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社會保障實務
  • 劉華主編
  • 2843字
  • 2021-10-20 20:10:12

文獻閱讀

著名的貝弗里奇報告

“二戰”后的英國國際地位明顯下降,“世界工廠”地位喪失,海上力量被美國遠超,國際金融地位削弱,美國取代英國成為最大的資本凈輸出國。英國工黨領袖克里門特·艾德禮組建了英國戰后首屆政府,為了盡快振興經濟和改善社會狀況,實行了以企業國有化、經濟計劃化和福利國家制度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福利國家制度的建設就是以貝弗里奇報告為“藍圖”進行建設的。

1941年,英國成立社會保險和相關服務部際協調委員會,著手制訂戰后社會保障計劃。著名經濟學家貝弗里奇爵士受英國戰時內閣部長、英國戰后重建委員會主席阿瑟·格林伍德先生委托,出任社會保險和相關服務部際協調委員會主席,負責對現行的國家社會保險方案及相關服務(包括工傷賠償)進行調查,并就戰后重建社會保障計劃進行構思設計,提出具體方案和建議。第二年,貝弗里奇根據部際協調委員會的工作成果提交了題為《社會保險和相關服務》的報告,這就是著名的貝弗里奇報告。

報告分析了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現狀、問題,指出貧困、疾病、愚昧、骯臟和懶惰是影響英國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五大障礙,并對以往提供的各種福利進行了反思,并系統勾畫了戰后社會保障計劃的宏偉藍圖。報告共分六個部分。第一部分概要介紹了社會保險和相關服務部際協調委員會的工作過程和整個報告的主要內容。第二部分審視了英國當時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諸多問題,詳細論述了報告所建議的二十三項改革的理由及具體建議。第三部分重點討論了待遇標準和房租問題、老年問題以及關于傷殘賠償的途徑問題。在大量調查統計數據的基礎上,詳細分析了勞動年齡人口、老年人、供養子女等不同群體對房租、食品、衣著、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由此得出了戰后滿足人們基本生活最低需要所需的保險待遇標準;根據英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及當前養老金制度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提高養老金標準、改革養老金制度的建議,并且提出在20年內將舊制度逐步過渡到新制度的具體設想,以及把退休作為享受養老金的必要條件的意見。第四部分主要涉及社會保障預算問題。分析了各方的繳費能力和意愿,提出了由財政、雇主、參保人三方共同繳費的繳費方案,且就各方應承擔的比例作了具體劃分;論述了工傷保險費的籌資問題,明確了事故和職業病高發的行業應承擔額外的工傷附加費的原則和比例。第五部分為社會保障計劃。提出通過社會保險、國民救助和自愿保險三個層次保障人們不同需要的重要觀點。同時,在明確養老金、保險金、補助金及補貼等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將全部國民分為雇員、從事有酬工作的人員、家庭婦女、其他有酬工作的人群、退出工作的老年人、低于工作年齡的子女六個群體,分析了各群體的不同保障需求,并就其參保的待遇、繳費等有關問題進行了系統闡述。第六部分為社會保障和社會政策。詳細討論了子女補貼、全方位醫療康復服務和維持就業問題,提出把消除貧困作為戰后的基本目標,即確保每個公民只要盡其所能,在任何時候都有足夠的收入盡自己的撫養責任,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貝弗里奇在勾畫社會保險計劃時遵循三條原則。其一,既要充分運用過去積累的豐富經驗,又不拘泥于這些經驗;其二,把社會保險作為提供收入保障、消除貧困的一項基本社會政策內容;其三,確定了國家提供福利的原則是基于國家利益而不是某些群體的局部利益,社會保障必須由國家和個人共同承擔責任,通過國家和個人共同的合作來實現。具體體現是,一方面在國家承擔相應責任的同時,不應扼殺和替代個人在社會保障中的責任;另一方面,國家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宜定得過高,而應給個人參加自愿保險和儲蓄留出一定的空間。這些原則對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貝弗里奇報告還具有以下幾點特征:一是社會保障應該滿足全體居民不同的社會保障需求。貝弗里奇不僅為公民設計了9種社會保險待遇,包括全方位的醫療和康復服務,以及為生活困難的人群提供國民救助。新的福利項目如為兒童提供的子女補貼,被認為是福利制度發展中的一個根本性突破,它打破了傳統的家庭撫養職能,由國家直接代替家庭向非勞動人口承擔部分贍養、撫養責任。二是保障每一個公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三是在社會保險的繳費標準、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方面實行統一標準。每人每周繳費,無論人們原來的收入如何,無論個人的情況及風險程度怎樣,都必須強制參加保險,繳費費率相同,失業保險金、殘疾保險待遇以及退休養老金等各種待遇也都應當實行統一的待遇標準,強制性的基本保險項目由國家實施。四是享受社會保障的勞動者應以勞動和繳納保險費為條件。

