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農村基層治理現代化

◆ 治理重心下移能否提高鄉村治理的有效性?——湖北秭歸“幸福村落”建設再審視

治理重心下移是當前基層治理的新趨勢,為村民自治實踐帶來創新與改革契機,全國各地由此衍生出一系列自治新探索與新實踐。湖北省秭歸縣在合村并組的宏觀背景下,以“幸福村落”建設為創新點,探索出治理重心下移、自治單元下沉的鄉村治理新模式。在鄉村治理重心下移的潮流與趨勢中,“幸福村落”運作機制依然存在一系列現實問題,這些問題表明,鄉村治理重心下移并非提高治理有效性的充分必要條件。治理重心下移并不意味著自治單元的簡單下沉與收縮,還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有效運作機制、制度規范與治理規模相匹配,最終才能真正提高鄉村治理的有效性。

◆ 鄉村組織網絡再造與基層社會治理轉型——基于陜西省山縣“321”模式的分析

當前村民自治乏力,鄉村社會治理力量薄弱,治理領域“內卷化”問題凸顯,基層社會治理面臨著迫切的轉型需要。基于陜西省山縣“321”模式的分析,本文從鄉村組織網絡再造入手,分析基層社會治理的邏輯轉向。研究發現,通過組織網絡構建,將鄉土社會中的熟人邏輯嵌入現代治理網絡當中,充分利用傳統村落中原生的治理資源,重新激活組織網絡節點的主體意識,將分散的、異質化的村落社會有效組織起來。同時,通過構建網絡化的治理結構,實現國家權力的逐級、逐節下沉,國家行政權力由單向度的滲透、嵌入轉變成多維度的融合與貫通,實現了差序治理與行政嵌入的有機結合,推動行政化、科層制的治理邏輯向網格化、多元化的治理邏輯轉變,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 精英結構視角下的鄉賢治村——基于山西G村的案例分析

通過對山西G村鄉賢治村路徑的實地觀察,從精英結構視角,分析和探討了鄉賢治村的路徑及影響因素。研究表明:鄉賢治村并非鄉賢單一主體的治理,需要多元主體的合作,其中關鍵在于保持鄉村權力結構的均衡。鄉賢的嵌入打破了鄉村固有的權力結構,在難以均衡多方利益的前提下,鄉賢治村陷入了發展困境,抑制了鄉賢功能的發揮。在鄉村振興進程中,鄉賢治村的有效性除了發揮鄉賢功能,還需調動農村內生精英群體的參與,尤其農村內生精英的培育和帶動以及實現精英群體之間的合作與良性互動是充分發揮鄉賢功能的必要前提。

◆ 農村集體土地收益的民主分配與參與式治理——基于蘇南蕩村“返租倒包”的經營模式分析

土地是國家與農民關系的連接點,改變村集體土地的利用方式,將涉及集體土地收益如何分配的問題,也將重新塑造村集體與農民的關系,進而產生相應的村級治理形態。農村集體土地利用的核心是要解決土地收益分配問題。通過采用協商性決策機制對村集體土地收益進行民主化分配可以強化村集體與農民之間的信任關系。在較強的信任關系基礎上,蘇南蕩村把村集體土地“返租倒包”,不僅動員了農民積極參與村集體土地事務的民主管理,也調動了農民參與村級事務治理的積極性。由于集體土地收益的分配涉及農民的切身利益以及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因此農民有效參與集體土地收益分配實際上激活了村民自治運行的經濟基礎。基于集體土地收益民主化分配的實踐,以及村集體與農民的之間互惠合作關系,村集體和農民在村民自治制度基礎上塑造了參與式治理形態。

◆ “權力—權利”關系視角下資源型村莊治理困境及優化路徑——以山西省W村為例

權力與權利關系是社會治理的核心問題,權力與權利關系狀況,決定了基層社會治理樣態。村民權利扭曲與政府權力失能是資源型村莊社會治理陷入困境的現實表現,而這一困境的形成,本質上是地方政府權力擴張與村民權利受限的結果。在資源型地區,面對資源開采的巨大利益,縣域政府在府際壓力和自身利益雙重導向下,必然通過權力擴張來主導礦權市場,導致資源產權制度缺乏合理性,進而導致礦區農民群眾合法權益嚴重受侵。在強政府弱社會的社會慣性和權力壓制權利的制度慣性下,村民難以通過正式制度程序進行維權,只能通過“弱者的武器”攫取不正當利益,從而彌補合法權益的損失,最終導致政府和村民之間的政治互動異化為無規則博弈,與之相伴生的必然是礦區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失去約束效力。因此,破解資源型村莊治理困境,根本出路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權力與權利的平衡。

◆ 茶館話事:“雙威共軛”的協商共治有效實現形式——基于皖北LH茶館調解室的考察

鄉村振興背景下,任何治理主體都難以憑借一己之力開展有效的治理活動,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在基層治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調動多元主體的積極性,構建各主體間良性健康的協商共治機制。LH鎮依托于傳承數百年的茶文化,以茶館為公共治理空間,采取“1+N+X”的人員構成模式,創新公共空間“一室多用”機制、調解活動情法互溶機制、程序合法與形式合理融合機制、剛柔并濟與結果溫和的“調解+簽約”機制、保障調解結果執行的雙重監督機制等,有效地使政府權威和社會權威在茶館調解室內融合起來,釋放出良好的治理效能。當然,其也面臨著運行機制尚未體系化、團隊成員孵培制度不完善、書面性監督的效度不足、獎勵機制不管健全、模式推廣具有局限性等困境。對此,可以通過加強團隊建設以培養后續發展生力軍、規范制度運行機制以做到程序正義與結果正義相結合、注重經驗總結并對案件歸類整理、保留一定開放性和自由度并有效掌握調解節奏、重視宣傳引導以促進交流互動等路徑予以解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化市| 湟中县| 卢龙县| 德昌县| 武隆县| 兴国县| 无锡市| 山阴县| 化隆| 剑河县| 随州市| 乡宁县| 萨迦县| 建水县| 巴彦淖尔市| 濮阳市| 金湖县| 防城港市| 华安县| 噶尔县| 彰化市| 平阴县| 于田县| 安庆市| 綦江县| 石家庄市| 尤溪县| 榆林市| 合山市| 乐业县| 黄陵县| 永德县| 阳城县| 周口市| 天镇县| 广宁县| 两当县| 忻州市| 旌德县| 鹤山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