲計劃投資1.8億歐元用于該戰略項目實施,推動2019年在歐盟國家道路上大規模配置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實現車與車、車與路側設施之間的“智能溝通”,從而確保歐洲汽車產業在下一代汽車研發中處于領先地位。近期,歐盟共同利益重大項目(IPCEIs)戰略論壇發布了《增強歐盟未來工業的戰略價值鏈》報告,將清潔、網聯、自動駕駛汽車(Clean,Connected and Autonomous Vehicles,CCAV)列入歐盟的關鍵戰略價值鏈。

(三)車路協同是歐洲智能交通發展的重點領域

1998年4月歐洲開始了代號為KAREN(Keystone Architecture Required for European Networks)項目,奠定了歐洲開發智能交通運輸體系框架的基礎。在政策的推動和引導下,2008年歐委會發布了歐洲ITS行動計劃,2009年歐委會委托歐洲標準化機構CEN(歐洲標準化委員會),CENELEC(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和ETSI(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制定一套歐盟層面統一的標準、規格和指南來支持合作性ITS體系的實施和部署。歐洲汽車通信協會C2C-CC組織于2015年起全面推廣車路協同系統。2002—2015年期間,歐盟投資1.8億歐元用于40個不同的合作系統研發項目。目前歐洲已經完成了CVIS和Safespot等一系列車路協同研究項目,也推出了由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通信標準組織設計的適用于歐洲道路環境的車路協同通信協議。歐盟標準化機構ETSI和CEN已經完成了車輛信息互聯基本標準的制定。該標準將確保不同企業生產的交通工具之間能夠相互溝通,并能與道路基礎設施溝通。

表2-5 歐洲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的應用集及定義

表2-6 清潔網聯自動駕駛汽車重點布局

(四)歐洲高度重視鐵路的互聯互通和智能化發展

同時,歐洲也非常注重鐵路領域的互聯互通和智能化發展,將鐵路納入了智能交通一體化發展的領域。2005年,歐盟推動了Inte GRail(Intelligent Integration of Railway Systems)項目,推動信息在歐盟各國的鐵路系統中互聯互通,實現鐵路主要業務協同一致,為管理者提供決策支持。2011年,歐盟發布了《歐洲一體化運輸發展路線圖》白皮書,旨在將歐洲目前的運輸系統發展為具有競爭力和高資源效率的運輸系統,并同步制定了《Rail Route 2050》戰略規劃,推動形成一個有競爭力、高資源效率、面向智能化的2050年鐵路系統發展藍圖。歐盟還出臺了一系列戰略規劃:2013年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的Shift2Rail科技創新戰略。目標是實現歐洲鐵路互聯互通運行,提升鐵路競爭力,增強全球市場的領導力。Shift2Rail戰略實施周期為2014—2020年,重點關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路網容量增強、服務可靠性與準時性提高,最終實現歐洲鐵路一體化。

歐洲各國根據自身情況提出了鐵路數字化發展戰略。法國于2015年提出了數字化法鐵戰略,通過加強工業互聯網建設,構建聯通列車、路網和站房三大區域網絡。一方面實現對安全運輸、生產效率、能源經濟、工作質量等的追求;另一方面滿足旅客對準點率和舒適度的需求。

圖2-7 歐盟Shift2Rail科技創新戰略框架

德國鐵路公司(簡稱德鐵)與德國聯邦交通部、德國鐵路工業聯合會于2016年聯合簽署合作協議“鐵路數字化戰略”(鐵路4.0)。逐步實現半自動化列車調度,提供下一代電子行程服務,強化列車移動互聯網服務。在2020年底實現所有鐵路建設項目應用建筑信息模型(BIM)。

英國于2018年公布了數字鐵路戰略等,將BIM技術應用、鐵路基礎設施建設自動化、電子行程服務、門到門旅客運輸、列車自動駕駛、3D打印、基礎設施預測性維修、智能綠色動車組等列為關鍵任務。

