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政策體系構建研究
- 彭珊
- 4053字
- 2021-09-29 13:39:54
第四節 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研究路線及方法
一 研究路線
考慮到綜合地域的多樣性、開放數據政策的成熟度差異、開放數據機構和平臺的配套建設情況,本研究是在對地方政府“數據資源開放共享”這一核心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界定基礎上,實證調查和分析貴陽、遵義、安順、畢節、銅仁、六盤水、凱里、哈爾濱、青島、廣州、濟南11個城市在數據資源開放這一政策制定和政策執行方面的歷史進程和發展現狀。研究這些地方政府在構建數據資源開放共享的政策體系內容;運用比較分析方法,分析這些政府部門在數據資源開放共享上的動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及其影響路徑,在調查分析有代表性的地方政府數據管理與共享政策體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由宏觀層面的法律法規、中觀層面的政策規章、微觀層面的管理制度構成的數據管理與共享政策體系。從多視角解讀這些城市開放數據政策文本的異同點,探尋規律與特點,從而為改進和完善地方政府開放數據政策體系提供參考。
總體研究框架如下。
(一)對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內涵、基本理論與特點進行科學界定,梳理我國政府數據開放政策歷史進程,對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基本現狀進行分析。
(二)通過樣本數據調查,根據2018年復旦大學聯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信息中心數字中國研究院發布的《2018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中的排名,選取前五名貴陽、哈爾濱、青島、廣州、濟南與貴州省遵義、安順、畢節、銅仁、六盤水、凱里、興義、都勻等11個城市數據開放共享的建設情況進行比對,從政策環境、政策主體和客體、政策工具、政策目標和政策效果幾個方面系統分析地方政府開放數據政策體系。
(三)根據《開放數據晴雨表:全球報告》,對全球排名前十的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進行數據開放政策研究,探討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政策方案,為我國政府數據開放找到可借鑒的經驗。
(四)找出破解地方政府在數據開放共享上的政策困境和壁壘,找到對數據開放共享有引導優勢和促進作用的政策“發動機”,構建我國數據開放共享“縱向+橫向”政策體系,為各級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快數據開放提供政策參考依據。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多種研究方法結合,主要方法有比較研究法、文獻挖掘法及路徑分析法。
第一是采用比較研究法。首先是通過歸納大數據時代不同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政策策略,提出一些研究議題。
第二是文獻挖掘法。通過中國知網以及其他公共搜索平臺,搜集有關政府數據共享、政府信息管理以及電子政務數據分析等相關資料,總結這14個地方政府電子政務和平臺建設的變遷過程,并從中總結優勢與劣勢。通過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搜索,理解數據開放共享的概念及其優劣,形成系統而全面的認識。
第三是路徑分析法。所謂路徑分析法,是依賴上述各種方法,結合大數據時代的歷史以及中國政府信息平臺建設的現狀,從理論、概念出發,提出破解困境的路徑。這是一個演繹與歸納結合的過程。
三 研究創新嘗試
本研究不是從全國角度或者是某個地方政府單一角度來對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共享進行研究,而是以2018年全國數字平臺建設中排名前5的地方政府(含貴陽市)和貴州6個地方政府,即遵義市、安順市、畢節市、銅仁市、六盤水市、凱里市為研究對象,從多視角解讀這些城市開放數據政策文本的異同點,探尋規律與特點,分析得到各個區域在政府資源共享困境上存在的政策共通和差異,以期能在差異中求共通,共通中找差異,找到既能適合所有區域的共通的政策解決路徑,也能發現有地域特征的特殊解決路徑。找到對數據開放共享有優勢引導和促進作用的政策“發動機”,為地方各級政府進一步加快數據開放提供參考依據,從而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政策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17]丁念、夏義堃:《發展中國家開放政府數據戰略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啟示》,《黨政視野》2015年第Z1期。
[18]黃如花、溫芳芳:《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的政策框架與內容:國家層面政策文本的內容分析》,《圖書情報工作》2017年第20期。
[19]蔡婧璇、黃如花:《美國政府數據開放的政策法規保障及對我國的啟示》,《圖書與情報》2017年第1期。
[20]譚必勇、劉芮:《我國地方政府開放數據政策研究——以15個副省級城市為例》,《情報理論與實踐》2018年第11期。
[21]汪雷、鄧凌云:《基于大數據視角的政府數據開放保障機制初探》,《情報理論與實踐》2017年第2期。
[22]黃思棉、張燕華:《當前中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以北京、上海政府數據開放網站為例》,《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年第14期。
[23]楊瑞仙、毛春蕾、左澤:《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2016年第6期。
[24]陳立樞:《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態勢及政策體系構建》,《改革與戰略》2015年第6期。
[25]黃如花、溫芳芳:《我國2018年底前建成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電子世界》2015年第18期。
[26]復旦大學數字與移動治理實驗室:《復旦DMG: 2019中國地方政府數據開放報告》, http://www.199it.com/archives/882027.html, 2019年5月27日。