貝弗里奇報告是社會保障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是20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史上一份較為完整的現代福利國家藍圖,它對英國、歐洲乃至世界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和發展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時隔70年再回首,這份報告提出的諸多原則和觀點從未過時,各種改革的設想和措施時至今日仍有一些國家在嘗試和借鑒。同樣,它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也能起到重要的指引作用。


[1]Atlantic Charter Fifth, they desire to bring about the fullest collaboration between all nations in the economic field with the object of securing, for all, improved labor standards, economic advance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Sixth, after the final destruction of the Nazi tyranny, they hope to see established a peace which will afford to all nations the means of dwelling in safety within their own boundaries, and which will afford assurance that all the men in all the lands may live out their lives in freedom from fear and want.

[2]Gasten V.Rimlinger, Welfare Policy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Europe, America and Russia, New York, 1971, pp.113-130.

[3]丁建定:《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第52—92頁。

[4]錢運春:《法國社會保障體制的行業特點、形成原因和改革困境》,《世界經濟研究》2004年第10期。

[5]Gerhard A.Ritter, Social Welfare in Britain and Germany,Origins and Developments, New York, 1986, pp.9-10.

[6]美國《社會保障法》共10章,前5章分別規定“授予各州的老年資助費”“聯邦的老年救濟金”“授予各州實施失業補助的補助金”“授予各州救濟受撫養的兒童之補助款”“授予各州的婦幼福利補助費”。第6章規定“公共衛生工作”,第7章規定“成立社會保障署”,第8、9章兩章分別規定“就業稅”和“雇主應付之稅款”,第10章規定“授予各州救濟盲人的補助金。”

[7]接受救濟正常標準為每周40先令,特殊情況下標準可達每周55先令。單親家長每周正常救濟標準為24先令,特殊情況下為每周39先令。

[8]日本《失業保險法》的適用范圍、支付標準、領取時限在后續法律修改中均有優化。

[9]黃素庵:《西歐福利國家面面觀》,世界知識出版社1985年版,第2頁。

[10]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1848-1875 〈導言〉》,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134頁。

[11]艾瑞克·霍布斯鮑姆:《資本的年代:1848-1875 〈導言〉》,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頁。

[12]譚崇臺:《西方經濟發展思想史》,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247頁。

[13]顧俊禮:《福利國家論析》,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5頁。

[14]楊敏、鄭杭生:《西方社會福利制度的演變與啟示》,《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6期。

[15]公元前217年,古羅馬統帥Q.費邊接替前任敗將的職務,迎戰迦太基的一代名將漢尼拔。費邊采取了避其鋒芒,用迅速、小規模進攻的策略,既避免了失敗,又打擊了對方,最終擊敗了漢尼拔。從此費邊主義成為緩步前進、謀而后動的代名詞。

[16]鄧大松:《社會保障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潼南县| 青河县| 平凉市| 大石桥市| 泰州市| 新建县| 车险| 呼和浩特市| 九江县| 佳木斯市| 大名县| 志丹县| 大邑县| 章丘市| 富裕县| 贵南县| 泰宁县| 平谷区| 慈利县| 东辽县| 余庆县| 集贤县| 延长县| 池州市| 收藏| 黄陵县| 博爱县| 宣威市| 油尖旺区| 嵊泗县| 都江堰市| 阿城市| 江川县| 太仆寺旗| 东阿县| 轮台县| 嘉义市| 安泽县| 顺昌县| 桓台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