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安全展望報告(2021)
- 劉偉 蘇劍主編
- 1041字
- 2021-09-10 18:50:36
一、消費
綜合拉升和壓低因素,與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相比,預計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將大幅上漲。
拉升因素有以下幾個:第一,基數效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消費增速較低,對2021年形成了低基數效應。預計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將高于2019年,其中基數效應的貢獻率估計為60%左右。
第二,價格因素。預計2021年影響居民日常消費的商品零售價格增速大概率上調,這將對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的上漲起到拉升作用。
第三,政策推動因素。2020年5月1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首次提出了“雙循環”的概念:“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同年7月21日,在企業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國內循環為主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2020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以技術創新為動能,搭乘“數字經濟”的動車,促進消費升級的同時,也將促生新的消費需求,對消費增速的上漲起到拉升作用。在“穩消費、促內需”政策的推動下,預計2021年消費增速會進一步上漲。
壓低因素有以下幾個:第一,宏觀經濟形勢。2020年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不穩定,預計這種不穩定的狀況在2021年也不會存在根本的改變。受此影響,中國國內經濟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這一方面會對就業產生影響,不穩定就業預期帶來不穩定的收入預期,另一方面會導致居民真實收入的減少,從而共同對消費形成壓低因素。無論是收入預期的不穩定還是真實收入的減少,都將對消費增速的上漲產生顯著的抑制作用。
第二,人口因素。據我們測算,2017年是中國人口的拐點,中國的總人口在2018年開始出現負增長,也就是說中國的總人口數開始減少。一個國家總的市場規模取決于人口總量和人均消費,人口就是市場,就是總需求。當總人口開始減少的時候,一定程度上反映市場存在收縮的風險。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經濟活力也將不斷地減弱。這些都抑制了消費需求的增長。
第三,網絡消費因素。近兩年數據顯示,隨著網絡消費的發展,網絡消費的常規化、規模化使得網絡消費額的增速漸近峰值。盡管2021年網絡消費仍會快速增長,但網絡消費增速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促進作用邊際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