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德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三階段

德國國有企業改革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國有企業民營化階段(20世紀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對原民主德國(東德)國有企業的托管改造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和企業再造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

一、國有企業民營化

二戰后,德國為了迅速恢復國內經濟,實行了經濟領域的國家壟斷,但隨之出現了政府對企業干預過多、經濟效益低下的弊端。當時的聯邦政府經濟部長艾哈德提出了民營化的理論,主張通過民營化改造國有企業,具體政策是放松監管和股權多元化,其目的在于改變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使兩者分離,從而使國有企業能真正進入市場、參與競爭。

二、對東德地區國有企業托管改造

1990年東西德統一后,前東德地區的經濟體制亟須向市場化轉變,德國政府著手考慮采取托管模式對前東德地區國有企業進行改革。為此,德國設立托管局,專門負責前東德地區國企經營和改制問題。德國托管局采用分類重組的方式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將國有企業改組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三、德國國企再造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針對企業組織整體進行變革,從系統角度重新認識企業、規劃企業,追求企業整體的合理有效及企業系統內部各要素組合的優化。德國對原有的企業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之后,德國的企業開始具備以下明顯的特征:一是更加市場化;二是經營決策由企業自己做主;三是職工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云南省| 曲阜市| 自贡市| 临邑县| 峨眉山市| 霍邱县| 许昌市| 东丽区| 玉环县| 望江县| 随州市| 乐都县| 花莲县| 哈尔滨市| 天峨县| 韩城市| 四川省| 五台县| 榆林市| 城固县| 盐边县| 秭归县| 瑞安市| 手游| 平定县| 深水埗区| 兴海县| 新蔡县| 神池县| 崇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东辽县| 连城县| 河间市| 万载县| 水城县| 酉阳| 邵阳市| 合阳县| 新营市|