二 歐洲智能交通發展的情況

(一)歐洲實現了Telematics的全面開發和應用

歐洲構建泛歐交通運輸無線數據通信網,推進出行信息服務系統(ATIS)、先進的車輛控制系統(AVCS)、先進的商業車輛運行系統(ACVO)、先進的電子收費系統等系統研發和應用。部分歐洲國家也在發展交通信息高速公路(TIH)和視頻信息高速公路(VIH)。

歐洲智能交通在國家交通控制中心、自動車輛定位系統、可變信息系統、智能停車系統、旅行信息高速公路建設和應用等方面取得了較多成果。目前歐洲還在推進VIAJEO(交通規劃數據和出行信息采集協調解決方案)、Instant Mobility(為未來互聯網條件下為智能、高效、綠色發展提供憑條)、MOBiNET(互聯網出行平臺)、SATIE項目(城市智能出行、智能廊道、智能區域等自主創新解決方案)、SmartCEM(智能電動出行)、ecoDriver(支持節能減排的駕駛方式)、UDRIVE(歐洲自然駕駛研究)。

(二)歐洲各國結合自身條件開展了多元化車聯網應用

從各國情況來看,英國開展了復雜道路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在英國的鄉村道路、高速公路等各種環境下進行實地測試,來測試不同交通和氣候狀況下的自動駕駛汽車的表現,同時還在實驗室和專用測試路段開展前期驗證工作。在城市交通領域,英國大力推廣應用智能交通等,給駕駛者建議行車速度,以在下一個路口變成綠色時到達,通過更有效的駕駛來減少擁堵和汽車尾氣。英國還重點推進了智能人行橫道的發展,通過動態顯示和根據人流量調整寬窄的“斑馬線”,提升城市交通的行人安全水平。德國在2017年通過法律,對汽車廠商在德國進行自動駕駛汽車的路測做出了規定,從而為德國規模龐大的汽車制造業進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打開了大門。奔馳、寶馬等汽車廠商針對自動駕駛技術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同時,德國還高度重視商用車的自動駕駛應用,目前已經實現了自動駕駛卡車編組運行的試驗,卡車編隊從德國斯圖加特自動駕駛開行至荷蘭鹿特丹,行駛近600公里。芬蘭和挪威聯合開展協同式智能交通研發和應用,在跨越芬蘭和挪威國家的歐洲E8公路上,部署車路協同設施,可實現車車通信、車路通信,并實施可互操作性的協同式智能交通技術應用,包括天氣、路面情況、交通事故、實時交換等相關信息,并部署了基于路側信息的車載制動系統,還可以對野生動物或其他道路障礙進行警示提醒。

(三)歐洲各國鐵路智能化發展情況

在鐵路智能化方面,德國鐵路股份公司(德鐵)廣泛應用ETCS系統,推動既有路網通行能力提升了20%。德鐵在部分路網上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大力應用最新的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改進駕駛輔助系統Fassi 4.0的功能,率先在礦山鐵路實現無人駕駛,開發能自動識別障礙和自動駕駛的干線機車,制造和測試首臺樣機,研發能自動駕駛的駝峰調車機,制造德國首列在市郊鐵路上實現自動駕駛的列車。英國也在通過數字化的方式大力提升既有線路運力,推動ETCS(歐洲鐵路控制系統)試驗軌道開發和ETCS車輛、鐵道信號系統改裝。法國鐵路也在城市郊區線路積極引入自動駕駛。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微山县| 麦盖提县| 中西区| 城市| 苍溪县| 弥勒县| 康马县| 普格县| 慈溪市| 延庆县| 平湖市| 全南县| 额敏县| 宕昌县| 乃东县| 镇江市| 咸阳市| 浪卡子县| 吉隆县| 滁州市| 改则县| 甘南县| 梅河口市| 岱山县| 青阳县| 长岛县| 金秀| 莱芜市| 遂溪县| 金川县| 外汇| 衡阳县| 洪洞县| 台湾省| 钟山县| 信宜市| 迭部县| 江陵县| 青州市| 宁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