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場化社會
- (日)櫻井秀勛
- 808字
- 2021-09-08 16:43:55
第1場 【困惑】 現代人的困惑
ACTION 登上舞臺,開始你的表演
如果說曾經的“工薪社會”與當今社會有什么區別的話,那么我們就不得不談到非終身雇傭制。
在我們父輩生活的時代,如果你認定自己一輩子都要在一家公司上班,就意味著你能過上一種安穩的生活。當然,其代價可能是你沒有辦法出人頭地而只能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當然,沒讀過大學和讀過大學的人,他們的生活境況可能不同。到了60歲,你該退休了,你會拿到一份并不算多的養老金,然后平淡地過日子,直至離開這個世界。
這種生存方式之所以能夠形成,原因之一就在于當時在日本能夠完全獨立生產產品的大型企業為數不多,很多企業都要靠外包來維持生存。
我出生于1931年,就業于1953年。當時社會上的大學生很少。在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中,大學生的比例只有5%,而在我的母校東京外國語大學的同級生中,只有1名女同學。
為什么我要提及這些往事呢?因為在那樣的時代,大學生進入社會就相當于登上了人生的最高舞臺。
剛才我說到的5%,意味著100人當中有5位精英。他們無論是在社會上還是在某家公司內部,都算得上萬眾矚目、值得期待的希望之星。
那么,如今50歲左右的一代人又面臨著怎樣的現實呢?對于這些大約在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來說,能去美國讀工商管理碩士(MBA)就是他們最大的榮耀。因為在那個時代,一個人如果出國讀過MBA就意味著他有成為大型企業精英的潛質和資本。
現如今擁有留學國外、就讀于名牌大學這樣的經歷已經不足為奇,即便你有這樣的經歷也并不意味著你能成為精英。
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有自己獨特的舞臺。
現代人之所以生存得非常艱難,原因還在于人們壽命的延長。以前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0多歲而已,而如今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都已經達到了80歲。
社會是個劇場,生活是場大戲,我們每個人都不能缺席,必須自食其力賺夠演出費。
有相當多的人為了獲得額外的收入,進行各種跨行業的嘗試,有不少人年紀輕輕就已經賺夠了一生的財富。
在我身邊,20多歲就開始創業并取得成功的也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