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就業特點與趨勢研究
- 王見敏 鐘鑫
- 1238字
- 2021-09-29 13:47:25
第三節 就業基本情況
一 全國就業狀況
就業是民生之本,事關改革發展大局,也是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由高速發展向中高速發展轉變,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經濟結構調整增加就業的難度。為解決我國當前的就業形勢,繼續堅持實行就業優先戰略政策,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取得明顯的效果。
當前就業環境下勞動力市場面臨著諸多困難及矛盾,科技進步在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同時,對勞動力就業市場的沖擊也不斷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導致部分勞動人口轉換就業崗位,用工成本不斷攀升,就業形勢嚴峻。全國勞動人口總量有所減少,勞動年齡人口數量和質量在不斷變化,勞動就業人口對產業結構升級有更加重要的意義。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勞動力人口總數為8.068億人, 2018年全國勞動力人口總數為8.056億人,與2017年相比下降了約0.149%,在2016—2018年就業規模呈下降趨勢。
二 西部地區就業狀況
對于西部地區而言,就業問題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就業問題能否處理妥當,這關系到國家能否順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西部地區在就業方面所面臨的情況如下:
第一,國有經濟下崗職工數量大。首先,地理區位和現實狀況導致了西部地區國有經濟發展動力不足,相比于東部沿海地區,西部地區交通、工業基礎薄弱,工業集中于城市中心地帶,大型企業面臨轉型升級導致下崗工人大量出現;其次,西部地區缺乏技術和運輸條件,一些先進設備無法投入現代化工業生產導致地區發展落后,發展動力不足,失業人員數量劇增在所難免。
第二,信息閉塞、自然條件差、人流量少。人流量的多寡關系到第三產業的發展狀況,西部地區交通落后、信息不暢通限制了經濟發展,從而導致就業率不高。
第三,大量隱形的農村勞動人口導致就業率低。西部地區自然條件差、土地貧瘠,貧困人口謀求生存受到水土流失、旱澇交替的影響較大,西部落后地區的就業率低。
三 國家就業政策推進狀況
要穩定就業并持續增長就業崗位,就業政策要不斷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形勢,失業率應保持在合理區間。近年來,國家深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和就業優先戰略,政府不斷加快推進勞動力市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就業扶貧專項政策扶持力度及關注弱勢群體就業狀況。穩增長、保就業是目前國家調控就業的主要方式,保就業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首先,財政政策推進狀況。在促進就業的財政政策方面,實行更加有利于就業穩定的財政政策和兜底保障政策,擴大就業崗位供給和新增就業機會。
其次,貨幣政策推進狀況。在促進就業的貨幣政策方面,增強對擴大就業有明顯效果的產業的支持力度,通過貨幣政策調節就業,對具有顯著效應的相關產業給予支持。
最后,產業政策推進狀況。在促進就業的產業政策方面,國家實施“三去一降一補”政策,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在創業就業政策方面,對中小微企業采取更加積極有效的優惠政策,激發中小微企業的增長活力,商業銀行發行針對中小微企業商業信用貸款,助推中小微企業創業就業快速發展。
[1]http: //chinajob.mohrss.gov.cn/c/2019-12-26/144981.shtml.
[2]http: //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dfdt/201912/t20191219_347729. html.
[3]https: //mp.weixin.qq.com/s/6Zu_p5KyJJM9aunYyEW3Dg.
[4]http: //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dfdt/.
[5]http: //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dongtaixinwen/dfdt/201912/t20191231_350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