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安全展望報告(2021)
- 劉偉 蘇劍主編
- 3788字
- 2021-09-10 18:50:33
二、貨幣金融
(一)新增人民幣貸款方面
2020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增加2.82萬億元。分部門看,2020年住戶貸款增加7.8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2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95萬億元;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2.17萬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39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8.8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7389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4706億元。如圖1-17~圖1-22所示。2020年前三季度的人民幣貸款數據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圖1-17 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圖1-18 住戶部門與企(事)業單位新增人民幣貸款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圖1-19 居民戶短期與中長期新增人民幣貸款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圖1-20 非金融性公司短期與中長期新增人民幣貸款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圖1-21 新增人民幣貸款中的票據融資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圖1-22 非金融性公司中長期貸款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第一,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2020年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增加,與2020年以來貨幣政策密集落地有關,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央行始終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引導資金更多地流向實體經濟,強化對穩企業、保就業的金融支持。央行不僅通過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還通過抗疫保供再貸款、普惠金融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創設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貨幣政策工具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使得人民幣貸款同比增加,尤其是企業獲得的中長期信貸明顯增加。從總量上來看,新增信貸平穩增長;從結構上來看,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明顯,企業經營活力和信心不斷增強,實體經濟從債券、股票市場獲得的直接融資大幅增加。金融對國民經濟穩步恢復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第二,居民部門新增人民幣貸款平穩增長。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對房地產銷售產生較大沖擊,居民中長期貸款大幅回落,疫情對居民消費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居民短期貸款需求下降,導致年初時居民信貸大幅回落。2月,住戶部門貸款減少4133億元,同比多減342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4504億元,同比多減157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71億元,同比少增1855億元。為了緩解疫情對房地產企業的沖擊,從3月開始,房地產企業加大促銷力度,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隨著中國的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居民消費信心回升,消費增加促使居民短期貸款增加,購房需求增加促使居民中長期貸款增加。隨著國內經濟進一步恢復,居民按揭貸款需求以及消費貸款需求進一步增加,居民部門新增人民幣貸款平穩增長。
第三,企業部門新增人民幣貸款持續回升。疫情暴發初期,為了應對疫情沖擊,央行采用了多種手段為企業提供流動性支持,來緩解疫情影響下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初期時,信貸政策支持企業以短期貸款為主,導致企業短期貸款大幅回升,但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有所回落,2月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13萬億元,同比多增295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6549億元,同比多增506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157億元,同比少增970億元。隨后為了應對疫情沖擊,人民銀行采取了多項政策措施,不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大對實體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為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貸款利率下行促進了企業貸款需求增加。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生產的恢復,企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企業生產活動的增加也對企業貸款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M2同比增速方面
2020年全年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M2同比維持兩位數增速,仍保持在高位。如圖1-23所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有利于企業渡過前期流動性緊缺的難關,為經濟復蘇打下了基礎。總的來看,2020年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國內經濟保持復蘇態勢。

圖1-23 M1與M2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2020年M2數據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2020年上半年貨幣總量持續寬松。2020年以來,M2同比增速恢復至兩位數水平,由2019年末的8.7%回升至2020年3月的10.1%,并繼續回升至6月的11.1%。為了緩解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央行從年初開始持續釋放流動性,以緩解疫情后的就業低迷、消費需求不振、貨幣流通不通暢等負面影響。此外,政府大力支持新基建建設和資產市場都在一定程度上吸納了貨幣流動性。
第二,2020年下半年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經濟逐步恢復,貨幣政策開始回歸正常化,并更加重視精準性和直達性,貨幣政策始終根據疫情的控制程度以及經濟的恢復程度把握力度和節奏。貨幣政策始終引導貨幣流向實體經濟,隨著經濟逐步恢復,貨幣政策也從寬貨幣轉向寬信用。下半年央行根據經濟形勢變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支持貨幣供應量合理增長。
第三,財政投放力度持續加大。疫情暴發初期,財政部門反應迅速,從2020年3月開始,政府部門加大杠桿調節力度,加快財政投放節奏,加大財政投放力度,并重點加強對新基建等投資活動提供支撐。9月,財政投放節奏明顯加快,力度明顯加大,財政存款環比大幅減少1.4萬億元(見圖1-24),M2增速環比大幅回升0.5個百分點。

