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探索與研究:國有資產監管和國有企業改革研究報告(2018—2019)作者名: 國務院國資委綜合研究局本章字數: 1046字更新時間: 2021-09-10 18:38:41
第二節 國有資本授權經營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當前我國國有資本授權經營在管理邊界、監管方式上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們需要深入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從而為后續完善相關制度奠定基礎。
一、當前國有資本授權經營存在的問題
(1)國有資本授權經營的管理還不夠清晰。一是授權經營的事項“多政策性、少實操性”。從推動授權經營角度看,雖然國務院和國資監管機構都相繼出臺了授權放權的政策,但在授權過程中,亟須對授權的標準、流程、機制等進行明確和規范,否則授權經營將成為“一張空頭支票”。二是授權經營的方式“多行政性、少企業性”。從實地調研看,目前國資監管的方式主要以“國有出資人代表機構—企業集團總部職能”的方式運行,并且伴隨著行政化管理的色彩。授權經營的方式主要還是通過國有出資人代表機構的內設機構和企業總部職能部門的內設機構相互溝通開展工作。這種方式行政化色彩較濃。三是行權能力的建設“多制度性、少實踐性”。目前不少企業雖然都積極呼吁國有出資人代表機構給予更多權利,但是并沒有考慮當權利到了企業之后如何行使。和充分授權要求相比,還缺少實操落地相關配套方案。
(2)國有資本授權經營的監管還不夠健全。這主要表現在監督的錯位、越位和不到位。所謂“錯位”,主要表現在國資監管機構還承擔了一些非監管工作事項,國資監管機構還承擔了一些公共管理的職能。所謂“越位”,主要表現在有些政府部門以國家經濟管理職能的名義干預企業經營自主權,有些本應企業自行決定的事項,還需要報國資監管機構審批或備案。所謂“不到位”,主要表現在監督機制還不健全,對監督資源的整合不夠,部分領域國有資產基礎管理還較為薄弱,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責分工還不是很清晰,尚未形成統一的政策管理體系。
二、國有資本授權經營問題的原因分析
(1)政資政企關系還需進一步理順。國資國企管理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劃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就是要理順國有出資人代表機構和國有企業之間的權力和業務邊界,但是目前在部分領域和事項上還存在邊界不是很清晰的地方。
(2)授權經營落地還需進一步加強。從企業承接授權經營事項的角度看,在內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還未達到成熟的狀態下,存在“行權風險”。面對國有資本授權這種具有高度專業性的改革,在缺少具體指引和操作的條件下,授權經營落地性和實操性需要加強。
(3)國企行權基礎還需進一步夯實。從實踐運行看,不少企業的公司治理機制還不是很成熟和完善,這就給國有出資人代表機構授權提出了挑戰。要想讓國有資本授權經營效果發揮更好,需要不斷提高國企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