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資本主義侵入、工商業發展與鄉村經濟破產

一 資本主義與鄉土工業破產

鄉土中國的現代化,從一開始就是被納入西方勢力影響之下的工業化過程[31]。晚清以來,西方資本主義對我國農村經濟和農民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帝國主義入侵的結果是將中國的農村吸納到世界市場范圍之內,嵌入于“鄉村—城鎮—通商口岸—世界”整個體系中,中國農村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底層部分。在沃勒斯坦看來,世界體系存在著“核心—邊陲”的結構,其關系是剝削和被剝削、控制與受控制的關系。從這種視角來看,作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自然處于“邊陲”地位,在西方列強政治經濟的壓迫和剝削下,致其傳統經濟衰退和崩潰。晚清社會傳統經濟結構仍然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鴉片戰爭后,外國資本主義開始實施以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為手段的經濟侵略,傳統手工業由于無法與擴張進入中國的西方工業競爭而走向崩潰,導致以耕織結合為核心的自給自足的經濟結構逐步解體,農業生產日趨衰敗,農民生活陷入貧困,農村經濟瀕臨破產。

第一次鴉片戰爭后,西方對華貿易主要是鴉片,同時也伴隨著大量商品輸入,當時洋紗、洋布等貨物在農民傳統手工業的抵抗下,并未有效打開市場和銷路。馬克思對歐洲工業產品不能打開中國市場的原因做出了準確判斷:“除了鴉片貿易之外,對華進口貿易迅速擴大的主要障礙,仍是那個依靠小農業與家庭工業相結合的中國社會經濟結構。”[32]這說明,在西方工業資本主義初期,盡管西方工業品的入侵對農村手工業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破壞,但傳統農村經濟所具有的“內部堅固性和結構”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和手工業的結合并由此帶來的巨大節約和時間上的節省,有效抵抗了西方工業品的進入,此時的傳統小農經濟還能夠抵御得住西方商品經濟。然而,資本主義二次工業革命使得勞動生產率提高,西方工業品的價格優勢逐漸凸顯,洋貨開始全面占據中國市場,給農村自然經濟以沉重打擊,農村手工業走向破產邊緣。傾銷工業產品和收購農產品成為西方列強在中國的重要牟利方式,“這一切大大增強了西方工業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為其占領中國市場、摧毀和瓦解中國的傳統手工業創造了條件”[33]。機器大生產效率的提高,對中國手工業產生了毀滅性的影響,如恩格斯所言:“由于在世界各國機器勞動不斷降低工業品的價格,舊的工場手工業制度或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工業制度完全被摧毀。……今天英國發明的新機器,一年之內就會奪去中國千百萬工人的飯碗。”[34]西方商品經濟的侵入,給鄉村傳統農業、手工業生產帶來致命性打擊,使得農民收入越發微薄。

農村經濟是整個中國經濟的基礎,當然農村經濟并不意味著單純農業經濟,而是農工混合的鄉村經濟,鄉土工業更多以家庭手工業形式呈現,如紡紗和織布。近現代以來,鄉土工業無法與擴張進入中國的西方工業競爭而逐步走向衰敗。從農村手工紡織業來看,國外廉價的棉紗棉布大量向中國市場傾銷,洋紗市場占有率迅速從沿海地區向內陸省份擴張。鄭觀應記載了19世紀下半葉西方紡織品對國內手工紡紗業的沖擊狀況,“自洋紗洋布進口……迄今通商大埠及內地市鎮城鄉衣大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35]。我們從洋紗進口情況可以明顯看出其擴張速度,“清光緒二十一年,進口洋紗113.2萬擔,到民國二年(1913)達到268.5萬擔,增長了1.37倍”[36]。有價格和質量優勢的洋紗大量進口,直接造成農民自織土布的滯銷,對國內手工棉紡織業的結構產生了重要影響,直接使得農民家庭手工業停產并解體,我們從表2-1也可以印證此種情況。

從該表的信息中可以看到,1840—1913年,洋(機)紗洋布供給量從無到有,且銷量不斷增加,土紗土布的銷量日益減少,至1913年洋(機)布占供給量的34.83%,消用洋(機)紗占有量更是明顯,占消用棉紗總量的72.33%。手工業織布者開始大量使用進口機制紗,農村家庭手工業受到進口洋紗洋布的巨大沖擊,在西方工業快速擴張進入的過程中鄉土工業逐步走向崩潰。費孝通在20世紀30年代對江村的研究就認為,鄉村手工業可以說是中國的傳統工業,手工業這種傳統工業的衰落,完全“是由西方工業擴張的緣故”[37]

表2-1 洋紗洋布與土紗土布銷售供應情況(1840—1913)