圖1-24 財政存款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
(三)人民幣匯率方面
2020年人民幣匯率的整體走勢主要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狀況和中美摩擦預期的影響,走勢呈先波動下行后震蕩上漲的趨勢。年初,中國國內突然暴發的疫情致使人民幣匯率失去基本面支撐,市場避險情緒提升,因此人民幣匯率在年初呈波動下行走勢。后期,由于中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遏制疫情蔓延,復工復產速度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經濟基本面逐漸恢復支撐作用,加上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助力,人民幣匯率由波動下行轉向震蕩上漲。
2020年伊始,人民幣匯率因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形成上升趨勢,1月下旬,中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隨著疫情態勢的逐漸升級,如世界衛生組織不斷調高疫情風險的評估并將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定性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市場避險情緒驟然升溫,人民幣匯率承壓開始波動下行,美元兌人民幣在岸匯率和離岸匯率分別從2019年12月31日的6.9662和6.9617降至2月3日的7.0257和7.0132,跌破“7”關口,之后在“7”附近形成了周期性的漲跌震蕩走勢。
2月末,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市場擔心美國經濟受到影響,普遍形成美聯儲降息預期,導致美元指數大幅下跌,從最高點99.89迅速跌至95.06,人民幣匯率相應走升至6.92附近。隨后由于疫情進一步惡化,疊加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未達成石油減產協議引發石油價格危機,引爆市場避險情緒,美股10日內發生4次熔斷,觸發金融動蕩,美元流動性危機顯現,美元指數反彈漲破103點高位,人民幣匯率由此承壓下行,一度跌破7.10關口,走出“V”形走勢。進入3月下旬,隨著一攬子救市方案的出臺,美元流動性得到緩解,美元指數回撤,人民幣匯率進入震蕩調整期,在7.08上下窄幅震蕩。
5月,美國方面提出要因疫情向中國追責、索賠,對中國華為等科技公司升級制裁措施,并對中國推出的涉港決定提出針對性措施,中美緊張關系有所升級,導致市場增加對未來中美摩擦的悲觀預期,人民幣匯率承壓走弱至7.15附近,當月累計下跌近1000點。
進入6月后,隨著全球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世界經濟出現回暖跡象,大部分國家經濟數據指標開始好轉,市場風險偏好升溫,美元指數自高位回落,人民幣受到支撐開始了長達5個月的震蕩升值反彈。另外,中國實施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大量購買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兩國貿易摩擦的悲觀預期,對人民幣的升值反彈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7月,中國上半年經濟數據公布,中國國內疫情狀況逐漸好轉,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中國經濟增速開始向常態化恢復,對人民幣的升值反彈起支撐作用。同時A股大幅上漲,外資看好國內股市行情,北上資金流入,推動人民幣匯率走強,再次回升至“7”關口以下。
然而,美國在7月21日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打破了市場對中美關系的緩和預期,中國在7月24日要求美方關閉成都領事館,中美摩擦加劇,關系惡化,市場避險情緒升級,致使人民幣匯率在7月下旬由大幅上升轉入在“7”附近震蕩。
進入8月,在中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的作用下,中國國內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好轉,經濟復蘇情況好于美國、歐洲等國,人民幣匯率得到支撐繼續上行,在8月31日漲至6.86以下,恢復至1月上旬疫情暴發前水平。8月末,中美雙方就加強兩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等問題進行了建設性對話,中美貿易關系暫時緩和,但同時中美政治關系依舊緊張,因此人民幣匯率上行速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壓低,呈震蕩上漲趨勢。
之后兩個月,中國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經濟基本面的支撐和中外利差的保持致使人民幣匯率繼續走強,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后繼續一路上漲至6.70以下。隨著人民幣匯率持續走強,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10月12日起下調遠期售匯風險準備金率為0,并采用逆周期調節因子,以維護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人民幣匯率進入平穩上升階段。2020年11—12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及中歐投資協議正式簽訂,有利于拉動后疫情時期世界經濟復蘇,促進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增強國際社會對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信心,提升市場對人民幣樂觀預期,人民幣匯率繼續走強。同時經濟基本面繼續好轉,支撐人民幣匯率震蕩上漲至6.55,上揚走勢延續。如圖1-25所示。

圖1-25 人民幣三大匯率走勢圖
資料來源:Wind,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