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訊道節目制作綜合實驗教程
- 張輝剛 張彤編著
- 1388字
- 2021-09-28 16:00:24
第三節 后期節目播出
在常規電視節目制作的流程中,后期編輯則是掌握成片面貌的重要環節,但在多訊道節目制作過程中,由于直播是適時播出,也就是說在此模式下并不需要通過后期剪輯的方式完成對作品的剪輯制作。但是,并非所有多訊道制作節目都是通過直播適時播出,也有很多在錄制完成后會選擇適宜的時間播出,甚至有部分要求較高的節目,還會利用后期剪輯軟件進行包裝修改,之后再擇時播出。因此,利用多訊道模式制作出來的節目,多會依照節目自身的屬性和觀眾需求來選擇特定的形式進行播出,其播出形式一般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一 直播類:現場攝制+現場切換+實時播出
直播即通常所說的現場直播或實況直播,是指導播利用切換臺對現場攝像機所拍鏡頭進行編輯,再將現場(或演播室)采集的節目信號直接傳送到電視臺的播控中心,進行實時播放。直播類節目是由導播在各工種配合下實時完成畫面的切換與調度,并由其團隊在制作過程中將事先準備好的視頻也直接轉換為信號,再由總控室工作人員適時將信號直接發射出去。在直播過程中,制作與播出是同步進行的,事件進展會被實時傳送,使觀眾如身臨其境,能夠產生很強的參與感、動態感和新鮮感。在此制作模式下,最為關鍵的是“現場攝制+現場切換”這兩個環節。由于直播節目“一次性”的特殊要求,演職人員和攝制組必須熟悉節目流程,保證在播出時做到萬無一失。
在直播類節目制作過程中,嚴格要求全體工作人員集中注意力準確完成操作,相對于可以進行修整補救的錄播方式,直播難度較大,對導播、攝像、錄音、燈光等方面的技術要求也會更高。例如,央視春節聯歡晚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一些體育賽事都是采用直播的形式播出。
二 錄播類:現場攝制+現場切換+后期剪輯包裝+擇時播出
錄像制作又稱現場錄像或實況錄像,是指對采集的信號進行后期編輯與修改之后,再制作成成片送至播控中心擇時播出的制作方式。錄播類節目因其無須適時直播,故可對錄制完畢的節目進行進一步的包裝加工,再根據節目的播出時間段擇時播出。錄播可將多機拍攝的機動性和后期編輯的創造性結合起來,從而使播出更具靈活性。
在用錄播的方式制作節目時,一方面,節目中出現的表演失誤和技術性問題,大都可通過后期制作進行修正;另一方面,后期還可為節目增添更為豐富的包裝與特效,包括絢麗的字幕、應景的特效、合適的背景音樂和字幕等。例如在《快樂大本營》中從畫面上飛過的烏鴉、演員出現囧態時及時出現的滴汗效果等,都是在后期階段對畫面內容的豐富。
需要強調的是,在錄播過程中,并不能因為后期可修改便隨意中斷錄制,而是要盡可能地保持錄制的完整性,更好地利用多訊道節目制作模式的優勢,保證錄制的現場感和制作效率。
【知識拓展】直播與錄播的優缺點分析

利用多訊道模式完成對電視節目的制作,不能將其只看作技術層面的淺層介入,而應將其核心的理念貫穿于節目制作的始終。在高校電視節目制作課程的實驗教學中,同樣需要將多訊道制作的要義滲透到教學體系的各個階段,在策劃層面,要保證導播團隊能夠積極作用于各項工作的具體編排,在執行層面,要明確導播團隊所應承擔的各項任務,從而以更加科學規范的模式指導此類課程的實驗教學。
【復習思考題】
1.在多訊道節目制作的前期構思創作階段有哪些具體步驟?
2.多訊道節目制作的可行分析性包括哪些方面?
3.應急預案需要從哪幾個角度進行考慮?
4.導播口令的使用原則有哪些?
5.直播類節目和錄播類節目的優缺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