西方列強在商品輸出的同時,還以資本輸出的方式對中國經濟進行盤剝,使得鄉土工業崩潰的同時,農業經濟在西方金融資本進入后更是受到嚴重擠壓,致使農村經濟趨于破產。西方對華資本輸出的表現主要有這幾類:“第一,對清政府的借款。第二,對鐵路和工礦業的投資。第三,帝國主義的銀行成為控制中國金融的中樞。”[38]19世紀下半葉,盡管洋人在華開辦制造業未取得合法化權益,然而西方資本主義依然在通商口岸開辦制造業,涉及領域包括繅絲業、電燈電力事業和其他輕工制造業,大體投資規模和數量見(表2-2)。這一階段為外資制造業的初期發展階段。自《馬關條約》簽訂后,西方列強獲得了在華開辦制造業的合法權,在華開辦企業規模和數量呈現大幅度增長,“從1895—1913年,至少又有136家外資制造業和采礦企業建立,它們創辦時的資本投資額都超過10萬中國元。……136家企業的平均創辦資本為75.8萬中國元”[39]。這一時期,除兵工廠外,國外資本在華各個行業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建廠,采礦工程和造船等行業幾乎被國外資本壟斷。此外,我們從國外對華投資的資金規模增長變化也能說明該問題,“據統計,1894年外國在華投資總額為1.19億美元,1914年增加到22.56億美元,1936年復增至42.85億美元,1941年達91.62億美元”[40]。到20世紀20年代,外國資本主義經濟基本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國內工業、制造業受到了嚴重的限制,西方商品紛紛涌入,初級農產品市場幾乎被西方資本主義壟斷,對國內依賴農產品和工業原材料為主要出口方式的經濟造成了嚴重打擊,國內面粉、絲、茶、棉花、土棉布等農副產品嚴重滯銷,加之金融資本進入農業后,加劇了對傳統農業經濟的剝削,使得鄉村經濟陷入破產邊緣。

表2-2 1894年外資工業在中國的估計數和資本

續表

近代以來,在西方工業侵入背景下,加入世界市場而仰人鼻息的中國農村,隨著世界經濟蕭條及技術革命引起的原料價格的下跌,使得中國農村家庭手工業逐漸破產,初級農產品滯銷使得農業經濟難以為繼,農民收入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所需,在世界市場體系下中國農村經濟加速了破產和崩潰。如李紫翔所述“帝國主義的,封建的以及資本主義的榨取,是我國農村經濟破產的主要原因”[41]

二 國內工商業發展與農業經濟衰退

晚清時期的洋務運動欲尋求工商業發展以強國,“重商”政策隨之取代了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辛亥革命后,盡管受到西方商品和金融資本的沖擊和壓迫,但國內工商業依然在夾縫中得以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中國經濟加速發展,獲得了“黃金十年”高速增長機會,促進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當然,中國商品經濟的高速增長也讓農村承受了巨大代價,都市商品經濟的興起和地租經濟的衰退促使農村進一步衰落,其后果就是農村的土地、勞動力和資金等基本要素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快速發展而大幅流出農村,加劇了農村土地兼并和小農破產。

民國初期國內工商業發展迅猛,其直接后果是農業商品率不斷提高,大量的商業和金融資本進入農村,商品經濟快速發展促使農民階層分化嚴重,土地不斷兼并。市鎮里,通過貿易、放債富裕起來的少數人,積累資本后就在鄉村購買貧者的土地,頻繁的地權交易,讓土地高度集中、農民失地,農村地權為城市或外來富有者所占據。匈牙利人馬扎亞爾1929年的土地調查報告也能夠體現,“操縱在地主手中之全部土地,華南各省約占60%—70%,華北各省約占50%—60%,河南和陜西約占50%,山東約占30%—40%”[42]。國內學者郭德宏對民國時期土地集中問題也有分析:“1924—1937年,地主占總農戶的比例約為3.11%,土地占有量為41.47%。”[43]地主和商人大肆兼并土地,大批農民失去賴以為生的土地。隨著工商業的迅猛發展,農村經濟呈現貨幣化,地主也逐步改變了地租收取方式,由傳統的實物租轉向貨幣租、分成租轉向定額租,這能更快捷地將貨幣投入工商業中獲利。地租剝削方式的改變是鄉村社會土地租賃關系的質變,完全不顧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風險和人情因素,極大降低了小農抵御風險的能力,導致鄉村傳統經濟關系的改變。貨幣租也進一步催生了高利貸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進入農村,“僅1933年,全國22個省56%的農民需要借款,察哈爾一省的借款戶就高達79%”[44],高利貸的盤剝在經濟上進一步打垮農民。此外,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讓農民經濟負擔不斷加重。1912—1935年華北四省的統計顯示:田賦正附稅占地價的百分比由1912年的1.81%,增至1935年的2.84%,20余年里增加了0.57倍[45]。例如,1927年,江蘇省的附加稅就有水利捐、自治捐和戶籍捐等十數種,廣東有軍費、自治費、保安隊費等不下30種[46]。溫鐵軍認為,民國時期商業資本的“剪刀差”、金融資本的高利貸是造成農民貧困和農業破產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在農業的商業化進程中工商業資本對小農經濟的過量剝奪,農村自然經濟日趨解體”[47]

總之,鄉土中國在不自主的現代化進程中,傳統經濟結構的解體也是扭曲的。西方工業擴張、國內工商業快速發展的社會成本都是由鄉村承擔,農村付出了巨大社會代價——土地兼并、小農破產,社會動蕩,農村原本鄉土工業和農業相互配合維持的農工混合經濟逐步解體,這也直接激化了圍繞土地問題的農村社會矛盾,這也是民國時期鄉村建設運動產生的根源之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萨尔县| 谢通门县| 巫山县| 福鼎市| 扎鲁特旗| 昂仁县| 韶关市| 鹿邑县| 随州市| 桃园市| 河南省| 方山县| 个旧市| 黑河市| 绍兴市| 陆良县| 安陆市| 浮山县| 壤塘县| 浮山县| 铜陵市| 会东县| 吉木萨尔县| 闻喜县| 南通市| 昭通市| 噶尔县| 会泽县| 甘谷县| 长兴县| 甘南县| 博客| 孝义市| 青河县| 南安市| 扬州市| 宁河县| 彩票| 鲜城| 佛冈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