[27]肖衛兵:《政府數據開放機制的建立和完善:結合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談起》,《理論探討》2015年第4期。
[28]周大銘:《我國政府數據開放現狀和保障機制》,《大數據》2015年第2期。
[29]馬海群、徐天雪:《我國政府數據安全政策評估體系構建研究》,《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8年第1期。
[31]轉引自張金馬《政策科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第17—20頁。
[32][美] 詹姆斯·N.羅西瑙:《沒有政府的治理》,張勝軍、劉小林等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頁。
[33][英] 羅伯特·羅茨:《新的治理》,載俞可平《治理與善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86—106頁。
[34]俞可平:《治理與善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第16—17頁。
[35]陳廣勝:《走向善治》,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頁。
[36]習近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人民日報》2014年2月18日第1版。
[38]付俊文、趙紅:《利益相關者理論綜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
[39]陳振明:《政策科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頁。
[40][美] 威廉·鄧恩:《公共政策分析導論》,謝明、伏燕、朱雪寧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第6頁。
[41]梁之棟:《公共政策分析與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84—88頁。
[42]沈晶、胡廣偉:《利益相關者視角下政府數據開放價值生成機制研究》,《情報雜志》2016年第12期。
[47]張親培:《公共政策基礎》,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頁。
[48]謝明:《公共政策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頁。
[49]D.Easton,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Kroof.1953: 129.
[50]H.D.Lasswell,A.Kplan,Power and Societ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0: 71.
[51][美] 帕頓、沙維奇:《公共政策分析和規劃的初步方法》,孫蘭芝、胡啟生、顧平安等譯,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頁。
[52]伍啟元:《公共政策》,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4頁。
[53]Y.Dror,Public Policymaking Reexamined,San Francisco,CA:Chandl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6.
[54][美] 托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謝明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頁。
[56]C.J.Friedrich,Man and His Government.New York:McgrawHill,1963:79.
[57]J.E.Anderson, Public Policymaking(Fifth Edition).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2003: 2.
[58]伍啟元:《公共政策》,商務印書館1989年版,第9頁。
[59]林永波、張世賢:《公共政策》,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8頁。
[60]張金馬:《政策科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0頁。
[61]張國慶:《公共政策分析》,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4頁。
[62]寧騷:《公共政策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頁。
[63]謝明:《公共政策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5頁。
[64]陳慶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頁。
[65]李勇軍:《公共政策》,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第8頁。
[66]張金馬:《政策科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9—20頁。謝明:《公共政策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5頁。
[67][美] 保羅·A.薩巴蒂爾:《政策過程理論》,彭宗超、鐘開斌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23頁。
[68]謝明:《公共政策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2版,第138—140頁。
[69]黃如花、溫芳芳:《我國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政策問題的構建》,《圖書情報工作》2017年第20期。
[70]張金馬:《政策科學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頁。
[71]吳遜、[澳] 饒墨仕、[加] 邁克爾·豪利特、[美] 斯科特·A.弗里曾:《公共政策過程:制定、實施與管理》,上海格致出版社2016年版,第22—46頁。
[72]吳遜、[澳] 饒墨仕、[加] 邁克爾·豪利特、[美] 斯科特·A.弗里曾:《公共政策過程:制定、實施與管理》,上海格致出版社2016年版,第22—46頁。
[73][美] 保羅·A.薩巴蒂爾:《政策過程理論》,彭宗超、鐘開斌等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